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胸科医院 300222
摘要: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但发病隐匿、生长快、侵袭性高、难以早期确诊。目前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合适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早期揭示小细胞肺癌(SCLC)临床预后。血清学指标有着样本采集便捷、创伤小、相对经济等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血清学指标和SCLC预后的内在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本文对近年临床上关于血清学指标和SCLC预后相关性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综述。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血清学指标;预后
肺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癌症,占所有癌症病死率的27.2%左右。其中,SCLC大约占所有肺癌的20%。SCLC发病隐匿,生长快,侵袭性高,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可能会在数个月内死亡[1]。临床普遍认为,SCLC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上皮内的嗜银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最为恶性、严重的一种肺癌。从临床情况看,局限期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一般是15~34个月,广泛期患者在7~11个月。SCLC患者一般采取手术和放化疗治疗,找寻合适、准确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评测疗效和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2]。血清学指标在疾病诊治、转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具有操作便捷、创伤小、经济等特点。近年来,针对SCLC预后的有关血清学指标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采用综述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1.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人胚胎抗原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人类胚胎期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可合成并释放出该物质,但在出生后会逐步消失。CEA是非脏器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其在正常组织细胞恶变中,因肿瘤细胞基因会调控损伤,会使胚胎细胞相关基因的调节剂失调而大量生成。CEA水平上升度和癌细胞数量、类型密切相关,当前临床研究证实其是肺癌、胰腺癌、泌尿生殖系癌、乳腺癌等较广谱肿瘤标志物[3]。
李立军等人对SCLC患者进行血清CEA测定,同时随访掌握患者的生存期,研究发现不同癌症分期的SCLC患者的CEA存在差异,广泛期患者显著高于局限期患者(P<0.05),表明CEA水平增高和SCLC进展相关[3]。此外,有学者对化疗的116例SCLC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监测,结果显示CEA阳性率占到32.8%,是和生存期有关的唯一一个肿瘤标志物,低CEA患者的生存期长于高CEA患者,表明CEA是SCLC预后一个独立影响因素[4]。
2.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通常在创伤、感染以及肿瘤等因素影响下,会显著升高,是正常水平的10~100倍[5]。随着临床对慢性炎性症状、肿瘤的发生发展认识深入,CRP和SCLC预后相关性日益受到临床重视。该指标变化的机制可能是因肿瘤组织累及正常组织引起炎性反应,进而刺激促CRP生成炎性因子的释放,比如:IL-6、IL-1等。临床研究报道,CRP水平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正常CRP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清CRP水平升高是SCLC预后不佳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
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一种烯醇化酶同工酶,由α、β、γ等三种亚基通过二聚体形式构成的5种同工酶。在人体细胞自正常往恶性转变中,机体新陈代谢会改变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与糖脂,具体表现为肿瘤细胞表面糖原浓度增高[6]。所以,健康人的血液中的NSE水平很低。在SCLC发生或者进展时,血清NSE浓度急剧增高;但在病症好转时,浓度会明显下降。对于NSE作为早期提示SCLC预后指标已得到临床广泛验证和认可。
临床学者对60例SCLC患者的NSE监测,分析患者的TNM分期,同时随访掌握患者生存期,结果表明NSE水平越低或呈阴性患者的TNM分期更早,生存期越长,越有较好生存益处;而高NSE患者通常伴广泛性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大多数分期是Ⅲ、Ⅳ期,预后不理想[7]。国外研究报道[8],SCLC化疗患者中,NSE水平升高患者CR率、生存期均显著低于NSE正常患者(P<0.0051),表明NSE为SCLC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像因素。
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CYFRA21-1是酸性多肽,属于上皮细胞特征性蛋白组分,主要分布于单层上皮细胞,比如:肠上皮、肺泡上皮细胞、子宫内膜等部位。在正常状态下,其以寡聚肽形式存在,在血清内的含量很少,在上皮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时,在后者坏死溶解状态下CYFRA21-1会溶解在血清中。临床研究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鳞癌中,CYFRA21-1有高表达,阳性率达到89%,表明CYFRA21-1对鳞癌诊断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国内研究表明[9],肺癌患者在化疗前的CYFRA21-1水平能够预测疗效,化疗前CYFRA21-1正常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水平升高患者(P<0.05)。由此看出,血清CYFRA21-1测定在肺癌预后预测中有一定作用。但因其未独立研究CYFRA21-1与SCLC临床预后相关性,所以仅仅得到CYFRA21-1在肺癌预后判断中有意义的结论。但也有报道称[10],SCLC患者高CYFRA21-1和低无进展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表明CYFRA21-1在评估SCLC患者预后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其他研究报道一致。因国内外学者对CYFRA21-1早期揭示SCLC预后作用有一定争议,因而有关CYFRA21-1对SCLC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1]。
5.乳酸脱氢酶(LDH)
