“选择崇高人生目标”教学参考意见_人生观论文

“选择崇高人生目标”教学参考意见_人生观论文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教学参考意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崇高论文,人生目标论文,意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二《思想政治》教材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集中论述了人生观的若干问题,现就如何把握它在全书的地位、基本思想、内在逻辑、重点难点等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供参考。

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哲学常识部分的要求,全书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一体的“三观”教育。它包括“三观”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以及与“三观”相联系的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第一至五课的主要内容是讲世界观,第六课讲价值观,而第七课则主要讲人生观,第八课是把“三观”教育落为一处。

具体地说,本课讲人生观问题,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运用,又是价值观问题的延伸。这是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仅体现在人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上,形成一定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而且体现在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上,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不仅包括客观世界对人有什么意义或价值的根本观点,而且包括关于人生有什么意义或价值的根本观点,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观。从主要方面说,本课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考察人生问题。人生问题的内容很多,核心是人生价值问题,本课对此作了集中论述。人生观受世界观、价值观的制约,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人生问题特别是人生价值问题的正确解决又有助于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

二、本课的基本思想

1.围绕一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本课所讲的主要问题——人的本质、人生的价值、理想的选择等等,都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抓住了它,也就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本课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观点。

2.突出一个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观涉及的问题很多。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或价值,人生的道路如何走等,都是人生观问题。而人生的价值则是人生观的核心,把这个问题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讲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青年人在人生观问题上存在种种模糊认识,甚至产生一些错误行为,例如主张个人本位,个人主义严重等,从认识根源上看,就是不懂得或否认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本课用了很大篇幅论述了这个重点问题。

3.明确一个观念——个人利益观。本课讲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等问题时,都涉及到个人利益问题。第六课讲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时,个人利益也是题中之义。所以,我们要强调指出,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为社会做贡献、树立社会理想等都是很重要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说明维护个人正确利益的合理性、重要性。

三、本课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课的主题是人生观。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人生价值或人生意义问题,因而本课第一节就开宗明义地论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此,首先要搞清什么是人,即“人的本质是什么”?课文中第一框题从“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为逻辑起点,重点论述了在人的属性中(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并结合对“人性自私论”的批评,从反面论证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既然人是社会的人,也就必然要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人的活动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本课第二框题集中讲这个问题。书中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讲清人的本质是什么,个人与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的基本道理的基础上,第三框重点论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个核心问题。书中明确了人生价值的含义,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论述了为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并说明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一致性。

第二节论述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第一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指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尤其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第二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是从人的主观条件的角度,指出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克服只讲索取不讲贡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

人生价值总是与人生目标(或称价值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生目标指导人生的方向,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正确与否,最终要看其树立了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因此,讲人生价值必须论述人生目标,这是第三节《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要解决的问题。本节第一框《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阐述了理想的类型、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第二框《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针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青少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作了论述。文中指出,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这个问题课本中没有展开论述),但它还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要把其变成现实还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因此第三框论述了《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的问题。崇高理想的实现,对个人而言,就是人生目标的实现。

四、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相对而言的。本课的重点主要有:

1.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是科学人生观的基本理论,是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依据。因此,它也是本课首先要讲清的一个重点问题,使用课时不一定很多,但却为学生理解人生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2.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所以列为重点,主要因为:其一,它是人生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人生旅途中的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理想、前途等问题,都涉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其二,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以个人为本位,还是以社会为本位,这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根本尺度。在这个问题上,一切以社会为本位、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的观点和行动,才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

3.关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内容结构看,本课的中心问题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其实质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或者说是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从青年的思想实际看,有的人片面强调个人的索取、个人的权利,而忽视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因此,讲清这个问题也就从理论上和思想上,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基础,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4.关于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从本课的内容安排看,讲人类对理想的探索,共产主义理想是最进步、最崇高、最科学的理想,都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立志首先要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这个问题还涉及到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多种关系,需要分析论证。从理想教育的需要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进行共同理想的教育。只有引导学生真正懂得了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相互关系的道理,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共同理想,努力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还有,现实问题很复杂,学生的看法很多,特别是人们又倾向于考虑眼前利益,讲实惠,因而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搞好教学,让他们从最高理想的思想境界去对待当前的学习、工作。

本课的难点主要有:

1.关于人的本性问题。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有的人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说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有的人从人生追求方面论证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有的人从狭隘的个人私利出发,证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等等。可见,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比较混乱。从当前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看,“人性自私论”被一些人奉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对青年学生的腐蚀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要讲清人的本性问题,特别要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接受“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观点,也就有一定的难度。

2.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这个问题之所以是难点,主要由于:其一,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虽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预见,并已在一个半多世纪以来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证明了是客观真理,但它毕竟还不是今天的现实,再加之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曲折复杂的情况,所以要让青年信服还是比较困难的。其二,由于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是否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人甚至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因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问题产生怀疑。另外,在青年中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共产主义好是好,那是将来的事情,还是现实点好”。有的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等等。因此,要解决学生中的这些认识问题,很不容易。其三,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要让学生接受这种理论观点需要做许多工作,对不同思想境界的教育对象也会存在不同情况,这都有很大难度。

3.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它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首先,这是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立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其次,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现实,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学生看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看到我国经济、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把理想看成是空洞渺茫的东西,而只看到眼前的实惠,忘记自己的历史责任,这些都与不能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有关。因此,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清这个问题,不仅十分重要,且有很大难度。

应该看到,重点与非重点、难点与非难点都不是绝对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标签:;  ;  ;  ;  ;  ;  

“选择崇高人生目标”教学参考意见_人生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