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显得更为重要。基于此,为给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土地规划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地籍测量”为基础,结合GPS技术、GPS RTK技术对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尽论述。
关键词:地籍测量;RTK;GPS;测绘技术
我国常规的地籍测量方法是利用全站仪布置测量控制点,然后根据测量需求,逐步开展碎部测量,这种传统的测量经常受控制点密度、测站通视条件所限制,在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同时对工程的进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着测绘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籍测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诸多技术方法被应用在地籍测量项目中。为提高地籍测量工作水准,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测量工程技术的分析,并对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一、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是测绘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成本低廉、选点灵活、精度较高等优势,GPS技术的应用不会受地形条件所影响。目前,GPS技术在我国各类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并且该技术在部分地区的地籍测量中也得到了有效应用。
(一)测区概况
某地籍测量案例,测区位于市中心,是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带,测区民居主要以集聚式民居为主,该次地籍测绘有省测绘局下发的1:10000地形图,该图纸作为本次地籍测量踏勘、布点的基础依据,地籍测绘完全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地籍测绘规范》开展[1]。
(二)控制网布设
被测区域面积为23km2,采用分级布网的方式,被测区域布设E级控制网,考虑到实际用途,每一个控制点都必须要满足“一个通视点”的要求,GPS网平均边长为1.15km,共布设有120个GPS点,其中利用7个旧点,点位均匀分布,观测条件相对良好[2]。所有点位满足测量手段拓展、联测的需求,同时和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均保持在250m以上,和高压电线、无线电信号的距离也保持在50m以上。测量信息采用S82 GPS接收机、NGS-900 GPS接收机,数据采样效率控制在20s左右,卫星高度角控制在15°以上。
(三)实际施测
测绘时,卫星截止高度角调整至15°以上,同时保证有4颗及以上的有效卫星,时段长度控制在45min以上,数据采样间隔设置为14s,在5个控制点分别设置5台接收机天线,测绘在3个方向量分别取值3次,最后计算其平均值[3]。
(四)数据解算
解算采用南方测绘公司提供的解算软件进行处理,所有基线采用自动处理的方式,处理完成之后人工修正,并采用双差固定解的方式进行处理,精度不达标的基线需要重新测量[4]。最后通过平差解算,判断精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该次测绘工布设点位120个,在8d内完成外业观测,同时该次地籍测量满足《GPS测量规范》中的要求,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成果,证明GPS技术能够完全满足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二、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GPS RTK技术是一种以高精度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同时利用多台GPS接收机工作,其中一台GPS接收机(基准设备)设置在已知点上作为基础参考,同时将该GPS接收机的坐标、高程、坐标系参数、水准面拟合参数等整合至GPS手簿,其他GPS接收机作为移动性设备[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GPS接收机同时接受5个以上卫星信号,以基准设备为主接收卫星信号,然后将信号发送至移动性设备,移动性设备则将卫星信号、观测数据传输至手簿,最终多元数据可构成差分观测值,测绘人员就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差分处理,最终得出高程数据、坐标数据等。GPS RTK技术目前在我县许多工程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广南县赛京水库工程占地征收测绘工作中,涉及到房屋及土地征收测绘,GPS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并且该技术在地籍测量中也得到了有效应用。现场GPS RTK技术定位,实地定位范围坐标,避免重漏面积,每个地块都由坐标控制,直观反应地块的位置、四至界限、地块信息等情况,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精度较高,方便误差控制,保证了征收项目补偿的准确性、公平性。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测量的效率、精准度直接影响着一系列的行政管理工作,无论是对于社会治理还是土地规划,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GPS RTK技术原理
参数转换求解是GPS RTK技术应用的基础,参数转换求解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最终测量精度,所以在应用GPS RTK技术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在测区外围设置一定数量并经过测试的控制点,所选控制点必须均匀的分布在被测区域四周,并尽量将控制点布设在GPS RTK有效测区中央的最高处;二是为了提高参数转换求解的准确度,需要尽量增加联测已知点的数目,在求解的过程中,若是基准设备已经位于已知点上或者位于未知点上,移动性设备再根据已知点的地心坐标,将相应的高程数据、平面坐标数值输送至手簿并计算转换参数,同时去除残差较大的已知点。
(二)GPS RTK技术应用实例
以某市地籍测量为例,该次测量总土地面积为26km2,该区域的土地权属关系非常复杂,权属界址点数量相对较多,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地籍测量任务,经过全面分析后决定在部分区域采用GPS RTK技术来实现细部测量以及图根测量。本次测量以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在被测区域内以GPS RTK技术布设一级控制GPS网点,所有控制点均能够满足同时要求,测量所用仪器为徕卡Viva GS15,该设备初始化可靠性为-99.99%,平面测量精度可达±(10mm±1×10-6D),高程测量精度可达±(20mm+1×10-6D),能够有效满足本次测量精度要求。
在设置好基准设备之后,在被测区域以及被测区域外围选择6个一级GPS点作为测量公共点,然后利用GPS RTK移动性设备进行观测,并利用软件计算地心坐标系,在和当地的坐标参数整合之后计算出高程拟合参数。参数解算完成之后,根据移动性设备在图根点上的观测数据,记录点名、天线高,最后将数据结果导入Excel,计算观测中的坐标较差。最终共施测图根点一千余个,其中有12个图根点出现了较差超限的情况,所以又进行了第三次比较,去除较差大的观测数据,最终高程误差为±1.60cm,由此可见采用GPS RTK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地籍测量精度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绘工程技术本身在大量工程中就已经体现出了较高的适用性、实用性,将其应用在地籍测量中,是地籍测量精度提升、效率提升的必然要求,无论是RTK GPS技术还是普通GPS技术,如今在我国地籍测量中均呈现出了一定的应用成效。由此可见,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望广大从业者加深对各种测绘工程技术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魏龙. 浅谈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实践应用[J]. 智能城市, 2017(06):128.
[2]刘思铭. 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6):134.
[3]吴春. 浅析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18):29-29.
[4]刘书峰. 数字测绘技术在城市地籍测绘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J]. 中国设备工程, 2018(18):91-92.
[5]殷兵兵. 浅谈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实践应用[J]. 丝路视野, 2017(23).
论文作者:李红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在地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接收机论文; 精度论文; 高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