LDH是一种在糖酵解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在机体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系统、组织,尤以心肌、骨骼肌、肾脏等部位的含量最高[1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普遍观点是,在机体出现癌变时,细胞损伤和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等机制会促使肿瘤细胞内LDH释放增加,如此使得血清LDH水平增高,可有效揭示缺氧、无氧酵解、恶性转化等情况,所以,LDH能够成为预测和判断肿瘤预后重要指标[13]。
近年来,LDH在SCLC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外研究报道,伴随血清LDH增高,不管是局限期SCLC患者,还是广泛期SCLC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明显减短,特别是在LDH在300U/L或更高时,此种情况更为显著[14]。多因素回顾分析表明,在SCLC患者临床治疗中,治疗前血清LDH是预后影像的独立因素。此外,有临床学者针对血清LDH对SCLC预后影响开展meta分析[15],表明LDH高水平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是低水平的1.25倍,治疗前血清LDH高水平SCLC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均不及低水平患者,证实LDH水平在SCLC预后预测中有一定意义。
6.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片段(proGRP)
胃泌素释放肽是一种McDonald自猪非胃窦组织分离出的类似蛙皮素羧基末端的肽类物质,其27个氨基酸构成,其作用就是促胃泌素分泌。大量研究证实,proGRP可作为SCLC新的肿瘤标志物,在非胃窦组织、神经纤维、脑及肺组织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有着广泛存在,在SCLC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国内学者对比研究SCLC患者和非SCLC患者的血清proGRP水平,结果表明在SCLC广泛期患者显著高于局限期患者(P<0.05),和国外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表明血清proGRP水平和肿瘤分期存在相关性[16]。同时,有研究发现,化疗有效SCLC患者的proGRP水平明显降低,表明proGRP在SCLC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中有着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表明血清proGRP高水平SCLC患者比低水平患者的生存期更短(P<0.05),表明proGRP是SCLC患者预后一个重要影响指标[17]。
7.结语
综上而言,相比其他类型肺癌,SCLC恶性程度更高、进展更快,同时在发病初期就可发生远处转移、化放疗敏感及预后不理想,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制定针对、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测极为重要。近年来,伴随SCLC临床研究深入,发现多种和SCLC预后有关的血清学指标,但尚无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的指标或组合。所以,在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化SCL预后相关的高特异度、高灵敏度的血清学指标研究。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
[2]韩秋月,章霞,陈保富,等.高尔基体糖蛋白-7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01):44-47.
[3]李立军,刘利,李猛,等.血清CEA、CA199、SCC-Ag水平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106-107.
[4]周琼,张斌成.检测微小RNA-21对于诊断及评判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06):1096-1102.
[5]田胜国,李作生,王国臣,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S100A4和S100A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06):886-888.
[6]金前,许先荣,郑继生,等.系统性疾病相关ILD患者血清CE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J].浙江医学,2015,37(11):937-940.
[7]陈超,赵岚,王银,等.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11):1853-1856.
[8]Lou E,Johnson M,Sima C,et al.Serum biomarkers forassessing histology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ung cancer[J].Cancer Biomark,2014,14(4):207-214.
[9]高振远,欧毅梅,张竞竞,等.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35-37.
[10]吴静静,杨术生.血清KL-6在部分肿瘤及间质性肺病中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17(06):925-929.
[11]钟锦莎,王成,丁梦,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miR-25的表达水平及筛查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8(02):86-89.
[12]高娜,王建清.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12(04):21-24+49.
[13]苏春永,张亮亮,杨晓光,等.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对患者血清CEA、NSE及CA242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7):119-120.
[14]刘宇宁,王小兵,王腾,等.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相关性[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04):207-215.
[15]Kang MH,Go SI,Song HN,et al.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th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in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J].Br J Cancer,2014,111(3):452-460.
[16]杜强强,韩波.CEA、CT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6,14(10):958-961.
[17]孙真,薛颖,王东霞,等.血清HGF和I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04):403-405.
论文作者:王瑄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血清论文; 肿瘤论文; 细胞论文; 血清学论文; 水平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