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迪[1]2018年在《论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绍棠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不可忽视的乡土文学作家。在四十八年的创作生涯里,他笔耕经营九点六平方公里的故土,为世人留下了六百余万字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新时期以来,重返文坛的刘绍棠不忘初心,他以极其深厚的语言功力,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北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在尽力挖掘家乡人情美、人性美的同时,也使其小说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美学风格。纵观刘绍棠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笔者发现作家深受北运河文化的影响,他的小说总是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因此,本文试图以刘绍棠新时期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的视点切入,分析其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创新,并重新审视刘绍棠小说在文学史中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引言、正文、结语叁部分对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现象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刘绍棠的创作经历,并梳理刘绍棠小说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正文一共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探讨地域文化与刘绍棠创作。首先对地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并从整体上探讨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接着分析北运河文化的具体形成过程,然后简要地指出其对刘绍棠小说创作的影响;最后从乡土文学传统、童年经验以及“乡恋”情结这叁个角度具体论述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地域文化书写的成因。第二章以细读文本为主,分别从北运河的风土人情、文化性格以及语言特色这叁部分对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进行梳理、归纳、分析,试图全面展示其作品的北运河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小说中的地域文化意蕴,以此彰显刘绍棠所建构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第叁章主要阐释刘绍棠北运河文化书写所形成的两种美学风格——柔媚清丽和阳刚劲健。本章结合作者的审美个性和具体文本,从风景风俗画的描写、诗化意境的营造、抒情语言的运用、典型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叙述语言的运用这六个方面具体分析这两种美学风格的形成和内涵。事实上,在新时期的刘氏小说中,这两种美学风格的相遇和碰撞不仅凸显了刘绍棠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创作追求,更体现出他对北运河文化书写的执着和坚守。结语部分主要对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进行总结,探讨其新时期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重新衡量作家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
姜锦铭[2]2003年在《试论新时期小说中的农民文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包含在题目里,扩展开来说,即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农民文化。这里有3个关键词正显示了论文在总体把握上所时时遵循的原则:一是农民文化;二是小说;叁是新时期。 具体来说,“农民文化”,即要写出农民之为农民的本质特征来,论文的总的构架也是以此来设置的。论文分四章来探讨这一命题:1、农民的土地意识 本章主要论述农民和土地双重的正负面关系,即土地既养活了农民,也桎梏了农民;而农民既依恋着土地,同时也仇恨着土地。民工题材的小说中所显示的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本章中另一个重要内容。2、农民的伦理道德及其新变 农民的伦理道德是农民文化中极富传统性的一面,也是最复杂的一面,它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而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尖锐冲突正预示着农民精神秩序的变革。3、农民的性观念 自然性和物化性的紧张冲突是农民性观念的基本特征。女性自身不同的命运正是关照农民性观念特质和变革的重要途径。4、农民的人性和性格其中的每一部分又分了叁个表现层面:正面、负面和中间面。 “小说”对论文的规定性是说论文所探讨的农民文化首先是以文学中的小说为基础的,论文是被严格限定在文学的范围内来写作的。 “新时期”既是对论文所探讨的小说的限定,也是对农民文化的限定。对前者的限定是指论文所涉及的小说决大多数限定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目前的小说中,对后者的限定是指农民文化在新时期有了什么样的新特点。
吴高园[3]2011年在《博尔赫斯与中国新时期小说新论》文中认为博尔赫斯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哲理诗人和文艺理论家,被誉为“作家们的作家”。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对外接受史上,博尔赫斯是难以绕开的影响发生源,博尔赫斯以其无所不包的创作主题、深邃玄奥的哲学思考、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吸引着中国新时期作家踏上了征服时间、思索命运、建构叙事迷宫的文学自由之路。由博尔赫斯带来的革命,几乎席卷了整个新时期中国文坛,这种革命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先锋作家和一部分新生代作家的作品中。具体而言,博尔赫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文体意识、时间观念、叙事手法的变革上。仅仅证明这种影响事实并非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在这种影响研究的事实之上,进一步论述中国新时期文学对博尔赫斯文学遗产的接受和继承,以及在接受和继承基础上的深度发掘而使得新时期文学展现出的民族品格与中国色彩,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新时期文学与博尔赫斯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探讨博尔赫斯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尤以博尔赫斯与先锋作家及部分新生代作家的创作影响关系为主线。