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动机:心理学家的解释_心理学论文

行为动机:心理学家的解释_心理学论文

行为的动力:心理学家的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家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所作的系统性解释。历代思想家多从人性善恶的假设出发来解释人的行为,这些哲学人性论的解释是心理学中动机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现代心理学中,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动机的解释各不相同,概而言之,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认知论和社会学习论。由于在现实的心理生活中,动机与需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所以也可将需要理论视为动机理论,特别是马斯洛(A.Masiow)的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也是一种重要的动机理论。但本文暂不涉及需要理论。

一、本能论 本能论的动机理论将个体行为的动力归结为本能,即生来就有的倾向。英国心理学家麦狐(W.Mcdougall,1908,1921) 认为本能就是遗传的倾向,它是人的行为的天生的推动力,也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他把本能区分为特殊的和普通的两大类。特殊本能主要有求食、逃避、好奇、拒绝、争斗、生死、求知、自夸、自卑、父母爱、建设等。普通本能主要有同情、暗示、模仿等。本能是一种原始的动态的过程,它使人对特定的刺激格外敏感,在认知上优先注意这一刺激,并产生相应的情绪,进而使个体的行为趋向特定的目的,其中情绪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在后天生活中,本能虽受学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本能的核心不变。如争斗本能以愤怒情绪为核心,逃避本能以恐惧情绪为核心,父母爱本能以柔情为核心。如争斗的对象或行为可以改变,但与之相伴的愤怒情绪,则不变。若干本能以某一对象为中心结合起来,形成某种心理组织,就是情操(sentiment), 它是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动力,如爱情、爱国心等,它们是由许多本能和相应的情绪构成的。沿着这个思路,任何行为都可用本能解释,有多少种行为,就有多少本能。实际上等于没解释,如用积蓄本能解释积蓄行为。所以这种理论受到很多批评。

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把人的身心组织看成一个能量系统,能量可以被压抑,但不能被消除,它必须寻找释放的途径。这些能量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弗洛伊德早期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自我本能是回避危险,使自我不受伤害的本能。他最重视的是性本能。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把它看成人类行为的最重要的动力。力比多寻找满足的过程通常是不顺利的,往往要受到压抑。真正通过两性活动得以释放的力比多仅仅是一小部分,那些被压抑的欲望通过做梦、玩笑、变态行为等释放出来。他甚至把艺术、科学等创造性活动都看成是性欲的升华。力比多被压抑后就作为无意识动机来支配人的行为。这样,人的许多行为都可用性本能来解释。弗洛伊德的这种理论被称为“泛性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本能理论。他把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统称为生本能。生本能使人倾向于爱和建设,死本能使人倾向于恨和破坏。死本能表现于外,使人去破坏、攻击、侵略、战争;向外表现受挫折,就可能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针对自我的力量,使人自虐甚至自杀。

弗洛伊德在这种本能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庞大的体系,用以解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受到广泛的批评。

本能论的主要困难是循环推理:一个人经常争斗,为什么?因为他有强烈的攻击本能。怎么知道他有这种本能?因为他经常争斗。这样一来,本能解释一切行为,又解释不了任何行为。所以1913年行为主义兴起以后,本能论的影响越来越小,赫尔等人用驱力论代替了本能论。

但30年代以后,以洛伦兹(K.Lorenz)为代表的动物学家创立了在自然环境中研究动物行为的习性学(Ethology),使本能概念得以复兴。他们的研究在1973年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习性学将本能定义为某种动物所特有的天生的固定动作模式。其行为(1)是天生的;(2)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它是不变的; (3)在同一种属的所有成员身上都可以见到;(4 )这种模式是那一种属所特有的。

天生的固定动作模式被激发出来,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动作特殊能量,一是符号刺激。前者是由遗传而得的,每积累一定程度就要求释放;后者是环境中的某种特定的能使动作特殊能量释放出来的刺激。如松鼠埋藏坚果的动作模式,可由任何又硬又圆的物体所激发。把一个钢珠放在水泥地上,松鼠也会做出一系列动作企图埋藏它,尽管不是坚果,也没有松土。对三脊刺鱼而言,雄性入侵者会激起其攻击行为。研究者发现,释放攻击行为的符号刺激是雄性入侵者的红色腹部。一个非常逼真,但腹部没有漆上红色的雄性入侵者模型闯入领地,不会引起攻击行为;而一个粗糙的模型,只要腹部是红的,就能引起攻击行为;即使一个浮在水上的红球,也能激起该行为。

