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中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党建论文

党的建设中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党建论文

党建带团建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论文,带团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建带团建是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对团的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带动团建的发展,支持、指导和帮助团组织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团组织根据党建的总体部署,依照团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在党建带团建的具体实践中,各级党团组织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团建的发展是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团、怎样建设团”这个根本问题,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是在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根本原则下进行的。实践证明,党建带团建鲜明地反映了党团之间的内在关系,贯穿着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党团建设的成功实践和具体体现。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带团建的实践探索

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党对团的领导的生动体现,是党对团的建设的全面要求。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建设和团的建设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在中国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要建设什么样的团、怎样建设团,一方面需要自身进行不懈的探索,另一方面更需要从党建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答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青年在价值取向、群体分布、自身需求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团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组织依托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团的建设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党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党团内在关系出发,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强团的建设。基层党团组织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坚持党团建设配套联动,特别是在农村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党建带团建被作为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做法。

1982年,团的十一大将党赋予的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简称“推优”)正式写入了团章,形成了“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的工作机制,“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增强了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党员队伍中年轻党员的比例,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团组织建设在得到加强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矛盾。1986年初,中央整党指导工作委员会批转了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在农村整党中加强共青团建设的报告》,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把农村共青团建设作为整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地切实地抓好,使农村共青团建设在整党中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同时还进一步明确提出:“通过整党使农村中设有党支部的村以及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基本建立起团的组织。在有青年没有团员的地方,可首先由党组织代为发展一批团员,建立团的支部。”

为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1991年中央办公厅转发了《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年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青年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精神,完善和制定有关青年工作的政策,使党的建设和团的建设衔接起来,用党的建设带动、促进团的建设。要坚持抓基层、抓实事、抓落实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团组织建设,一定要使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普遍得到加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明显提高。同时,还建议逐步制定和完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为青年工作提供法律上的保证。1992年,中组部和团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党团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于做好“推优”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发挥“推优”工作在党员队伍建设和共青团建设中的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推优”工作的领导,要把“推优”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检查和考核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内容之一。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重视下,“推优”工作进展顺利,已经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1993年,经党中央同意,团的十三大通过的团章对团员入党作出重大调整,明确规定团员入党后年满28周岁以前保留团籍。这是加强党对团的领导的又一重大举措,通过充分发挥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在团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骨干表率作用,提高了共青团更加自觉地按照党的要求开展工作的水平。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后,各地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整体格局,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工作中直接带领和带动基层团的建设。2000年,中组部和团中央共同召开了“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研究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交流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的经验,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党建带团建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许多地方党委吸收团委书记参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织负责人定期为党员团员上党课,围绕中心工作,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研讨(简称“两学一研”活动);在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学校广泛开展党团基层组织“联建联创”活动,促进党团建设的整体性提高,等等,创造和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

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建团8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之中。”2003年7月,团的十五大正式将“党建带团建”作为团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写入《团章》,党建带团建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团的十六大通过的《团章》(修正案)在总则中又鲜明地提出共青团要肩负起“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历史使命。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团建设理论中的最新体现,党建带团建的内涵也由此而不断丰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党建带团建的根本原则指导下,团建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级团组织认真学习和借鉴党建的成功经验,锐意探索,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努力争取与党建在工作资源和工作空间上的有机结合,按照青年喜爱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灵活设置团的组织,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和引导,不断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切实提高团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实际成效积极服务党的建设的发展需要。

