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政党思想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03)02-0130-04
自从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来,国内外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文章、专著数不胜数,尤其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之后,以及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前后,国内出版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成果。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程度之深、涉及的范围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的。但是,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只能说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的研究,不仅要在现有研究的领域进一步加深,而且要进一步拓宽研究的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毛泽东思想。关于毛泽东政党思想的研究,无疑属于拓宽范围之列。从整体上说,对毛泽东政党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政党学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圃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六大组成部分的观点。由于该决议没有将政党思想列入其中,列入其中的只是党的建设,以至于有的学者在研究时,将毛泽东的党建思想直接称为毛泽东党的学说。但严格地来说,毛泽东党建思想只是毛泽东政党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等同于毛泽东政党思想。
到目前为止,专门研究毛泽东政党思想的专著似乎尚未见到。但从不同角度论及毛泽东政党思想某一方面内容的文章和专著还是不少的。目前,学术界主要是在研究中国政治并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时论及毛泽东政党思想的,其中更多的还是在研究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涉及党的建设问题时,论及毛泽东政党思想的。本文拟从毛泽东政党思想的主要内容,即毛泽东政党思想的渊源等十个方面,概述目前的研究状况,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毛泽东政党思想的渊源
绝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马列主义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是毛泽东政党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宋镜明等著的《毛泽东建党科学体系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认为,毛泽东建党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但首先和主要是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部队;它的使命是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党必须不断加强同千百万群众的密切联系;党对所有党员实行严格的统一的纪律,保持自己队伍的统一;等等。毛泽东政党思想理论渊源的研究中还存在这样一些主要问题:其一,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政党思想的影响。其二,缺乏对于马列主义党的学说的科学界定。其三,研究来源问题时,正面作用研究居多,而负面影响则鲜有论及。总的看来,关于毛泽东政党思想的渊源,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二、关于毛泽东的政党观
政党观是对政党问题的宏观整体认识,是人们指导个人参与政党活动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政党观是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宏观上和整体上的看法。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宗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消亡等内容。目前,虽然没有见到直接论述毛泽东政党观的文章,但毛泽东政党观的内容在大多数研究毛泽东党建理论的文章或专著中如宋廷同、蔡长水主编的《毛泽东建党思想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等都已涉及到。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必将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征是:有组织、有纲领、有成员、有目标,等等。
可以看出,虽然毛泽东政党观的基本内容大都涉及到了,但是缺乏系统性,且许多内容论述得也不够完整。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加强。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四个:(一)什么是毛泽东的政党观;(二)毛泽东政党观的内容;(三)毛泽东政党观在毛泽东政党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毛泽东政党观的指导意义。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职能
关于政党的职能,日本学者冈泽宪芙在《政党》(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中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利益集约功能、补充和选出政治领导人的功能、决策机构的组织化功能、政治的社会化功能。何华辉在《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认为,政党主要有维护政权和夺取政权两大职能。郭定平在《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将政党的职能概括为五个方面:反映民意与利益综合职能、政治录用与输送精英职能、纲领与政策制定职能、政治整合与维持稳定职能、政治灌输与教育职能。显然,功能与职能在这里应该是同义语。从内容上看,尚未见到文章或著作从功能或职能的角度阐述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功能的思想,但一些文章或著作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阐述了其有关内容,大致包括:
——从党的宗旨的角度,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反映民意与利益综合职能。如杨超、毕剑横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论。即调查研究是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基本方法,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是反对和纠正主观主义的根本方法,以及毛泽东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系列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二是毛泽东的群众观。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学习,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群众等观点。
——从党政关系、党的干部建设等角度,阐述了党的政治录用与输送精英职能。如张文正的《党的领导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关于政权建设中的民主选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党与人大、政府、群团的关系中的组织领导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党管干部的原则的思想等等。
——从党的领导的角度,阐述了党的纲领与政策制定职能。如杨春贵、赵理文著《毛泽东的政策策略思想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其基本内容包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制定政策策略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制定政策策略的方法(区别对待、抓全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把握界线)和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
——从统一战线和思想改造的角度,阐述了党的政治整合与维持稳定职能。如:吴国衡著《毛泽东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主要内容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关于调整知识分子政策的思想、关于巩固工农联盟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等等。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阐述了党的政治灌输和教育职能。如:陈登才、董京泉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关于政治教育的思想,如理想和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整党整风运动;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完成一切工作任务的保证,它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全体人民,以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等等。
虽然从不同角度或侧面论及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职能的内容的文章或专著不少,但都未从职能的角度论述,且内容不够完整,更谈不上系统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毛泽东关于政党职能的专门研究还没有起步。这主要表现为:(1)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职能没有界定;(2)没有从职能角度对政党作比较系统的研究;(3)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职能对规范党的活动到底有何意义?尤其是对现在我们党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有何影响?当务之急是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关于党与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核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工作。多数研究者都是在涉及到政体时,阐述毛泽东有关人大工作思想的。王邦佐主编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政治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对这方面的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主要包括: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正确处理好党与人大的关系;加强人大的立法与监督;密切人民代表与选民的关系等。
