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探析论文

空间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探析论文

空间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探析*

邓欣欣

[摘 要] 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空间中表现为人的需求、不平衡发展和不充分发展的空间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空间“属人性”的欠缺、空间资本和权力的影响、空间生态中的自然“空场”。结合我国空间变革的实际,应从加强以人为核心的空间关怀、以正义为导向的空间认同、生命共同体的空间共生三个方面探索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 空间视域 新时代 社会矛盾 城市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伴随社会发展的崭新历史定位发生了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伴随空间生产力的提升,社会主要矛盾以空间现实的变化为基础,主要围绕人民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影响空间正义实现的主要现实逻辑。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空间形塑

马克思认为:“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解释。”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社会转型的空间变革,与新时代社会空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矛盾变化,对人们自我需求认知转变的确知、发展质量和发展程度的空间变化。

(一)美好生活需求的空间厝置② “厝置”即“措置”,为料理、作为、安顿、处置之谓。受胡潇老师《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一文说法启示。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从“自己出发”,从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开始,经历了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进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 人的需求变化经历了自我需求认可的遮蔽、个性化需求的自我确证、需求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类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之前,空间的天文、地理、气候、山川都是人们难以逾越的本原性存在,自然空间中的物质资料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对于空间是一种依附性的敬畏。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然空间的对象性改造,人们赋予了空间更多的人化性和社会性。

人们围绕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对空间进行改造,将“人化”的烙印深深地镌刻在空间之上。人们对自然进行人化改造的同时,不断构筑社会关系进行经济、社会交往,催生了城市空间的发展。空间生产、空间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创始人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社会空间的实质是围绕城市中心而产生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应关注的是人而不是商品生产。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改变了空洞和静止的空间概念。空间不仅是地理的空间,更是社会关系的空间,“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①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求和城市空间的供给开始了从供需平衡到不平衡的动态循环,城市空间的加速升级伴随着人们需求层级波动性提升不断发展,对空间的对象化改造使充足的物质资料已不能满足自我需求的认可。需求的增长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量和质都提出了要求,物质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体现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加解放、更加自由、更加饱满。

(二)不平衡发展的地域空间图式

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样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对空间生产的不协调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发展的不协调,“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98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盲目快速扩张,不平衡发展在地域空间上主要呈现为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图式。

第一,扰乱社会市场。道德与利益的冲突时有发生,因为市场永远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地方,部分企业为了支撑业绩、吸引投资,通过舞弊、造假来粉饰报表,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若是这种现象泛滥,资本市场将充斥着“虚假”,这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缺失必将危及市场经济根基。

(三)不充分发展的空间呈现

发展是否充分主要看发展的程度和质量,即发展的样态与生产方式是否一致、发展的成果是否与人们的需求相匹配。不充分的空间发展是空间正义“在路上”的现实追求。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但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发展现状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对发展和开放的认识不充分,对空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不充分,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合理利用不充分,与世界的交流和互联互通不充分,距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的解放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

列斐伏尔认为,当空间进入生产关系,以自身的生产逐渐取代并囊括了“物的生产”,空间本身包括土地甚至光线都因具有价值而被纳入生产体系,且“空间不是一个被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扭曲了的科学的对象;它一直都是政治的、战略的。……以历史性或者自然性的因素为出发点,人们对空间进行了政治性的加工、塑造。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①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资本和权力在空间中直接参与,使空间生产和资源的分配在利益驱动下产生不均,引发空间主体间的责任、权利、义务的错位和矛盾冲突,以权力为基础的政府政策制度与不同群体的利益博弈,以及二者融合对社会空间话语权的抢夺、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侵略。当城市规划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价值导向,经济过速增长和权力的膨胀就会对艺术、文化、生态开始排挤,漠视城市美与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空间的治理就有可能“忘记初心”,发展的程度、质量和样态可能会与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速度和要求产生差异。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空间诘问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总结了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矛盾变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性改变。矛盾应对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应该牢牢立足于空间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否,“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① 《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9页。 以人为核心、对正义导向的认同、生命共同体的共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空间价值旨归的重要维度。

