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分析_主体性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分析_主体性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对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5)06-0019-05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被称为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也是学科的基本范畴。学界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主体性,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指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和培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诸如此类的论断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似是一个不言自明、无须再论证的问题。但是,从学科的基本理论建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还有许多理论探讨的空间。

      一、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问题的致思理路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问题的探讨也就绕不开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对象性活动中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确切地说,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不同方式掌握客体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表征着主体掌握或占有客体的动因、力量和程度。[1](P143)从哲学对人的主体性的这一规定来看,把握人的主体性问题要立足于人的活动这个基本维度。活动首先表现为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同时也包括人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等。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2]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创造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118)活动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对象的过程。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从事活动的人都是同其活动所指向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作为主体存在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以人的活动的发出与指向作为尺度来区分的,“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4](P73)。“主体和人是就不同方面而言的,前者主要是从活动方面,后者主要是从存在方面,分别反映人的不同性质。”[5]主体性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6]。可见,主体性是人在活动中充分展示的人的地位和本质力量。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挥作用的现实形式,主体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综合表现。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总是不充分的和受到限制的,但在总体趋势上是自由自觉的程度越来越高。[1](P148)

      现实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从事多种多样的活动,因而会成为多种多样的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存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在具体的活动中,作为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主体,要将自身的主体性在一定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就需要有多方面的从事活动的本质力量,即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具体表现为人的各种身心素质。正如有学者指出,主体性绝不是人的某几种特性孤立发展的结果,而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综合体现。[7]主体从事活动的本质力量必须以某种效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实现活动的目的,体现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具体地说,人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功能主要表现为动力功能、导向功能与调控功能。动力功能是对主体的活动产生驱动的效能,其核心是人的需要及其表现形式,如兴趣、理想、信念等。动力功能决定了主体从事活动的积极性,从事活动的倾向、类别和范围,以及活动对主体的价值和意义。导向功能是为主体的活动提供目标和方向的功效,主要是以人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系统。调控功能是对活动的程序、方式、方法,以及在活动的实际展开过程中对活动过程进行调节控制的功效,主要包括以人的意识为核心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身心素质条件。这些功能体现了构成主体本质力量的实体性要素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构成了活动主体的功能性要素。因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首先就要阐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何种活动的主体而存在。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还必须回到思想政治教育事实本身。因为事实具有个别性、可复核性、精确性和可知性等特点,是形成一切科学领域概念、定律、原理,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只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8](P528)恩格斯指出:“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9](P440)美国学者埃思里奇也认为,“研究是寻求解释。即对事件、现象、关系和原因作出解释”[10](P19)。众所周知,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在于人(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一个最普遍、最基本的事实,这个事实正是研究所有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基点。我们必须对这个事实进行解释,从中发现该事实蕴涵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问题的一般逻辑。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身心素质都是通过活动生成和发展的,“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11](P3),“活动是人的自我生成的根本机制”[12](P89)。因而,思想品德作为人的重要素质之一,同样也是通过活动获得发展的;活动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同样也是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方式。这就可以推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有教育对象的活动参与其中。教育对象的活动是其思想品德发展的现实性力量,教育对象在活动中展示的主体地位和本质力量,正是其主体性的来源与根基。

      至此,无论是从主体性的哲学规定来看,还是就思想政治教育事实而言,问题的关键点都已经非常明确,即必须对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活动进行深度解析。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存在根基的追问,这个根基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存在的客观基础,也是该问题提出与回答的依据。这个依据是否客观,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命题的真假。这实际上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存在的前提性论证,因而是研究该问题集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思想品德建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存在的根基