洛伦兹的著名发现是所谓印刻现象(imprinting)。这种现象是指动物对自己种属成员的依恋行为,形成于早期的一个很短的时期,可将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通常小灰雁鹅排成整齐的一行跟在母鹅的后面,如果幼鹅出生后遇见的第一个大的运动物体不是母鹅而是别的什么(如割草机或洛伦兹这个人),那么它们以后就跟随洛伦兹或别的什么移动着的大物体,而不是跟随母鹅。

习性学家急于把他们对动物的研究推及到人,如他们推论人有攻击性的本能、保卫领土的本能。这样,他们又回到用本能来解释战争(如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的冲突)等人类社会现象的老路上。

二、驱力论 坎农(W.B.Canon)指出, 行为的动力是有机体内部失去平衡(如饥饿)后所产生的驱力,这种驱力使个体通过某种行为从而恢复到平衡状态。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C.Hull)提出了驱力降低论。认为个体的行为起于驱力,如果行为结果导致驱力降低,那么以后同样的驱力就会引起同样的行为反应。使驱力得以降低的刺激物与行为之间的多次联结就形成习惯,习惯又会成一种驱力来影响行为。由于这种理论只能解释简单的动机,所以在现代心理学中已不再受重视了。

三、认知论 认知论者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环境中的事物的认知、理解解释的角度来研究动机的产生和改变。认为凡是个体的有目的活动。都受个体对环境中事物及环境与自己行为的关系的认知所支配。动机的认知论中影响较大的是认知失调论(cognitivedissonance theory)和归因论(attribution theory)

1.认知失调论 费斯延格(1.festinger,1957 )继承了其老师勒温(k.lewin)的思想,认为个体在心理场中有一种寻求平衡的倾向。如果心理上失去平衡,个体就感到紧张和不适,这种张力驱使个体去恢复平衡。当个体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或多种)彼此矛盾的认知时,就会产生认知的失调。这种失调会推动人做出消除失调恢复平衡的行为。如吸烟者一方面知道自己是吸烟,一方面认为吸烟无害,这两种认知之间是协调的。如果得了病,医生说是吸烟生成的,这样吸烟有害与他爱吸烟二者之间就出现不协调。这时他就要在戒烟或继续抽烟之间进行选择。如果他相信医生的话,改变原来的观点,那么他就戒烟,认知失调的感受消失。如果寻找各种理由去反驳医生的话,仍认为吸烟无害,那么他就继续吸烟,认知失调也会消除。

在一项实验中,让被试做一小时枯燥乏味的绕线工作,当他离开工作室时,主试请他告诉等候在外的下一个“被试”(其实是主试的助手)说所做的工作很有趣。说谎的被试因此可得一笔酬金,1美元或20 美元。但被试之间互不知道所得报酬。然后主试请被试填写一张问卷,让被试表达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得20美元者对工作的评价低:得1美元者对工作评价高,似乎喜欢起这种工作了。

费斯廷格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如下:被试对他人说工作有趣时,心口不一。绕线工作乏味,又对人说有趣,这两个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的。为了恢复协调,被试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得20美元者认为自己说谎得了一笔报酬,值得。绕线工作是乏味,但我说它有趣,得了20美元。这样,不必改变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就使认知恢复平衡了。得1 美元者所得报酬与说谎行为之间不相称,心理仍不平衡。这就要寻找别的策略。对人说的话(工作有趣)是已做之事,无可挽回。如果将对工作评价改变一下,那么不平衡就可消除:我是有点喜欢这一工作,所以我对人说有趣。这两种认知因素之间一致了。就恢复了心理平衡。这好比一个事先夸口会做菜者,结果做的菜并不好吃,而他本人却努力做出喜欢吃的样子。

2.归因论 归因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归因主要是社会心理现象,但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会影响今后同类行为的动机,所以也可用归因论来解释动机。如一个学生将某次考试成绩不佳归因为运气不好,或归因为自我努力不够,这两种归因会影响其学习动机。归因为运气不会提高其学习动机,归因为努力不够很可能会使其提高学习动机。

