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_杨寒梅

贺州市人民医院 5428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0例行静脉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式进行静脉穿刺,研究组采用改良后静脉穿刺方式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状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状况,从轻度、中度、重度等三个方面来看,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研究组穿刺成功率为98.67%,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9.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退针穿刺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可首选改良后的静脉穿刺方式,此方式可降低患者在穿刺时的疼痛感,提升穿刺成功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穿刺;成功;方式;疼痛;进针;针头

[中图分类号] R694+.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193-02

临床护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给药方式则为静脉穿刺输液,此也是护理人员所需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静脉穿刺也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1]。静脉穿刺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及时性,尤其是针对急危重患者,其意义重大。静脉穿刺的成功需保证一针见血,同时还需降低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0例行静脉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分为两组,两组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方式,意在探讨分析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式和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0例行静脉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方案,并自愿积极主动配合。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158例,女性患者142例,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43.21±1.21)岁,最短治疗时间为4天,最长治疗时间为22天,平均治疗时间为(7.5±0.4)天,包含107例糖尿病患者,9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5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8例其他患者;研究组中包含男性患者162例,女性患者138例,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43.47±1.34)岁,最短治疗时间为5天,最长治疗时间为21天,平均治疗时间为(7.7±0.2)天,包含93例糖尿病患者,11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5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7例其他患者。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智力障碍和沟通障碍,均可积极配合医生护士各项治疗护理工作,且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式,穿刺时,皮肤和针头两者间角度为20度,从静脉侧方或上方刺入到皮肤下,沿着静脉走向潜行刺入,若出现回血,表明针头进入到静脉,再沿着静脉少许进针,刺入静脉的时间无限制;常规退针方式:进行静脉穿刺时,若针头不慎穿透到下层血管壁,及时退出少许针头,再沿着静脉方式进入,若回血通畅,固定,穿透位置不进行按压;不良血管穿刺方式:针对不良血管,在穿刺前无需做任何处理,按照常规静脉穿刺方式进行穿刺。

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后静脉穿刺方式,快速刺入血管:针头和血管之间呈30-40度范围的角度,快速刺入到血管,穿刺深度依据血管深浅确定,往往为0.1-0.3厘米,穿刺时间控制在0.5s-1s,出现回血后,角度转变为15度,顺着静脉走向穿刺0.6cm-1.2cm,回血通畅后进行固定;退针方式:进行静脉穿刺时若不慎穿刺到下层血管壁,及时将针头退出少许,出现回血后,再将针头顺静脉方向进入,做回血处理,局部无肿胀,回血通畅后进行固定,操作者及时用左手食指轻压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按压时间为60s,静脉滴注3-5分钟后,若未出现肿胀,则表明穿刺成功[2]。不良血管处理方式:针对硬化静脉,穿刺时,左手拇指将皮肤拉紧,并将血管固定,从血管侧面40度方向快速进针;针对活动静脉,穿刺时,用拇指和食指将静脉两端固定,从血管30度方向快速进针[2];针对脆弱静脉,穿破可能性较大,可使用旁刺法,进针需轻,勿过猛[3];针对空虚静脉,穿刺时容易穿刺到下层血管壁,此时需做回血处理,穿刺前可轻拍静脉或热敷静脉,让血管得到一定扩张,针头从正面25度方向快速进针[4];若患者存在浮肿状况,可用拇指顺着血管走向进行按压,让组织中液体向旁边移动,见血管走向后快速进针[5];针对心脏换瓣术后或糖尿病患者,血流为高凝状况,可采用直而粗的血管进行穿刺。

1.3 指标判定

穿刺时患者疼痛感评价标准依据国际常用疼痛评分法马克盖尔法,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三个等级,轻度包含轻微疼痛、有疼痛感、无疼痛;中度:较剧烈疼痛;重度:剧烈疼痛,由患者自我疼痛感受做出判定[6]。