      关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何种活动的主体这个问题,需要涉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机制问题。这是因为,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思想品德发展,必然也遵循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机制。如前所述,活动是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方式。具体地看,作为社会中的现实的个人,人的思想品德发展是通过人自身的建构活动实现的。建构(construct)一词是20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领域的普遍话语,“20世纪认识论的巨大变革无疑是对人的思维的建构性的揭示”[13](P272)。现代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主体通过将关于客体的信息内化和转化、概括、简缩为观念、概念,然后在思维中(或借助于语言或符号)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变革,达到对事物间关系的认识,然后以物质的实践活动使人的“内在尺度”或“本质力量”现实化的过程,反思与建构是思维与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4](P266)“建构”这一范畴虽然最早在现代哲学认识论领域使用,但其使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哲学认识论,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中,成为这些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建构”这一范畴之所以被多个学科认同和使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对人作为活动的人的主体性的高度概括。思想品德发展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人以主体的方式对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规范要求的主动追求和把握的过程。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搬动,可以转运。信仰和抱负却不能在物质上取出或插入……所需要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要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14](P1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也指出:“如果想把事先确定的、不易被人接受的价值观强加于人,那么这种想法最终会使它们遭到否定,因为只有被个人自由选择的价值观才有实际意义。”[15](P45)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建构”这一范畴来指称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机制。思想品德建构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品德发展的需求意识驱动下,以一定的理想自我为活动目标,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实现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

      人类任何活动的出现都是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同样如此。马克思指出:“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人也是总体,是观念的总体,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人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8](P188)人的存在的二重性一方面决定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个别性和作为群体存在的一般性之间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对立,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方式,不断地消解这种差异与对立,平衡个体的“特殊性”与群体的“普遍性”之间的张力,获得在社会中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现实规定性;使个人摆脱狭隘的特殊性,成为普遍意义上的存在;使自身从一个孤立、片面、偶然的个体转变为掌握了必然的个体,从而使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本质力量。在人的个别性与一般性的诸多差异中,人作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与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要求之间的差异尤为值得关注。因为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的存在的必要前提,因而人的存在就是包含了与他者关系在内的“共同体”存在。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维持一定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要求的秩序与规范,因为“规则和秩序本身,对任何取得社会固定性和不以单纯偶然性与任意性为转移的社会独立性的生产方式来说,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16](P896)。规范作为确定与调整人们共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则,是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文化模式,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机制,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以及民族文化心理传承的载体。[17](P87)哈贝马斯也认为,“社会世界由规范性的背景条件所组成,这种规范性的背景条件决定了,什么样的交往活动属于合法的个人交互关系的总体”[18](P87)。作为生存于特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的个人,那些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和要求必须在他身上再现出来。秩序和规范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任何规范都可以追溯到某种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17](P81),表达着社会共同体普遍认可的价值。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就是现实的个人在与一定社会价值观念与规范要求互动中不断获得与社会的结合方式,逐渐形成与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相适应的、并反映自身能动选择的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的思想品德。有学者指出,思想品德就是个人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心理特性,它掌握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决定着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选择。[19]

      人的活动都是追求效率的活动,人活动的效率是活动过程所获得的结果与活动过程所耗时间与精力的比值。发动自身所蕴涵的力量,提高活动主体的素质,是人的活动获得高效的关键。[2]毋庸置疑,高效的思想品德发展状态是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必然追求,即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过程造成较全面、较高水平的发展结果,同时获得这种发展结果所经历的过程比较顺利,时间、精力未出现无意义的浪费。思想品德高效发展的关键,即在于使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主体性活动。这种自主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是由人的意识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客观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规范要求所提供的现实可能性进行综合,从而能动选择和控制着建构活动的方向和过程。由于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功能在动力功能、导向功能与调控功能方面各有不同,即建构活动主体性的自主自觉程度存在着差异,这就致使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水平不同,因而思想品德发展的效果各异。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功能往往存在着目标方向不明、动力不足、调控不力等诸多欠缺,往往主要听凭自身偶然性的生活事件来影响自身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因而经常会出现走弯路、浪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造成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狭隘和片面,以及发展结果的低水平。

