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回归“中国化”_幼儿英语论文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回归“中国化”_幼儿英语论文

幼教该如何回归“中国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该如何论文,幼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以“拿来主义”为主流,以西方国家为标杆,表现出浓郁的“去中国化”倾向,幼教领域也不例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批评:“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总书记把“去中国化”和“悲哀”联系起来,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反思与调整,有关部门开始不断推动中华经典诵读行动计划,各种民间的国学探索更是丰富多彩;幼儿读经、图说论语等弘扬国粹的书籍登上了书店畅销榜;CCTV少儿频道评选“中国孝心少年”等节目,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兴趣班受到热捧……一股教育回归“中国化”的春风扑面而来。然而,回归“中国化”的道路并不平坦,有的人甚至误入歧途,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奉为经典。那么,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应如何把握“中国化”的回归?如何赋予传统文化趣味与童真,用灵动柔性的家庭教育来引导幼儿认识传统文化?

      从全盘西化回归“中国化”

      (周女士,33岁,全职主妇)

      我比较认可西式教育理论,立志为宝宝创造真正自由的成长环境。

      在我老公眼中,我是个疯狂的妈妈。我允许女儿嘉熙玩剪刀、拖鞋,在泥地里爬,捉昆虫回家;我花高价送她到某教育机构的早教中心学习。嘉熙半岁就会爬台阶,小区的妈妈们嘴上说羡慕,却将自己的宝宝紧紧抱在怀里。说实话,我瞧不起这些家长,觉得中国的教育理念太落伍,只重结果,不注重学习和玩耍过程中的愉悦。

      在我“全盘西化”地照顾下,嘉熙发展出许多优秀潜质,比如有主见、很好奇、热爱自然、很小就会随音乐翩翩起舞等。当然,嘉熙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挑食、不午睡、选件衣服要磨蹭半天等。

      嘉熙3岁时,我想送她到混龄制、小班化的全英语幼儿园,可高昂的学费让我老公倍感压力。面对家人的反对,我不得不冷静倾听“过来人”的建议。老公一位同事的女儿曾就读于这所幼儿园,他坦诚地告诉我:“在太过自由的环境中长大,我女儿很难适应传统小学。一方面,她因‘自由散漫’和‘乱提问’而屡受责备,难免厌学;另一方面,她有种优越感,总觉得同学们愚昧可悲,老师们顽固落后。现在,18岁的她仍对常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她甚至想放弃高考,骑车去西藏……我原本想送她出国,或者送她进国际学校,可我父亲和妻子接连病倒,高额医药费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常觉得亏欠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个好父亲……”

      老公同事的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我们总觉得国外的教育理念好,恨不得把孩子培养成外中内西的“香蕉人”……然而,这样做是需要计算成本的。工薪阶层的我们,到底有没有实力为彻底的“去中国化”买单?

      老公劝我:“每个人都想给宝宝最好的教育,但不是说我们让孩子进了某某幼儿园,受了某某教育,就能做甩手掌柜……西化教育或许能给予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但需要巨大的投入,假如我们用家庭教育来平衡幼儿园中式教育的不足,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同样也能让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不是更好吗?”

      最终,我们将嘉熙送进了家门口的公立幼儿园。嘉熙哭了两个月,才适应中规中矩的生活。以前,在早教中心她午餐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现在她必须吃掉大半才能离开餐桌;以前她想睡就睡,不午睡就有老师带她在花园散步,现在她不想睡也必须静静地躺在床上;以前她把幼儿园的教具拆了,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她拼好,并且夸她“动手能力强”,现在她要因此被罚站,被收回小红花……在痛苦的过程中,嘉熙学会了屈服,学会了适度地折中,学会了顾及集体的利益。

      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仍注重培养嘉熙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当她在幼儿园有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我们会教她寻找答案;当她对幼儿园的某个教具好奇时,我们会买给她。老公常带嘉熙去博物馆,偶尔带她去实验室“加班”。为了弥补幼儿园体育锻炼时间的不足,我每天提前一个小时接她去上“户外兴趣课”,周末常带她爬山锻炼。在大量的旅行、绘本阅读及以做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兴趣班中,嘉熙学到了许多幼儿园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发现,很多家长都有过与我类似的心灵挣扎的经历。幼儿园体制的弊病有目共睹,我们又没有能力支付“西化教育”的高昂成本。于是,很多人活在抱怨和纠结中,充满了对中国公立教育的负面看法。其实,换个角度想,一味抱怨不如积极努力。在这个开放文明的社会里,只要我们对自己祖国的文化传统有信心,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我们就一定可以找到平衡的办法。