归因论创始人海德(F·Heider,1958)将人的归因倾向分为两种:外向归因,将行为原因归结为环境因素,如工作难易、运气好坏等;内向归因,将行为原因归结为个人内部的因素,如能力高低、努力程度等。

韦纳(B·Weiner,1972,1980)提出, 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成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对自己能力高低的评估, 对自己努力程度的反省,对工作难度的评价,对运气好坏的感受,对身心状况(心情或身体好坏)的认知,以及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褒贬的评价(别人反应)。但不同人在面临成败时的归因倾向,在这6 个方面的组合是不同的。

(1)内控与外控 内控者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 他往往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疏忽;外控者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外力控制的,他往往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将失败归因于外力的阻碍。前者对活动动的机较强烈和持久。

(2)能自控与不能自控 以上6方面的归因,有的是可由自己控制的,如努力程度;但多数是不能由自己控制的,如能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别人反应等。将工作成败归因于能自控的因素者,对工作的动机水平较高;以后从事活动的动机也较高。

(3)外在与内在将活动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 身心状况等因素者,为内在归因者,将活动成败归因于工作难度、运气、别人反应等因素,为外在归因者。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自豪,会增强他以后从事同类活动的动机;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惊奇和激动,但不一定会增强以后从事该种活动的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自卑和自责,通常会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人感到怨恨或愤慨不平,既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从事该活动的动机。

(4)稳定与不稳定 影响工作成败的因素, 在性质上有稳定和不稳定之分。能力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努力、运气、身心状况和别人反应是不稳定的,可能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提高以后工作的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以后的动机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差,会降低以后的动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以后的动机。

四、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Bandura)试图综合行为主义(他早期深受赫尔的影响)和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建立了一种新的理论。他于1982年提出自我效能论用以解释动机的形成。认为个人在目标追求过程中,面临一项具体工作时,对这一工作动机的强弱,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效能的高低。所谓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个人对某种活动有过一些成败经验后,对自己相应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评估。自我效能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认知过程。自我效能高,则动机水平高。所谓“艺高人胆大”,“艺高”是自我效能,“胆大”是动机。

自我效能的高低与正确与否来自四方面的学习:(1)直接经验。个人对某种活动的切身经验。(2)间接经验。 个人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成败情形,而推论出自己从事该活动将会出现何种情形。(3)书本知识。从有关某种活动的书面材料中获得的知识。(4)体能训练。经过适当的体能训练后,对自己身体的状况能否适应某种工作所做的评估。

班杜拉于1986年进一步提出,个体已经习得的行为,在以后的生活情境中是否表现出来,就是说是否有表现已习得的行为的动机,取决于情境中是否存在积极的诱因,而诱因又来自三个方面:(1 )直接诱因。如果人个发现表现某种行为能导致奖赏或有益的结果,他就倾向于表现这种行为;如果个人发现表现某种行为会导致惩罚或无益的结果,他就倾向于不表现这种行为。(2)替代诱因。 看到他人行为获得奖励或成功,会增加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看到他人的行为遭到惩罚或失败,会减少自己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班杜拉在1963年曾做过如下实验:让三组儿童分别观看同一题材而结局不同的电影,电影的前半部分都是一个成年人对一个充满空气的橡皮人拳打脚踢;但后半部分不同:一组儿童看到那个成人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那个成人受到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那个成人既未受奖也未受罚。看完电影,让三组儿童分别玩橡皮人玩具。结果第一组儿童表现出很多粗暴行为,第二组儿童表现出很少的粗暴行为,第三组儿童介于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3 )自我生成的诱因。根据个人的标准,个人愿意表现那些令自己满意的行为,不愿意表现那些不能使自己满意的行为。

对动机的探索是心理学为人性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不同的动机理论从不同的层面加深了人们对人性的了解。但它毕竟是心理学这一年轻学科中的更为年轻的课题,已有的成果远不能满足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对心理学为人性研究奠定基础的期望。动机为主流心理学所关注是在科学心理学诞生50年以后,即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弗洛伊德的冲击和主流心理学对弗洛伊德的承认。在这之前,主流心理学关心的主要是对认知、学习等进行实验研究。但动机问题在半个世纪里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期待着更具综合性的动机理论的诞生,也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标签:;  ;  ;  

行为动机:心理学家的解释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