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入语文阅读课程--如何解读“特殊教师以这种方式教语文”_特级教师论文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入语文阅读课程--如何解读“特殊教师以这种方式教语文”_特级教师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阅读课该怎样上——读《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有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教师论文,新课程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冲击着每位语文教师,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被否定,一时间以讲授为主的阅读教学成了众矢之的。许多语文教师陷入困惑:阅读课到底该怎么上?《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7—8期《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专辑,为我们拨去了眼前的迷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啊,原来阅读课该这样上!欣喜之余,写下自己的发现。

一、强化诵读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特级教师的语文课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十分重视诵读。比如“新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韩军老师就大力提倡语文教学的“反本归根”,而“反本归根”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回归语文教学的“诵读”之本,他的课堂既重视学生的读,也重视自己的范读。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一上课他就在低婉的音乐声中深情背诵起全诗,他背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声”。另一位特级教师余映潮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他在教学《马说》时,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朗读”和“积累”两部分,在“朗读”这一部分,以“语气”一词一线串珠,分四个层次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1)读出文章句内的停顿,体会文中的语气;(2)读好句中的关键词语,体会文中的语气;(3)读好句末的虚词,体会文中的语气;(4)读好重要段落,体会文中的语气。通过指导和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一篇”的朗读要领,而且触类旁通地掌握了所有文言文的朗读方法。而杨舜山老师的《安塞腰鼓》更是以朗读作为教学的重心,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安塞腰鼓”那旺盛的生命力和磅礴的力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气势美。

那么,特级教师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诵读呢?我想,不外以下几点原因:(1)诵读能培养语感,是学习语言之初始。婴儿的呀呀学语,是从模仿大人的一次次讲话开始的,同样,学生要形成良好的语感,必须多读多听,而起之于心,发之于口,作用于耳的诵读便是学生形成语感的最好形式。教学中应把诵读作为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促进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达到“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地。(2)诵读能加深理解,拓展课文之内蕴。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造化、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确实,诵读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能让学生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能使人浮想联翩,产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更深刻、更有创意地领会文章之内涵。(3)诵读能培养美感,提高学生审美之情趣。诵读的时候,学生通过“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相触的审美境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情操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二、重视语言习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认为,人有多种智力潜能,其中最重要的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七种,而在个体的发展中,语言智能是最重要的智能之一,语言智能的发展是衡量人的发展的重要指标。要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离开了语言教学的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语言习得上。这里的“语言习得”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对语言的运用。特级教师们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首先说说对语言的理解。这种理解既包括对课文内容的原初性理解,又包括对课文的创意性理解。原初性理解是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意图的最直接把握,它包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以及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例如湖北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就特别重视对文章语言的揣摩、推敲,他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改一改”等方法,通过增减、调换、改动句子中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等方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如他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提问:我们看第一节,我现在把“天上的明星现了”这“现了”两个字换一换,换成“亮了”,行不行呢?学生运用天文知识从科学的角度作了回答,认为只能用“现了”而不能用“亮了”。老师(高兴,喜悦地)说:好!能将科学知识用于语文。因为星星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对不对?回答很好!而且既然称为“明星”,这儿用“亮了”好不好哇?明星就是亮的嘛,这儿是重复吗?在这里,当学生用理科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回答问题后,他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又引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前后衔接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创意性理解是学生对课文的自主解读,是来源于课文而又超越课文的。例如重庆特级教师陈跃老师在教学《雷雨》时,其中有一段舞台说明(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陈老师觉得这个“撕”字值得玩味,于是就问学生:“侍萍撕掉了什么?”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她把支票撕了。”老师立即指出:回答正确,但缺乏想象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驰骋想象:侍萍把三十年来她对周朴园尚存的一丝真情撕毁了,她把资本家金钱万能的信条撕毁了,她撕出了自己的尊严,撕出了自己的骨气……学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这一舞台说明,而且通过对这一动词的分析,深入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笔者认为,对课文语言的学习,无论是原初性的理解,还是创意性的理解,都十分重要,原初性理解是基础,创意性理解是飞跃。没有原初性理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原意,不能很好地体味出作者在使用语言上的独具匠心;而没有创意性理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不到锻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不会得之于课文而又超越课文。

其次说说语言的运用。语文课的最终目标要落实到语言的运用上。阅读课上落实语用的最佳方式就是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仿说、仿写的训练。这里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使用课文中的词语仿说仿写。这方面的代表是福建特级教师许更生老师在教学《桥之美》时,不仅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学生尽可能找出展现“桥之美”的雅词,还在师生合作、共同讨论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用文中的词语来讲述、归纳,最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例句,选用认为合适的文中雅词,写一段心中的桥之美。如果把许老师的教学法作为阅读教学惟一的圭臬,也许值得商榷,但是如果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上看,它的确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二种是对句和段的仿说、仿写。现行的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利用课文中的美句美段对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教学《提醒幸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仿说训练,在学生齐声朗读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一段后,他说:“这一段话,我读到这儿特别感动。它很有感染力。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把幸福本身拟人化了,但它是什么呢?作者用了一个排比句把它非常细腻地表现出来了。它是一块糕饼,一次抚摸,一张字条,这就把它形象化了。我们写文章要尽可能地用一些细节描写……根据你的理解,幸福是什么?仿照例句说一句话,注意形象化。”于是学生说“幸福是家人的团聚”“幸福是父亲一次温馨的问候”“幸福是失败时一句鼓励的话语”“幸福是黎明时第一缕阳光”等。这个仿说句子的训练,不仅对学生的说、写有帮助,也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人生观。黑龙江特级教师董一菲在教学《迢迢牵牛星》时还进行了诗歌的仿写训练,要求学生仿照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结合《迢迢牵牛星》的内容写一节诗。