二、党建带团建是党团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和团的建设的根本原则

党缔造和培养了共青团。共青团的建立和党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任弼时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团的建立“对建党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起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他同时还明确指出:“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历次伟大的青年运动,之所以取得光辉的业绩,都是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如果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者当中国共产党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发生某些偏差时,那么那里的青年运动也就随之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失。”[1] 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团所走过的道路以及党团之间的关系。建党之初,党就在“一大”上专门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并派出大批党员指导和加强团的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团的“一大”得以成功召开。之后,共产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工作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团以巨大的关心和支持。当团的工作和青年运动出现偏差时,党总是及时给予批评并帮助纠正;当团的建设面临困难时,党总是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团的每一步发展都体现着党的关怀,同时团的建设也促进了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艰苦创业,忘我劳动,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的事业蓬勃发展,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52年8月,毛泽东同志主持中共中央会议两次讨论团的工作。他从党团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两个题目,即党如何领导团,团如何工作。1953年,毛泽东同志在团的“二大”主席团会议上的讲话中给出了答案,强调党要加强对团的领导,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确定了党的领导和团的系统领导相结合,以及把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和团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所开展的独立活动有机统一的重要原则,可以说,这是对党团建设内在关系的明确表述。1956年,在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中,“党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成为专门的一章。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整个历史表明,它是党的可靠的后备军和有力的助手。党章草案指明了党同青年团的关系,要求各级党组织密切地关怀青年团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2] 正是从党团关系的这种内在逻辑中可以看出,党建带团建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安排。

这个时期,党对团的领导不断得到加强。毛泽东同志强调团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按照青年的特点,独立开展活动,从根本上确定了党、团和青年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我国青年运动的核心问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的领导人也都十分关心团的建设,并给予亲切教导。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怀和重视团的发展,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多次代表党中央出席团的会议,要求团的工作既要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他还强调,团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要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团的建设和团的工作,继承和发扬了历史光荣传统,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邓小平同志的具体指导下,工作活跃、富有成效、影响深远,充分发挥了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其中,紧紧依靠和善于通过党组织开展工作,结合团的中心任务和青年实际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团的情况,并请予以批准和转发,成为团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和党的重要领导方法。“这一段党中央转发团中央的报告一年总有七、八件。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登载《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的社论和专论,一年也有五、六件。我认为这样一种领导方法,充分体现了团是党的事业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 历史表明,这个重要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团的建设和团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共青团的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党的领导,并且必须要始终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团的成长、发展和壮大始终与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党建立团的目的,就是希望团为党做青年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发展,党对团的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对团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坚持党建带团建,主动以党建的成功实践为示范,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加强团的建设,用党建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指导团建的发展。同时,共青团按照党的要求和主张,根据青年的特点和需求,把“大道理”变成“小道理”,把各项要求转化为青年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作用,生动活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团建服务党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巩固群众基础是各国政党普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党历史方位的转变,需要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团与党有着特殊的政治关系,党对团有着特殊的政治要求。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从团诞生的那天起,团就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鲜明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团的建设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建团以来,团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为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共青团这所大学校中得到了锻炼,并加入到党的行列,增强了党的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团所承担的具体任务有所不同,但基本方向和总体要求始终是一致的,这就是团要履行好自己的根本职责,充分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对此,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带团建的各项具体措施足以充分证明。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如何按照党的要求培养教育团员青年,使他们逐步具备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及时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同时如何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提高党员队伍中年轻党员的比例,提高党员队伍建设水平,切实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是党组织必须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为此,党把“推优”这项任务赋予共青团,就是要通过尊重和满足团员表达进步愿望来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为党培养输送后备力量,从而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密切党团建设关系。近5年来,共有486万名优秀团员经团组织“推优”入党,团员经“推优”入党的比例逐年上升,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实党的新生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推优”工作也是党建发展的内在要求。

共青团的政治属性、职能定位以及工作实践都充分表明,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加强团的建设是党提出的必然要求,结合党的建设加强团的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成功经验。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建设就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之,如果游离于党的建设之外,孤立地看待和开展团的建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着眼于党建发展的大局,深刻把握党赋予共青团的政治使命,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思考、谋划和部署团的建设,自觉贯彻好、落实好党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牢牢把握团的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为促进党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青年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群体,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在公民民主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把青年组织动员起来,是一切先进政党都高度关注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4] 党长期执政的战略要求需要团源源不断地为党输送新鲜血液。重视团的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现实需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自身建设的同时,要求团继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共青团必须紧紧围绕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根本职责来谋划和推进团的建设,努力为党做好青年工作。当前,坚持党建带团建,就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党的根本要求和团的实际出发,在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步骤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与党建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扩大对青年的思想覆盖、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5],有效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

收稿日期:2008-12-10

标签:;  ;  ;  ;  ;  ;  ;  

党的建设中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