显然,毛泽东关于党与人大的关系的思想观点有待进一步挖掘,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这一思想等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如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权力机关对于党实行其政策有什么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毛泽东论述过没有,如果论述过,是如何论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五、关于党与人民政府的关系
党政关系历来是毛泽东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客观历史原因,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事实上采取了以党代政的领导方式。其实,毛泽东早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了党不要事事干预政府工作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都阐述过“党政职能”分开的思想。这一点,一些研究党政分开的文章和专著一般都涉及过,如林尚立在《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中认为,毛泽东明确了党政之间的三层基本关系:(1)党是国家的决策核心;(2)政府中党组成为与政府共同承担政府功能的组织,并有权参与政府具体政策的制定;(3)政府不仅受其组织内党组的领导,而且要受到其组织外的党的相应组织的领导,政府完全成了党组织体系内的一部分。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毛泽东有过“党政分开”的思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真正做到党政分开。一些人还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客观原因,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但是,对毛泽东“党政分开”的思想材料挖掘不够,研究不够深入。毛泽东“党政职能分开”思想的研究仍显薄弱。例如,政府对于实现党的任务的作用何在?党到底应该怎样才能领导好政府,等等。
六、关于党与人民军队的关系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般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文章著作都会谈到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当然,也都会论及毛泽东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思想。如郑文翰主编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军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党要对军队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等等。
可以看出,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党与军队的关系理论仍有待系统化。如毛泽东是怎样认识军队对党以及对实现党的目标的重要性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关于党对军队领导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有哪些?等等。
七、关于党际关系
党际关系即政党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国内政党之间的关系和国际政党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关于党际关系的思想,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外国共产党及其它政党之间的关系。当然,中国共产党与外国其它政党之间的关系,由于毛泽东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和特殊历史环境,毛泽东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也不多。毛泽东关于党际关系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中。因此,许多研究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文章或著作都会涉及到这一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强调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上,中国两大主要政党应该合作;在合作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努力争取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要坚持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等等。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强调中共要联合各民主党派以反对共同的敌人;中共要坚持这个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等。三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外国共产党的关系。共产党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要加强团结,要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等等。
尽管党际关系是统一战线中首要的关系,但两者毕竟不能划等号。在统一战线理论中研究这一问题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因此,对毛泽东党际关系思想进行系统化研究,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有哪些?毛泽东党际关系思想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毛泽东党际关系思想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处理党际关系有何指导意义?
八、关于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一般研究毛泽东思想史或中国法制史的著作,都是从毛泽东在建国初期重视法制建设的角度说明他重视司法部门工作的。如杨超、毕剑横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对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有较全面的论述。基本内容有:关于法制的重要作用、关于法制的基本原则、关于立法原则、关于执法理论、关于守法思想、关于部门法律思想。此外,作者也对毛泽东在“反右”及“文革”中不重视法制的思想进行了评析。专门研究毛泽东关于党与司法部门的关系的文章或专著,目前似乎尚未见到。
毛泽东关于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正确评价他的这一思想?党的政策与法律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党应该怎样实现对司法部门的领导,同时又能使司法部门真正独立?毛泽东在这些问题上有什么思想?实践中有哪些失误?原因何在?人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诸如此类的问题,仍需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九、关于党与群团的关系
毛泽东的群众观、党的群众路线等有关群众问题,许多研究者在研究毛泽东思想时都论述得很多。但是,党与群众团体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著述则并不多见,偶而见到的,也是从党的领导的角度,如张文正在《党的领导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中涉及到这一问题,但对毛泽东关于这方面的思想论述亦不够详尽。目前,一般研究者都是从党的领导角度研究这一问题的,阐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群众团体工作的重要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性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加强对群众团体工作的领导;对群众团体工作领导的基本方法;在群众团体中建立党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等。
毛泽东关于党与群众团体关系的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群众团体在联系党与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党对群众团体如何实施领导?毛泽东眼中的群众团体是“半政府机关”吗?总的来看,这方面研究比较薄弱,资料不够翔实,内容也不够完善,系统性也不够。
十、关于党的自身建设
毛泽东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理论是学术界研究最多的问题之一。可以说是在毛泽东政党思想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研究得比较充分的一个内容。到目前为止,比较有影响的著作有,《毛泽东建党思想研究》(宋廷同、蔡长水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毛泽东建党科学体系发展史》(宋镜明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论述毛泽东建党思想某一方面内容的文章则不胜枚举。这些文章和著作,或从整体上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科学体系进行研究,或从某一方面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发展、特点、内容等进行了论述,其中包括:毛泽东建党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建党思想与马列主义党的学说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践的关系;毛泽东建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毛泽东关于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思想;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毛泽东关于组织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党的优良作风的思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等等。
总体上看,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其它几个方面是最成熟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毛泽东关于制度建设方面的思想研究太少,毛泽东关于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什么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毛泽东政党思想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对毛泽东政党思想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以及除党建理论研究之外,毛泽东政党思想其它几个方面内容的研究如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职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甚至仍未起步。总之,毛泽东政党思想研究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我们相信,随着政党学研究在我国政治学领域研究的兴起,毛泽东政党思想研究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收稿日期〕20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