      孩子需要科学的“国学启蒙”

      (韦先生,35岁,高级编辑)

      我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妻子颇有国学造诣,若要教儿子韦岚诵读经典,绝非难事。但是,《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深深影响了我。作者说:“中国人固然要珍视和继承传统文化,但这一切不能建立在漠视儿童利益、不尊重儿童生命体验的陈旧观念之上。更不能用一种宗教的方式,来培养一代精神上‘下跪’的接班人。教育的出发点是让每一个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儿童诵读应该是‘有我’的诵读,是能够享受母语、享受阅读和生命成长的诵读……”

      智者之言,可谓深入透彻。周边幼儿园要小朋友回家背经,不少朋友让孩子使用国学听读机,昼夜诵读。我觉得死记硬背不是科学的启蒙,诵记经典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唯一方式。我更偏向于采用生活化、艺术化、形象化的国学表达方式,说白了,就是要“好玩”和“生活”!

      首先是民俗。从儿子1岁起,我们每年都带他回老家过年。北方的农村保持着“很纯、很足”的年味儿。“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捧香斗;三十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样的童谣,韦岚很小就会唱。童谣中的每样事,他都亲身经历过。在剪窗花、包饺子、走亲戚、做花灯、逛庙会、猜灯谜等活动中,韦岚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次是礼仪。我常带韦岚去热爱国学的朋友家做客,教他待客和做客的礼仪。每次在餐馆或宾馆里接受良好服务时,我带韦岚一起分析其中的“礼仪元素”。结合具体的经历,我教韦岚背《弟子规》里“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等内容。背诵的前提是韦岚理解意思,并在生活中能看到示范。比如我和妻子习惯早晚给老人问安,汇报自己的行踪,询问老人的需求。潜移默化中,韦岚习惯了这种礼仪。他在小朋友家做客时,进入卧室之前会跟主人打招呼。主人夸奖说:“韦岚将‘出必告、返必面’做得太好了!”

      再次是诗歌。我给韦岚朗读《诗经》《离骚》《世说新语》这类充满韵律和幽默感的古文。我喜欢用具体的事物教他读诗。比如“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我指着果园里的桃树、李树,赞叹这是一幅绚丽的图画,而不是引申出“礼尚往来,懂得报恩”等道理。我认为幼儿无法理解这些圣人之言,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节奏与韵律。有一次,一个胖哥哥欺负韦岚,他就叫:“小胖子,大坏蛋!”叫了几声后,他改了口:“小胖子,大坏人!”看到胖哥哥的家长走了过来,韦岚又改口:“小胖子,欺负人!”最终,韦岚把“告状”变成了语言的艺术创造,他一边拍手一边用吟唱的语调反复喊:“小胖子,欺负人!小胖子,大坏人!……”我判断,韦岚已经感悟到了押韵的规则,可以渐渐听懂我朗读的一些意思浅显的古诗和现代的散文诗。

      最后是艺术。韦岚从小喜欢观棋,到大班时,他主动提出要学围棋。围棋难度比较大,我为他找了一位颇具国学底蕴的老师。在示范课上,老师告诉家长:“围棋贵在培养孩子广阔深远的大局观和行云流水般的行棋步调,为孩子开拓无穷无尽的形象思维空间。”学棋两年,韦岚获益匪浅。老师常说围棋是门犯错的艺术。韦岚渐渐变得不畏失败,不仅培养了一个爱好,更学会了辩证看问题的思考方式。我认为,幼儿学习中国的琴棋书画,不用面面俱到,而要宁缺毋滥。找老师之前,我一定与老师深入沟通。一看老师如何理解自己所传授的技艺;二看老师的母语素养与综合素质。由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老师,韦岚学民乐的计划已经搁置三年。三年中,我常带他去听音乐会,每天播放名曲来陶冶他的情操。我们家长做到不疾不徐、心平气和,韦岚也就认为兴趣爱好是“好玩的雅兴”,而非“枯燥的苦差事”。