穿刺成功状况分为首次穿刺成功、再次穿刺成功、三次或三次以上成功等三个标准,首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无退针状况,静脉滴注4分钟左右,穿刺部位无外渗;再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不成功,需进行第二次穿刺,或退针状况在2次以内;三次或三次以上成功:两次穿刺均不成功,或退针次数在两次以上[7]。

穿刺过程中,相关人员认真记录穿刺状况,如退针次数等等,并做好记录,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由专人进行整理,并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用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数据采用(n,%)来表示,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采用(±s)来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疼痛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状况,从轻度、中度、重度等三个方面来看,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本文所列举的600例行静脉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式,研究组采用改良后静脉穿刺方式,从患者疼痛状况、穿刺成功率,以及退针穿刺成功率上来看,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此状况做如下分析:

常规静脉穿刺方式不足之处:因人体上皮组织游离神经末梢较为丰富,感觉相对来说要敏锐,出现烧灼状疼痛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个体感觉强度不仅仅单靠刺激轻度所决定,同时和刺激作用时间、变化速率、作用面积等存在关系[8]。常规静脉穿刺方式针头和皮肤之间角度为20度,所采用的方式为斜刺法,也就是说进针角度偏小,皮肤和针头两者的接触面积大,针头穿过的皮肤组织也就较多,涉及到的神经末梢和组织也较多,从表皮至血管的距离也就较长,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的时间和进针速度快慢存在关系,表皮损伤范围较大,因此患者具有明显性疼痛感[9];侧刺时血管受到侧推压作用,向一侧滑动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穿刺成功率不高[10];且针对不良穿刺血管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无疑是增加穿刺失败率,给患者留下不良印象。

研究组所采用的改良后静脉穿刺方式,针头和皮肤两者之间的角度大约在30-40度,所采用的方式为直刺法,进针角度有明显增加,皮肤和针头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明显减小,和常规穿刺方式进行比较,皮肤受到损伤的范围也就更小,增大了进针压强,加快进针速度,因此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感也就明显小了很多,且因针头直接性进入到血管,速度较快,不在皮肤肌肉内行走一段距离,静脉血液中未分布有神经,因此患者感受到疼痛不具有明显性[11]。直刺血管按压固定,向两侧滑动的可能性不大,针头沿着静脉进入0.6cm-1.2cm时,出现针头滑出的可能性不大,也就说导致穿刺失败的概率较小[12]。同时,针对不良穿刺血管,在穿刺前均采用相应方式进行处理,如按压、热敷等等,对血管壁在短时间内修复止血状况有促进作用,有效的避免了药液和血液从血管壁穿透处渗入到皮下组织,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存在有利作用,降低了穿刺失败为患者带来的恐惧感和痛苦感[13-1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后静脉穿刺方式进行穿刺,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很大作用。综上所述,临床中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可首选改良后的静脉穿刺方式,此方式可降低患者在穿刺时的疼痛感,提升穿刺成功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Baxter,A.L.,Ewing,P.H.,Young,G.B.et al.Emla application exceeding two hours improves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venipuncture success[J].Advanced emergency nursing journal,2013,35(1):67-75.[8]李媛,喻婷,张慧玲等.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与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461.

[2]罗浩,廖家贤,莫隽等.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内科,2013,8(1):13-15.

[3]曾清,黄小平,郑德清等.经彩超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70-1571.

[4]于秀历,丛广霞,李佳等.浅谈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00.

[5]彭芝斌,邓世磊,杨泽敏等.床旁经静脉穿刺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15):2299-2300.

[6]张淑芬,高余兰.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566.

[7]丁晖.探讨小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的技巧[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523-4523.

[8]罗和香.浅谈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147-148.

[9]游仁芳,李巧云,谢平等.心脏手术患儿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2):56-58.

[10]胡子冬,黎冬喧,李国丽等.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3,19(9):1703-1704.

[11]郝红.良好的心态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起着重要的地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7-277.

[12]李云波,罗丹,唐仕肖等.胎盘静脉穿刺模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55-56.

[13]韦力,梁前晖,周军等.高频超声引导经上臂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4):39-42.

[14]伍晨婵.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501-3503.

论文作者:杨寒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_杨寒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