在论文的写作及课题的研究中,避免了将博尔赫斯与新时期相关作家仅仅进行简单的对比解读,而是提炼了博尔赫斯的独特的文学思想、小说观念、时间观念以及叙事技巧、文体意识等几个核心关键词作为研究主题,在主题研究的框架之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影响研究及平行研究,既有专题性的细部讨论,又有宏观上的整体把握;既有博尔赫斯与中国新时期作家的纵向比较,也有同一时期不同中国作家间的横向研究。全文共由绪论、正文、结语叁大部分共五个章节组成:绪论简要概括了博尔赫斯在现代世界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尤其突出博尔赫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介绍了新时期中国文坛出现的“博尔赫斯热”。正文部分的第一章对80年代以来博尔赫斯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状况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中国博尔赫斯研究的总体情况和尚可拓展的空间,提出了比较研究的依据和意义。正文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结合作品展开细读分析,具体研究博尔赫斯对于中国新时期小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二章从文学观念的变革入手:博尔赫斯认为文学是“严肃的游戏”和“梦的指引”,反对文学作为“反映论”和“工具论”的从属,由此挣脱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窠臼,极大拓展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和文体领域,并进一步由博尔赫斯的文学“游戏观”和“梦幻观”提取了“命运观”和“真实观”两个关键词,分析了博尔赫斯对于新时期中国小说文学观念的变革带来的影响。第叁章从时间观念的变革入手:博尔赫斯对于主观心理时间、循环时间和可逆时间等的提倡,从而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神秘的迷宫色彩。中国先锋作家受其影响,在小说创作中对于心理时间的准确把握,使得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写作呈现出一种与以往文学不同的整体景观。第四章从叙事艺术的变革入手:博尔赫斯对于暴露叙事——元小说、叙事空缺、互文手法等后现代文学叙事手法的运用,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新时期先锋写作绚烂多彩的形式实验和叙事进程,这种影响也延续到部分新生代作家的小说创作中。结语部分从博尔赫斯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事实谈起,探讨了新时期文学在吸收外国文学的有益影响的同时,保持民族性的可能,并进一步论述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展现中国色彩,对世界文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董小玉[4]2003年在《暮色中的寻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的背景:两年前,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华东师大人文学院211工程项目《现代化历史运动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文学卷《沧桑巨变中的形象描述》中第六章“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派”的研究,并撰写了4万多字的文章。为此,我对西方现代主义在新时期小说中的表现产生了兴趣,并确立了以《暮色中的寻找——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小说》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其一,较为系统地认识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应和,以期寻找自身发展的现代性,把握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的核心即对于生命本体的思索与审美叙事观的变化;其二,通过论述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向“世界小说”的目标前进与发展的现代意义,认识其创作理念、主题走向、文本结构以及在艺术上反传统的特色给文学领域提供的新的观念、新的艺术视野;其叁,通过对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阐述与批判,促进21世纪中国小说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促进人们对建立多元化的小说创作景观与风貌做进一步的思考。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为:以历史流向的回顾方式,在对新时期以来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以及作家作品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从哲学、文化学、美学、艺术精神的角度,运用中西比较文学批评方法、阐释学派批评方法等,采用理论寻绎与文本分析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剖析相结合、作家论与作品论相结合、思潮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较为系统地论述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引进、借鉴、融合,突破小说原有的审美规范,进行小说文体新实验的发展历程。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导论部分,在“历时”与“共时”交错的话语背景下,追溯与论述西方现代主义进入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西方现代主义在新时期文坛“复活”的契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走向。本论部分,论述新时期中国文坛对西方现代主义借鉴、吸纳、融合,突破原有的审美规范,进行小说文体新实验的发展历程——即从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的探索开始起步,反思历史、探索“人”的意义;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寻找与扬弃中,重建民族的“文化”主体,以走向现代世界;关注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揭示社会的贫乏、专横、庸俗、虚伪和窒息的一面,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文本的叙述革命,揭示作品对人这一主体的怀疑,在小说中直接描写“人”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人自身本质的复杂性;对城市化、世俗化生活的窥望与期冀,对其作品中多元化的欲望进行透视,揭示当今社会中人的现代主义的虚无与后现代式的焦虑,指出其书写的局限与精神提升;论析女性作家“个人化”躯体写作的意义、特色以及女性作家个人化写作的精神困境。通过对小说中人的生命本体与审美观念嬗变的追问,梳理出中国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轨迹。