      总的来说,我一直用国学熏陶而不是“驯化”韦岚,这更能培养韦岚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热爱生活的品质。比如《弟子规》有不适合现代儿童的东西,我都从两方面来跟韦岚讨论。他不认同的内容,只要能说出所以然,我就不勉强他做,还表扬他敢于质疑。无论学习什么经典或技艺,我都关注“有没有趣”、“好不好玩”、“有没有觉得非常开心”……此外,我认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对国学的很好补充。我鼓励韦岚参加乐高积木等课程,学习制作和使用工具;我常带他天南地北穷游,让“读圣贤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我真心希望,韦岚的童年既充满中国味道又不失去自我,拥有满足的快乐。

      让幼教“中国化”充满“童趣”

      (陈教授,儿童教育专家)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度“去中国化”的风气必然会得到遏制,传统文化将逐渐渗透到幼儿教育的许多层面。如今,幼儿园教育、社会幼儿教育和家庭幼儿教育都将呈现出“中国化”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广大的幼儿家长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不要忽视“游戏”的力量。我之所以反对机械地诵经,是因为幼儿们认知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游戏所形成的经验,而非通过学习抽象的概念。一直以来,充满游戏色彩的民俗、童谣、谜语、戏剧、绕口令常被家长们忽视。幼儿们在枯燥诵读的影响下,产生了“西方的好玩,中国的无趣”等错觉。案例中的韦先生让儿子参与丰富的民俗活动,就是很好的做法。

      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创造”出很多中国味的游戏来:比如一边跟婴儿躲猫猫,一边背诵“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样的短句。为了让婴幼儿觉得有趣,家长可以用不同的音调和表情背诵,可以附加夸张的动作,或戴一顶有趣的帽子。我曾看到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无数次将摇铃丢到地上,让爷爷捡起来。这个宝宝在自创游戏中探索着他的世界。他的爷爷是位书法家,很懂得幼儿心理学。他每次将摇铃还给孙子的时候,都背一句诗。摇铃掉到地上的声音越大,他背的就越铿锵有力。宝宝乐此不疲,觉得古诗词是充满趣味的。此外,婴儿们非常喜欢敲击的游戏,这是他们将物体概念化的方式。一位深谙传统音乐的家长,是这样跟宝宝玩游戏的:她给宝宝提供木汤匙、铜汤匙、不锈钢汤匙等不同的“工具”,还给他不同大小的杯子。当这个宝宝发现杯子可以发出“音乐”时,她又给孩子播放扬琴名曲……在这样的启发下,宝宝对民乐非常感兴趣。一位国画大师,让自己两岁的孙子,观察一滴墨水在宣纸上洇开的样子;她让孙子触摸毛笔,用柔软的笔头在小手掌上画画,甚至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发梢来画画……如上这些例子,让我们看到针对幼儿的国学熏陶,也可以趣意盎然、活泼生动。

      其次,传递“热情”而非“包袱”。幼儿的世界是直观而独特的,他们无法理解成人的“乡愁”、“家风”和“归属感”,也无法与某些幼儿园的某些教育理念产生共鸣。像案例中的周女士一样,家长们要有主动意识来进行平衡。家长可以从“水、火、空气、土壤、动植物”等自然元素入手,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获得新奇的体验,认识自己的祖国。比如说玩沙子,家长可以用沙子做地图,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在祖国的版图上,虽然很渺小,却又很重要……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感觉传统文化是“附庸风雅”。相反,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的“爱”,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孩子,孩子自然就会有坚定踏实的感受,生成自己的文化之根。

      再次,谨慎选择“国学班”。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在几十年前就批评说:“现在的许多教育是学店的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中间只有知识上的授受,毫无人格上的接触……教育者是卖知识的人,被教育者是买知识的人罢了。机械地卖来卖去,试问这种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今,市场上的“幼儿国学班”越来越多,许多国学班与幼托班混合在一起,让幼儿在不理解意思的情况下大量诵读,同样缺乏人格上的接触。案例中,韦先生找兴趣老师的标准值得借鉴,“用生命传递生命,用热情点燃热情”的教育原则同样适用于国学。另外,家长要关注课程设置的趣味性,关注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启发方式。比如,优秀的老师认为“婴幼儿是顶尖的语音学家”,他们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他们用传统的诗歌和童谣帮助幼儿感知周围的世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针对不同的幼儿,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文本,而且一定是在诗性、快乐、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深入经藏”。

标签:;  ;  ;  ;  ;  ;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回归“中国化”_幼儿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