学生写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牛郎与织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牛郎织女今夕的七夕/和明朝的七夕的距离……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如果生硬地要求学生写作,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但一仿写,学生个个仿佛经受了缪斯女神的点化,文思泉涌,优美的诗句喷涌而出。

三、突现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里强调的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者说是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巴金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虽然文学阅读与语文的阅读并非完全等同,但从育人的功能上看,它们的作用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的阅读教学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其育人功能比起文学的渐进性和渗透性来说更直接、更有效。特级教师们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教材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并能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是启迪学生认识生活,发展思想。好的语文阅读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会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思考人生。如上海市特级教师肖家芸在教学《猫》时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照你们这么说,第三只猫受屈是咎由自取了?

生(甲):我坚决反对。第三只猫受尽冷落与苦难,是受害者,让它承担责任这不公平!

生(乙):不是要它承担责任,是说它应该反思,知道自己有缺点,就应该争取机会改变自己。

生(甲):你说它怎么去争取机会?

生(乙):至少可以改变一下自己,比如让自己开心一些,越愁眉苦脸,主人越不喜欢你呀。

师:请大家表决,赞同该反省的举手(占绝大多数),赞同不担责任的举手(占小部分)。绝大多数赞成反省,我也赞成。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只猫没有做好自己,它的冤屈自己是有责任的,从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角度看,它也该反省。

生(乙):我倒觉得反省的意义不在于猫而在于人。

师:惊人之语!说说。

生(乙):这篇文章写的是猫,其实写的是人。像第三只猫那样不受欢迎的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不断改好自己,才能不被冤屈。

教学中教师由猫的不幸遭遇发问,启发学生思考悲剧发生的原因,学生能从环境因素想到猫自身原因,又从猫想到人,从而得出人要“经常反省自己,不断改好自己”的结论。这不仅拓展了对课文的理解,更使学生加深了对生活、对自己的认识。

二是发展学生个性,塑造高尚灵魂。例如韩军老师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设计了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环节,有学生就“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发问,为什么“灵魂是紫色”的?韩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把问题的彩球抛给其他学生,有学生认为紫色代表高贵,有学生认为紫色代表悲惨、凄凉,然后韩老师总结说:“正因为大堰河死前承受了数不尽的苦难,命运悲惨、凄凉,所以她的灵魂才高贵华美。盘剥人的人,死后肯定不高贵。”并对学生对紫色的独特理解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想这个教学环节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弄清了“紫色”的象征意义,更在于它展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之美,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精神。陕西省特级教师吴文博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3段时,引导学生明确了诗人的痛苦处境后发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看诗人杜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学生阅读后回答:“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他急于得到房子不是先解决自己的困难,而是先人后己。”“只要别人得到房子,他就是冻死也心甘情愿。”教师接着说:“这种因自身遭受痛苦,进而想到只要使别人免除受苦、自己宁肯受苦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多么博大而崇高的情怀啊!”并趁势发问:“现代社会还有没有这种人?”学生答了雷锋、 李素丽、焦裕禄等,接着教师就在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美中结束全课。在这里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了杜甫那种由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爱情怀,同时还联系到现代人对这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三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1)感受自然美。湖北特级教师胡礼仁在教学《月迹》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词语和段落,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学生说喜欢“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穿衣镜上的月亮便满盈了”,因为用了拟人手法,把静止的月亮写活了;有的说喜欢“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把月亮比作美女,她偷偷溜到“我”院里,拟人手法很传神;还有学生说28段中“细细的”、“净沙”等词写出了河水的宁静,沙滩的细腻,表达出夜晚沙滩的柔和与光亮。同学们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也领略了月光的皎洁、沙滩的柔和、月夜的宁静,仿佛身临其境,使心灵也变得空灵、纯净起来。(2)感受人物美。董一菲老师在教学《迢迢牵牛星》时,让学生讨论“河汉女”的形象,学生说河汉女美丽、勤劳,内心充满了痛苦的思念。教师接着问:“河汉女”美丽的形象是怎样读出来的?学生说“纤纤擢素手”啊,有着“纤纤素手”的女子一定是美好的。老师表示赞同,并联想到陆游的“红酥手”,《诗经》中的“手如柔荑”,《孔雀东南飞》里的“指如削葱根”,董老师在让学生欣赏了一系列“美手”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3)感受哲理美。李镇西老师在上《提醒幸福》时,有一位学生说喜欢22段中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这一段话中她最喜欢“朴素”一词,并说朴素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于是老师说:“‘朴素’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词,因为朴素是一种最高境界,对幸福的理解也是这样,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嘛!……其实幸福是很简单的。我很高兴这位同学这么小的年龄就理解了这么深刻的哲理。”通过李老师的评点,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朴素是美的最高境界,也是幸福的一种常见形式。

特级教师们的课堂异彩纷呈,它们是语文教学中的奇葩,是智慧的灵光,是指路的大纛。它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课堂,领略他们的教学艺术,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而开启我们的教学智慧。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就会发现不同的美点。笔者不揣冒昧,管窥蠡测,稍有所得,喜不自禁,写出来和各位同行共享。

标签:;  ;  ;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入语文阅读课程--如何解读“特殊教师以这种方式教语文”_特级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