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曙光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68)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方法:将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PKP;PVP;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044-02
Short treatment effect of PVP and PKP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Gui Shugua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Panzhihua City, Sichuan City, Panzhihua 61706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balloon vertebroplasty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 Methods A randomized study of 65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VAS pain scores and intervertebral heigh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percutaneous balloon vertebroplasty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 exact clinical effect,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Percutaneous balloon vertebroplasty; 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tervertebral height
本研究为明确PVP与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对65例患者分别采取PVP与PKP治疗,现将2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均为医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2例和33例。两组患者具体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均在知情状态下签订了同意书,并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资料上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PKP术,即给予患者麻醉后,取俯卧位,应用C型臂X线机确定患者椎弓根位置、穿刺点位置和进针角度,完成穿刺后将特制球囊置入椎体后,扩张后收回球囊,填充骨水泥并给予后期处理;对照组采取PVP,即麻醉后自伤椎的椎弓根处穿刺,调整合适位置后置入导针,抽出穿刺针,将空隙导管置入伤椎椎弓根前缘,同法穿刺另一侧,填充骨水泥,并给与后期处理。
1.3 观察指标
应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1]评估其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统计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深,反之则越浅;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
治疗前,观察组治和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分别是(7.3±1.4)分和(7.2±1.3)分,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是(2.9±0.7)分,低于对照组的(5.5±1.6)分(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折椎上间盘上缘高度、伤椎中间高度和椎体Cobb角
治疗前,观察组骨折椎上间盘上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和椎体Cobb角分别为(18.1±3.4)mm、(16.2±3.3)mm、(13.3±4.8)°,对照组骨折椎上间盘上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和椎体Cobb角分别为(18.2±3.3)mm、(16.1±3.0)mm、(13.4±4.6)°,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椎上间盘上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和椎体Cobb角分别为(20.5±4.1)mm、(20.4±2.4)mm、(9.0±4.1)°,对照组骨折椎上间盘上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和椎体Cobb角分别为(19.1±2.9)mm、(18.0±3.1)mm、(10.9±4.1)°,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可引发局部疼痛、活动障碍甚至下肢截瘫,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干扰,因而临床上对其重视程度也比较高。目前,手术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且疗效广受肯定,然而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如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椎体结构参数比较差等[2],影响患者预后。
PKP是PV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手术,两种术式属于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常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具有缓解疼痛、快速恢复患者活动能力等优势。但PKP在恢复患椎体结构方面的效果优于PVP,PKP要求术者通过置入可膨胀性球囊实现骨折椎体的理想复位,并在骨折椎体中制造安全空间,放气后将球囊退出,并注入骨水泥,不但可有效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并增加椎体强度。据既往临床研究发现,该术式的术后镇痛率高达90%[3],且因患者椎体稳定性能够即刻恢复,因此患者可在术后1~3d内恢复坐、站和行走功能,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日功能锻炼。据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充分体现了PKP在缓解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椎体结构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作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此外,注意把握PKP、PVP手术适应症,需应用于低能量损伤和骨质疏松爆裂骨折患者中。另外,对患者应用PKP、PVP治疗时,应注意术前敦促患者术中体位,术中则连接心电监护仪,并配合良好影像学检测设备,保证骨水泥注射均匀等。
【参考文献】
[1]行勇刚,张贵林,田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腰背疼痛原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9):2342-2345.
[2]程黎明,章恺,王鸥等.体位复位与球囊扩张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复位效果[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3):209-212.
[3]吴泳锐,陈秀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310-312.
论文作者:桂曙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患者论文; 椎体论文; 腰椎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疼痛论文; 高度论文; 上缘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