(一)空间“属人性”的欠缺

其次,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差异与统一。新时代社会人的发展的共同目标是实现整个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共享空间发展成果,和祖国、时代共享进步。但是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总体发展会出现不同步、不一致的情况。“人,作为直接的自然存在物的‘每个人’中的‘每一个自我’的存在,只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作为类存在物中的每个偶然性存在着的人的集合体,则是物质运动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有生命的偶然性存在着的一个个‘个人’,则开辟出人作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类的必然性存在的道路。”④ 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最高价值旨归,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空间的有限性还不能满足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充分发展,由个体结成的共同体与个体的发展相辅相成。“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199页。

空间作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有机体,公平正义是维持其继续繁荣、稳定发展的前提,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公正和平等,是空间正义的价值伦理和现实呼唤。

西方资本主义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盲目追求,使空间被深刻地标上了资本和权力的烙印,人成为经济发展和权力博弈的附属品,到处崛起的烟囱、工地、工厂成为城市空间工业化发展的标志。对金钱和资本的盲目追求虽然带来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但是也带来了极端的贫富差距、人的异化、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和强烈的对抗。伴随这场危机的是现代性地理学的转折和后现代思想的兴起,地理学家和哲学家在物化的空间、“具体抽象”的空间和情感地理中试图寻找一种本体论的归宿,“以恢复对存在和人类意识进行有意义并基于存在的空间化,建构一种社会本体论,其中空间从一开始便至关重要。”② 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 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页。 西方马克思城市理论学派拿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开启了解决城市危机的空间分析新范式。

通过上述比较,两种方案均能满足输送容量及电磁环境的要求;两种方案均能满足极限载流量2917 A,方案4年费用节约23.57万元,优于方案1。

官本位思想以及计划经济的模式曾经给我国空间“属人性”刻上政治的烙印,公社人、单位人的身份使个人存在的价值被集体身份、政治身份所消解。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开放流通,同时因城乡户口身份带来的资源分配差异也引起了一定程度上对“公平”的反思。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动着中国经济飞速前进,人们的需求层次在“静悄悄地”发生着质的跳跃,但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却没有快速适应一日千里的社会经济生活,对物质的满足和追逐开始占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淹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提升。人们不禁在发展中驻足,开启对“人本回归”的现实反思,包括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的“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社会分工和社会尊重的不一致问题,城市建设的重利益轻人文重扩张轻规划问题,日趋急迫的城乡“老龄化”问题等。对于人们自身个性化需要的确证和主体性的回归,成为人们追求空间“属人性”的根本诉求。

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国,有着很长的乡土社会的历史,“向土里讨生活”的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依恋,土地孕育的生命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社会生产、社会交往和人伦情理的限制中,结成了牢固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这种不可摆脱的受土地和生育的自然发展约束的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血缘性的,在空间上表现为地缘性的约束关系。血缘和地缘关系,构成了农民生活世界的坐标。”③ 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34页。 以血缘和地缘为坐标的城乡关系规约和影响着我国城乡空间的发展。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城乡资源配置的差异,导致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良好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不断汇集的城市空间的分离逐渐加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专门讨论了城市的产生以及城市产生后引发的城乡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4页。 城乡二元制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实践。城乡二元制结构就是城市和乡村两个完全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们虽然同时并存,但是在生活观念、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城乡发展常常不是齐头并进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样态也呈现出复杂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城镇的数量、布局、结构有较大的差异,大、中、小城市发展速度不一,发展的内涵和模式没有统一的范本,城镇布局的密度、发展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关系和区域发展的差异化,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反映,是代表工业生产力和代表农业生产力的不同生产方式在社会空间中的博弈,以及先进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在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带来的城市空间结构样态的非均衡化分布。