郝艳利[5]2011年在《论新时期暴力叙事对“十七年”小说的审美颠覆》文中提出文学作品中的暴力叙事会因为作家们的创作动机、创作手段等的区别而产生明显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文本旨归。与“十七年”时期的“红色经典”相比,新时期的暴力叙事在进行人物塑造时避免了符号化、模式化倾向,通过对人物的野性和世俗的描写,以及对英雄的崇高形象的建构和消解,塑造了一系列圆形的逼真的人物形象。在实施暴力的主体方面,十七年文学倾向于塑造群体性的美学形象,而新时期小说则主要描写个体人物的暴力行为。在语言风格方面,十七年文学严肃、压抑、平实,而新时期小说的语言则以调侃、戏谑为主。在暴力叙事的态度方面,十七年文学着重解释暴力的合理化,暴力行为的描写非常节制,而新时期的暴力叙事则达到了一种泛滥的状态。在情感基调方面,十七年文学尽管故事发展过程中有困难,但感情基调明朗乐观,因为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而新时期的暴力叙事则笼罩着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新时期小说的暴力叙事对十七年文学进行了几乎是彻头彻尾的反拨,这些作品呈现给我们一个与以往红色经典截然不同的暴力世界。新时期的小说家们通过暴力叙事,刺激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发出了属于民间底层而非主流意识的声音,带领读者进入了对历史、政治、文化、人性等多个维度的理性思索之中,对主流文本形成了一种有益的补充,这是新时期暴力叙事的意义所在。但是,部分作家过分迷恋于这种暴力的文字游戏之中,理性思索不够,无形中消解了文本的深度,这是新时期小说暴力叙事的缺憾。
曾利君[6]2008年在《试论新时期小说的民俗描写——以贾平凹、陈忠实、韩少功的小说为例》文中指出"民俗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沟通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现象。"从民俗中可见出"古老文化的遗留物",也可见出其自身的演化和变异。这是民俗学家孜孜不倦对其进行研究探求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并不以民俗研究为己任,但它与社会、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化乃至语言学的广泛联系使它不能不涉及民俗,加之作家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强烈兴趣,也使得大量民俗描写出现在创作文本中。新时期小说因此获得了浓厚的文化意蕴和新的美学趣味,并使得文学和民俗学的联系得到彰显。
傅书华[7]1986年在《渗透与创新——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文中研究指明能够代表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刊成就的那些优秀作品,多是在某些具体的思想原则指导下,通过事件、人物、行动的描绘而再现现实,虽然这中间经过某些政治概念的过滤而略显苍白、单薄,但仍然获得了较高的成就。经过十年动乱这一空白,随着生活的急速演进,这种创作状态由于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日益追求思想意蕴的深刻性、内容的丰厚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而有了较明显的转变,使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开始出现了一种多姿多采的面貌。在这一转变中,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意识流的小说曾经热闹过一阵,天空中也曾出现过
张海翔[8]1992年在《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心理定势》文中提出定势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它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即“过去感知对当前事物感知所给予的一定影响”。这是人们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积淀而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习惯。一个人特定的感知、情感、思维,包括错觉、幻觉等等,都受到他内在心理的影响。新时期作家层出不穷,各种风格、流派接踵而来,蔚然成风,颇为壮观。但对某一位作家而言,某段时期的创作总是受到其特定心理定势的影响,笔尖在这种心理场中总会发生某种偏向,于是这部分的作品便具有了许多相似成分。本文试图针对这种心理现象在新时期
路文彬[9]2019年在《《美食家》:吃的政治经济学》文中研究指明《美食家》通过一个美食家命运的历史沉浮,较早关注到了我们的身体感官是如何经由吃喝的政治经济学被抑束,进而被全面解构和遗忘的。然而,该作回到感官的努力势必要面临重重历史理念的阻碍,此种情状也难免会影响其感官的纯粹性和标准性。总之,《美食家》的暧昧性注定是无可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论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D]. 王瑞迪. 安徽大学. 2018
[2]. 试论新时期小说中的农民文化[D]. 姜锦铭. 天津师范大学. 2003
[3]. 博尔赫斯与中国新时期小说新论[D]. 吴高园. 武汉大学. 2011
[4]. 暮色中的寻找[D]. 董小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5]. 论新时期暴力叙事对“十七年”小说的审美颠覆[D]. 郝艳利. 河北大学. 2011
[6]. 试论新时期小说的民俗描写——以贾平凹、陈忠实、韩少功的小说为例[J]. 曾利君.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8
[7]. 渗透与创新——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J]. 傅书华. 当代文坛. 1986
[8]. 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心理定势[J]. 张海翔. 当代文坛. 1992
[9]. 《美食家》:吃的政治经济学[J]. 路文彬. 枣庄学院学报. 2019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刘绍棠论文; 新时期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小说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文学论文; 叙事手法论文; 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