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临床分析论文_安晓渊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临床分析论文_安晓渊

安晓渊

贵州省遵义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贵州 遵义 563004

【摘要】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消瘦、皮疹、贫血、 浅表淋巴结肿大、咳嗽、腹痛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病变多样;腹部超声常见肝脾及淋巴结肿大;12例患者真菌培养结果为马尔尼菲青霉菌。11例患者予以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序贯治疗取得明显效果,1例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无典型特征,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培养确诊,及时抗真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临床特征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系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侵袭人体所致的感染,主要侵犯淋巴结、骨骼、肝、脾及肺等组织。本病主要在东南亚及我国南方流行,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1】随着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多,PSM报道也逐年增加。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艾滋病合并PSM患者12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为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艾滋病合并PSM患者,HIV感染经贵州省、遵义市或其他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PSM诊断主要依据真菌培养确诊。所有病例均为贵州遵义人,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2-53岁,平均38岁。

1.2 方法

观察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与转归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与体征

本组患者12例均有发热,占100%,体温高低不等,热型不一;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占100%,甚至表现为恶液质;8例有咳嗽,占66.7%;10例有皮疹,占83.3%,为散在的斑丘疹、丘疱疹,部分表现为中央坏死,形成脐凹状、坏死性丘疹,呈散在性分布,多见于颜面部及躯干,无疼痛但可有轻度瘙痒;浅表淋巴结肿大3例,占32%;1例有腹痛、腹胀,占8.3%。

2.2 辅助检查

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总数下降;5例凝血功能异常;3例有血小板减少;1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100个/ul,平均值32个/ul,其中10例<50个/ul。胸片/胸部CT示肺部斑片状阴影5例,粟粒样结节影4例,两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3例,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肿大5例。腹部超声示肝肿大5例,脾脏肿大5例,腹腔淋巴结肿大4例,腹腔积液1例。12例患者血液真菌培养均示PM,其中1例腹腔积液培养示PM。

2.3 治疗与转归

2.3.1治疗方法

(1)抗真菌治疗方案【2】:两性霉素B 及伊曲康唑序贯治疗。

(2)及时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3)其它治疗:积极治疗其它合并症,加强营养及支持对症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转归

1例放弃治疗死亡。11例患者经予以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序贯治疗,并及时予以HAART,病情逐渐好转,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3. 讨论

1956年,在越南第一次从竹鼠分离出PM,是青霉菌属中唯一的双相菌种(即菌丝相和酵母相)【3】。PM侵袭人体导致淋巴结、骨骼、肝、脾及肺等组织的感染即PSM。在HIV流行之前,PM感染病例报道不到40例【3】。本病可发生于健康者,但以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者多见,随着HIV流行,PSM发病率明显上升。由于PSM临床表现与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相似,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故极易造成漏诊误诊。

PSM临床上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但以播散型多见。局限型发病隐匿,无明显症状,常被原发病症状掩盖,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皮肤、淋巴结或肺部的脓肿,类似于结核病的冷脓肿,部分伴有溶骨性病变。播散型起病急,常累及肺、肝脏、皮肤、淋巴结、骨骼等多组织和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

本组患者的主要表现有发热(100%)、体重下降(100%)、皮疹(83.3%)、咳嗽(66.7%)、浅表淋巴结肿大(32%)、腹痛(8.3%)。与Ranjana KH【4】等对该病的临床症状统计结果相似(发热47%,体重减轻100%,四肢无力86%,贫血86%,皮肤损伤81%)。实验室检查常见贫血、白细胞总数下降、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均<100个/ul,绝大多数<50个/ul。胸部影像学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粟粒样结节影、间质性病变、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肿大,腹部超声可见肝脾脏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等,均缺乏特异性。

PSM的诊断方法有真菌培养、病理学、血清学及PCR检查等,目前最常用是真菌培养法。真菌培养是PM感染的诊断金标准,标本包括血液、皮损组织、骨髓、淋巴结、胸腹水等。PM系双相菌,在25℃培养基中呈菌丝相并产生红色素,37℃培养基中呈酵母相。病理学检查可见肉芽肿或化脓样改变,镜检可见巨噬细胞内圆形、卵圆形有明显横隔的真菌细胞【1】。有研究表明,淋巴结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艾滋病合并的PSM【5】。本组患者均经血液培养PM而确诊,其中1例腹腔积液培养示PM。

艾滋病合并PSM多呈播散型,若诊治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尽早诊断和有效治疗(抗真菌、HAART)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等。目前国内外首选方案为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本组11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 及伊曲康唑序贯治疗(两性霉素B 0.5 mg/kg.d,静脉滴注2周,而后改为伊曲康唑200 mg,2次/d,口服10周,然后伊曲康唑200 mg,1次/d,口服至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且持续6个月)及综合治疗后好转,1例放弃治疗死亡。

总之,对于PSM,尽早诊断和及时有效抗真菌、HAART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做到早期诊断就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对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消瘦、皮疹(特别是脐凹征)、贫血、淋巴结肿大、咳嗽、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特别是﹤50个/uL者),同时来自我国南方或东南亚的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高度怀疑PSM的可能,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诊治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 考 文 献

【1】王宇明,李茂东.实用传染病学[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52.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第3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08(05):385-401.

【3】李宁.牛津传染病学[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6-527.

【4】Ranjana KH,Priyokumar K,Singh TJ,etal,Disseminated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among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Manipur state,India[J].J Infect,2002,45(4):268-271.

【5】覃川,温小凤,陈远健等.淋巴结活检在早期诊断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中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7,39(1):105-106.

论文作者:安晓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临床分析论文_安晓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