(二)空间资本和权力的正义审视

影响空间生产方式的要素中,资本和权力是除人之外重要的审视维度。资产阶级对最大剩余价值的榨取是贪婪的,城乡空间的不断压缩和全球领域的空间侵略加快了资本的积累,资本过度积累对空间的修复又促进了空间的再生产,资本流动的选择性和侵略性,造成了极不平衡的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当政治要素进入空间社会关系并与资本结合,更产生出巨大的权力利益,不同利益集团对空间资源的瓜分使空间正义逐渐偏离方向。资本快速的繁殖能力迅速突破空间的限制、地域和国家藩篱,推动空间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蔓延。马克思早就看到“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以“资本”为代表的经济要素成为空间运转的重要力量。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城市化道路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个人与公共世界的关系受他者意志的影响较大,人际关系因为城乡隔阂和户籍壁垒变得疏离,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有制度安排的深刻印记。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从农村按人头分配耕地、单位按照人头分配福利的简单空间平均观念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空间的有限性不断面对正义的质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助推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和乡村分离之后,人口、生产资料和资本大量聚集于城市空间,资本脱离地产的独立存在和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流动、资本循环和积累,促进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利益的增长和城市空间的扩张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空间生产”通过“不动产的动产化”推动资本的“城镇化”,土地财政带来的资本逻辑和利益博弈加速了城乡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土地金融在城市空间的扩张发展和旧城改造中,也因为房地产的巨额利润,使人们的居住需求、城市空间的内涵发展、城市规划的实质理性、城市继承的传统文化、地方城市的特色之美和城市的盲目发展之间呈现割裂和对抗,先占性、独占性造成的空间差异引发核心空间位置的争夺。技术官僚指引下的城市规划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新老街区中商业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冲突,居住空间的纵向增长与商业空间横向发展的争夺,商业利益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同质化发展,资本特权阶级对空间的占有和对艺术、文化的绑架,对于空间功能性的过分追求,忽视了“人本”空间的设计初心及与自然的和谐共享。置身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城市森林,人们常常忘记思考“为什么做”“追求什么”的价值初心,而屈服在“是什么”“做什么”的指标之下。

(三)空间生态中的自然“空场”

迄今为止,关于离散型随机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问题研究已有很多算法;关于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较多是模型Ornstein-Uhlenbeck的线性形式[1-4]。由于带加性噪声的随机振动系统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随机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很大关注。目前,绝大多数对参数估计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极大似然方法[5-8],然而在实际中事先我们常常对未知参数的信息有一定了解,因此本文考虑带加性噪声的二阶振动方程及其参数的贝叶斯估计与性质,并讨论小干扰项ε对估计量的影响。

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化工”理念,深入开展群众性节能减排活动。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以(JJ)小组为特点的节能减排活动,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实施装置改造,推进节能减排项目落实;帮助重点化工企业利用“合同法能源管理”落实技术改造资金和实施碳排放交易,为上海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惺惺相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存关系,在人类的主体力量统治自然的同时,人的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自然性。人首先是自然的一分子,然后是理性人,人和自然的关系决定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决定着人自身在自然循环中的角色,自然万物的生老病死循环往复,决定了人能否全面地发展自己,能否真正地解放自己。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应对的空间价值旨归

在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社会发展的不断探索中,人们的需求已经从衣食住行的基本满足跃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但是之前盲目发展遗留的空间问题必须面对和解决。吃好、住好到活好、过好不是静止、机械的发展,而是人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提升的前提下,对于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需求性在人的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审视。现实社会空间中,人本、资本、权力和自然生态成为新时代社会空间发展过程中空间社会实践的重要维度。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发展的历史,人在不断地与自然的抗争中建构适合人类生活的社会空间和城市空间,同时,社会发展的历史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地理环境。“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6页。 马克思说,统治自然是人类解放的必然前提,但马克思也提醒人们,“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页。 我国城市空间发展中,自然一直在场,是人们在发展中对自然的漠视和对经济发展的盲目追求,使自然在空间发展观念中一度“空场”。这主要表现为现实空间中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人们征服自然的勇气,在对“物”的崇拜和资本的带领下,逐渐演化成对自然的侵略,引发生态赤字,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人们开始正视自然的“空场”。我国城市发展之初,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曾因缺乏对农业用地的合理规划、农村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农村的生活环境很长时间停留在脏乱差的严峻状态。城镇化的建设和扩张,加大了对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并忽视开采后环境的修复,对森林资源盲目砍伐且忽视了自然植被和物种的持续繁育。工业文明盲目扩张产生的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资本逐利中因诚信丧失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一味地追求经济的过速增长使发展质量降低,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无限的开发使用使自然资源开始枯竭,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人的生存不得不接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小麦播种效果会受播种数量、垄深和垄距以及气温等多方面影响。因此,一方面要注重播种期间的温度,如冬性型小麦要求气温在16~18摄氏度,5厘米地温17~19摄氏度;半冬性小麦要求气温在14~16摄氏度,5厘米地温15~17摄氏度;春性型小麦要求气温在12~14摄氏度,5厘米地温13~15摄氏度。另一方面垄深和垄间距要适度,一般垄深、垄间距分别为80厘米和70厘米。