      三、教育对象在教育者价值引导下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及其主体性

      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思想品德发展,而且是一种高效的发展,必然也遵循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机制,即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事着自主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从本质上说,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及其功能并非自然而然就具备的,而是在教育者的活动影响下被发掘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这种思想品德建构活动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者活动的影响下达成的自主自觉的主体性活动过程。这就是说,一方面,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发展是通过其自身的建构活动实现的,体现着他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本质力量;另一方面,这种自主自觉的主体性功能的获得和发挥并非是由教育对象“独自”掌控和完成的,而是以教育者的活动影响为前提条件。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由教育者的活动与教育对象的活动共同构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活动,主要表现在引发或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使之成为自主自觉的主体性活动。也可以说,教育者是对教育对象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功能发生影响,从而使教育对象的建构活动具有自主自觉的主体性。具体来说,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建构活动动力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理想自我需求意识的激发,激发他们追求理想自我的动机,为建构活动的发生提供契机;对建构活动导向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对象理想自我目标的确立方面;对建构活动调控功能的影响,则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以引导教育对象的建构活动坚持已有的理想自我的活动目标。总之,教育者影响教育对象建构活动主体性功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教育对象形成对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并对自身先有思想品德的发展状态进行觉知,从而在自我意识中构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并在教育者影响下解决该矛盾的过程。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根本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机理。即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人的思想品德能否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是决定人的思想品德能否高效发展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思想品德高效的方式不是直接地去改造人的思想品德结构,而是通过引发或促进教育对象自主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而是通过行为导向、凝聚人心、精神激励等具体方式来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正是根据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与特点,选择满足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发展需要并反映一定社会价值规范与要求的教育内容,引起、激发并促成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使之确立符合一定社会价值观念与规范要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并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的活动本质上是价值引导活动。

      综上分析可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在教育者价值引导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着自主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获得高效的思想品德发展。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性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主体性。其一是教育对象现实的主体性,即教育对象已有的思想品德素质的综合体现。这些身心素质是教育对象在先行活动的基础上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它一旦建立就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发挥着“过滤器”和“整形器”的作用,构成教育对象再次进行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前提张力和准备状态。教育对象已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及其主体性功能是其进行建构活动的条件或背景,决定着教育对象在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上进行建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依靠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育者要注重发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等诸如此类的论断,思想政治教育的求实原则、针对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也是据此提出的。但是,由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品德发展是对未获得的社会价值与规范要求的诉求,因此,对于要进行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而言,教育对象现实的主体性功能往往存在着诸多欠缺,致使建立在现实的主体性基础上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带来思想品德发展的低效率低水平。教育者正是要对这种现实的主体性及其功能施加影响,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成为自主自觉的主体性活动。教育对象此时的主体性已经不同于其已有的现实的主体性,而是在教育者价值引导活动影响下获得的进行自主自觉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可以称之为“可能的主体性”。这种可能的主体性的获得意味着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主体性功能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建构是现有主体性和可能主体性相互转化和循环前进的过程”[20](P107)。这样,可能的主体性便转化为现实的主体性和新的思想品德素质,并成为再次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条件。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现实的主体性与可能的主体性的区分有一个“时点”,这就是教育对象是否形成思想品德发展需求意识。以这个“时点”为分界,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逐渐确立自身理想自我的思想品德发展目标,并在目标的推动下,能动地调整自身现有的思想品德素质,使之发展到理想自我的水平。这就是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过程,此时教育对象在其活动中的主体性及其所凝聚的思想品德素质,已与已有的现实的主体性大异其趣。

      四、人的自主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体性

      如前所述,高效的思想品德发展状态是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必然追求。从人的活动的主体性功能来看,这种自主自觉的建构活动要求在活动目标、活动动力、活动调节等方面都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这种本质力量的获得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人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使人获得现实的社会规定性,成为适应现实生活的人,从而使个体的价值认识和经验水平提高到“类”的经验水平,使现实的个人把握人类生活的共同性、普遍性和本质性,成为现实社会规范的占有者和体现者,从而使人的存在获得根本性的前提。另一方面,个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而实现对社会规范的内化,并不是保持这种规定性而驻足不前。相反,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不断认识到社会规范与价值要求之于个体的必然性,因而,个人对现实规定性的每一次占有,理想自我向现实的每一次转化,都在不断唤醒其对理想自我的更高追求,不断产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新的需要,从而勾画出无限的精神追求视域,由此增强了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导向功能与动力功能。更重要的是,个人不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灌输,盲目地模仿指定的榜样,盲目崇拜并遵从既定的规范,而是对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由此以人的意识为核心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身心素质不断发展,从而使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调节功能获得发展。在此基础上,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功能不断增强。也就是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不断增强自主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功能,直至能够摆脱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独立地进行自主自觉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把外在的社会价值与规范要求变成自己的价值追求,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由此可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最终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自主自觉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使之具有自主自觉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主体性功能,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这个论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和思想品德发展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在教育者价值引导下进行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的现实的与可能的主体性,以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体性。

标签:;  ;  ;  ;  ;  ;  ;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分析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