(一)以人为核心的空间关怀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质,共产主义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贯穿社会主义空间发展的全部内容。人们在空间视域中对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正义追求,实现人的能力、需求、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权利的实现过程。“空间人权的实现就是要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提供基本保障。它作为空间正义的内核,须在空间生产和享用中使土地、环境等空间资源向人生成,为人服务,满足社会生活基本要求。”③ 胡潇:《空间正义的唯物史观叙事——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新时代社会以人为核心的空间关怀,首先应该关注人的发展的动态性与需求变化的统一。人的需求体系可分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由全面发展需求等。在新时代社会空间中,人们的各项需求有了更高更精细化的要求,即物质的丰富与人对物质的个性化需求的统一,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文化素质提升的统一,安全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与现代化科技发展的统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与人类社会整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人的需要本身的多样性、广泛性和无限性,对空间生产、资源分配、空间的规划、人与空间的关系提出了应该满足人的需求的诉求。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彰显出人的主体性解放。城市空间的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关系的处理,城市空间既有自然空间又有人化空间,不论何种空间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这是空间的人本属性。

最后,人的空间发展的价值关怀和现实关怀的统一。城市发展、城乡关系、全球化结构体系,是观察、分析、把握、批判当代社会的重要空间视域,也是当前人类空间实践的重要现实语境。对人的发展和人的关注,离不开具有鲜明中国印迹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现状和成果,要不断诠释置身其中的自然空间、栖居的城镇空间、复杂的社会空间对人自身需求的深层确知。现实社会空间治理中,解决户籍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应突出人性化尺度;关注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城市边缘人的空间话语权,社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性化服务使“每一个群体集体意义上能够获得就业和文化,居住在一个合适的住宅里,拥有适当的生活环境,获得满意的教育,获得个人的社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① 戴维·哈维:《叛逆的城市——从城市权利到城市革命》,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前言第2页。 使城市空间能有生存的尊严、情感的归属和精神的寄托,让社会空间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二) 以正义为导向的空间认同

“将军说了,大日本帝国,非常尊重孔子的,孔庙在大日本帝国也有着特殊礼遇。你们,如果要出殡,皇军是同意的,但孔庙里那些国军,要交给皇军处理。”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鲸》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欣赏鲸鱼的进化过程,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鲸鱼不是鱼的原因,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简单概括鲸鱼的特点,然后再为学生拟定标题,让学生练习写科普类的作文,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修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空间生产的意义认同。空间生产是财富的重要源泉,增值性是“资本”的本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没有“资本的增值”,就没有GDP的增长。在社会主义国家,关键是在空间生产过程中如何使用资本、分配利益、回馈社会,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握生产速度与产品质量的关系、生产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建立以正义为导向的空间生产模式,使空间生产由人劳动创造的过程和由人使用的目的相统一,空间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的空间使用需求;使空间生产摆脱一味追求资本增值和商品拜物教的单向度发展,真正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将旁路节流阀9和调速阀6关闭,回油节流阀8全开,进油节流阀7调整到某一开度、启动液压泵1,调节溢流阀2,使系统处于低压0.5 MPa,通过电磁阀3的左位工作,慢慢调节节流阀7的开度,使工作油缸活塞杆运动速度适中,反复切换电磁阀3,使工作缸往复运动,检查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空间权力的目标认同。权力在空间中表现为统治阶级意志、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恩格斯谈到国家权力时指出,“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 权力在社会空间中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发于制度安排,并通过思想、观点、传统、价值观对政治、法律、文化、艺术、道德、哲学等思想体系产生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复杂的空间关系和阶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无产阶级,造成了阶级意识、革命意识的弱化。无产阶级肩负着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的责任,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空间实践中,应该回归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初心,“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83页。

空间意义的价值认同。空间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更便利、更能体会到幸福感,回归城市空间承载的发展人类文明之本意,融通中外古今,成为思想之地、发展之地、商贸之地、文化之地、宜居之地。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城市发展的空间规律,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尊重城市规划景观对文化、历史和风俗的传承,在现实治理中将对人的主体性尊重融入城市规划理念,用规划的技术、方法和原则标准,对城市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引导调控,从城市规模、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进行空间优化,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从形式上增进空间美的规划设计,从内容上进行空间现代化和科技融入的便利性的设计。让城市成为人们舒适的住宅空间、宽敞的活动空间、便捷的交通空间、公平的享受空间、安静的学习空间、高尚的精神空间、独立的私密空间的集合体。不论人们拥有多少财富,社会分工的差异如何,都能享受相对公平的待遇和平等的权利,让公平惠及更多人。

(三)生命共同体的空间共生

自然在场与冲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生存空间的样态规约着主体的社会属性的同时,人也“为自然立法”。人们占有、使用、交换、处置空间和空间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意愿。人们对“控制”自然的能动性的渴望在逐渐掌握了科学技术、实现工业文明之后愈加膨胀,逐渐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毫无疑问,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的空间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城市空间本身就是人类改造自然中典型的人造空间的代表,人类围绕自身发展进行的工业革命、城镇扩张,建设的各种人类奇迹,无不昭示着人类的伟大和其他物种无法比拟的创造性。但是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只是复杂的生态系统的一种,人的感知是有限的、易错的,在宇宙观中,人类是渺小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醒过我们资本主义社会在大工业扩张时代曾经犯过的错误,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而砍光了森林,这些地方已成为不毛之地,这种做法使得“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淤浅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5页。 自然虽被破坏过,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过,但是自然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任何生物都有因其内在需求、内在利益发展的“唯我性”,人类也不例外。人们应站在整个地球空间,甚至整个宇宙空间的整体发展视域,以更高的思维形式,整体地考虑人与自然、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使自然“在场”,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通过实践结成生命共同体。自然是人生存之根本,自然界为人生存的可能性和发展提供了空间前提。人类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原发动力,促使人们对自然进行“人化”的改造,“单个生命和普遍生命之间的这种两极的关系表现为它们有时互相斗争,互相敌对,而有时又互相制约,互为基础”。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页。 人们对自然的改造经历了盲目、反思、回归的曲折、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是以某些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生态的破坏、生态系统的退化为代价的,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也遭到了自然无情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198-199页。 加强生态治理,结成生命共同体,还人类青山绿水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人与自然休戚相关、血脉相连,“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各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④ 李秀艳:《读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意蕴》,《人民日报》2019年5月15日。 马克思认为,“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界的改造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同时自然也离不开人的实践影响,否则自然就会回到受自然力支配的原始自在状态。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⑥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928-929页。 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生生之德使人类繁衍生息,爱屋及乌的德性使人们渴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人和自然构筑的生命共同体,肯定了自然的价值,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尚境界。

总之,人们在空间中的不懈探索和追求,“既不能脱离其所面对和解决的规范性问题,也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更大的背景”。⑦ 李佃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及阐释路径》,《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第2期。 这是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人生的希冀,是渴望空间正义、实现自我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也是对新时代社会空间发展中重大的现实问题的追问。

〔中图分类号〕 B016.9;B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9)11-0039-07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我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正义”(GD14CMK01)、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法律问题研究”(2014GXJK090)、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路径的改革与实践——基于教师发展平台”、广东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构教学环境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邓欣欣,广东财经大学副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320)。

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 。

责任编辑:罗 苹

标签:;  ;  ;  ;  ;  

空间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