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_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_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财税论文,政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在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分析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重视不够。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斯托、钱纳里、库滋涅茨等经济学家在分析许多国家统计数字的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经济结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需求结构性问题,淘汰无效需求的产品,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二是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结构转换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结构调整和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重要。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市场无法确定其长远发展方向,加之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外溢性等因素的存在,结构调整过程就不能不考虑政府的参与。政府一般需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对一些需要支持的重点产业和重点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以加速结构转换进程。实践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完全脱离政府而进行的。

发达国家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类。较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现在都倾向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去解决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各种矛盾,以市场调节和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形成经济结构、产业的自我调整机制。尽管如此,但政府依然重视运用产业政策及其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后发国家,为了尽快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往往倾向于大力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政府有着明确的结构目标和组织目标,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一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较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迟缓,发展中国家只有更加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明确的结构目标,明确的产业政策,才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效率相对较差,发展中国家只有发挥比发达国家政府更强的作用,纠正市场扭曲,解决市场失效,才能加速经济发展。

(三)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原来的局部性、适应性结构调整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产业、行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1.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关键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克拉克、库滋涅兹等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扩大之势,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现在依旧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这样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应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发达国家通过“并购”与“重组”,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加快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使资金进一步向高科技企业集中,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通过投资倾斜和优惠政策,利用新的世界产业大规模转移之机,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快、水平高,那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我国已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和产业将直接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今后我国能否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否从WTO中获益,关键取决于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

3.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迫切要求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已基本克服了短缺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这种“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成为我国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消除相对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例如,现在我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而且也只有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依托,确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才能有助于将促进科技进步落到实处。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结构转换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择其要者,主要是: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1.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看,主要表现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中,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产值偏低(见表1、表2)。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在5%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0%上下,第三产业一般为60%左右。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也达40%左右。而我国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5.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50.9%,第三产业只有33.2%,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表1 产值结构国际比较(%)

国家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国  1997 2.0

29.2 68.8

日本  1989 2.5

41.8 55.7

英国  1987 1.4

31.8 66.8

加拿大 198 2.7

29.9 67.4

泰国  199012.4

39.2 48.4

马来西亚  198521.0

37.0 42.0

新加坡 1990 0.3

36.7 63.0

韩国  199015.1

44.7 40.2

巴西  1989 7.8

39.1 53.1

资料来源: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第890页数据整理。

表2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第一产业  30.1 33.3 32.0 27.1 25.7 27.1 21.8 20.2 20.4 18.6 15.6

第二产业  48.5 45.0 43.3 44.0 44.1 41.6 43.9 47.9 49.5 49.3 50.9

第三产业  21.4 21.7 24.7 28.9 30.2 31.2 34.3 31.9 30.1 32.1 33.2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第50页。

在就业结构中,主要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小。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而我国在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60%以上,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18.5%,即使到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仍高达5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27.5%。

2.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短缺并存。我国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我国是钢铁大国,钢和钢材生产能力已达1.4亿多吨,生产能力只利用了85%,同时又要大量进口钢材,国内不能生产而市场又急需的高附加值钢材品种,如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及石油专用钢管等十多个品种,进口量近800万吨。我国也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每年还要花60亿美元进口高档面料。造成了我国当前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三次产业生产比较粗放和落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以及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制缺陷,各个产业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变。从第一产业看现代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我国种植业的平均规模为每个农户耕作土地0.5公顷左右,而美国在200公顷以上,欧盟平均也在20公顷以上,且我国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手工作业,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农场为主体的机械化作业;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增值程度不到农产品价值的一倍,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5倍。从第二产业看,虽然比重较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产品供给过剩,而高水平产品供给不足,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效益,还是技术装备,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20%,据有关部门计算,当今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中,60-80%是依靠新技术,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企业低水平、低效益、数量型扩张比较普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严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的比重仍在45%以上。

4.产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我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严重,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资产负债率高,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5.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1998年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产钢54.6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我国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平均为22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和45330美元。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不高,199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为14.1%,与1997年美国的44%、日本38%、韩国39%以及印尼2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素质低下,总体表现为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据统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人数占14.5%。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1.地区间产业趋同化严重。受计划经济影响,地方经济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1981年,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有18个,占全部省市区的62.1%;到1995年,区域间产业趋同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呈加重之势,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上升到24个,占全部省市区的80%。

地区间经济分工与协作程度弱化,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利益机制的驱使,各省市区自成体系,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地方人为地加以封锁,制约了地区间合理的经济分工与协作,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实现,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各省市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有22个以汽车为支柱产业,24个以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15个以冶金业为支柱产业,11个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计划趋同现象。

2.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别为11334元、5982元、4687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9倍和2.4倍;东中西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7994元、5244元、5674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5倍和1.4倍,而东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对更大,东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138元,分别为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71元和1685元的1.5倍和1.9倍。同时,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根据公共财政的理论,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地区的人均财力,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力分别为803元、320元、317元,东部地区为中西部的2.51倍和2.53倍,且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比较差。

3.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对西部地区来说,在局部得到治理的同时,整体生态状况仍然脆弱,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水平低;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已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有关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处于强度脆弱的和极强脆弱状态的15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属于中部,其余10个省份全属于西部。西部生态环境的严峻情况,必然对西部以资源采掘和加工为优势的产业结构提出严重挑战,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按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1.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近年来呈扩大趋势,从1997年的1:2.47扩大到2000年的1:2.75。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拉大,不利于我国扩大需求,也不利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2.城乡教育发展差别大。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别很大。1997年,我国县级以下(包括县本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而城市为8.68年;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城镇和农村比例分别为:7.97%、0.3%;22.17%、4.87%,这同全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占30%、农村占70%的格局形成明显的反差。现在农村青少年人口接受教育的面和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差别。城市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列入城市财政预算。而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民自身:列入乡财政的支出范围、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在“税费改革”提高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造成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率较高,有的地方占整个教学用房面积的7.62%。

3.城乡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差别大。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以享受公费医疗或在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内。而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大部分已经解体,有合作医疗的仅占15%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在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指数排第188位,是世界上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尽管仍不十分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方面的详细制度规定略)。而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现在我国仅在部分农村发达地区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意味着农村养老仍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这种状况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极其不利的。至于其他的失业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更与农民无缘。

三、我国今后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

财政是我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疑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财税政策担负着重要职责,也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里侧重就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财税对策选择,提出下述看法:

(一)支持和提升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政策。

随着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对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支农方式,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内容。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用电电价过高等情况,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农业电网等基础设施仍旧十分薄弱,亟待改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属于一般公共产品的范畴,加强财政投资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财政政策手段,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水利排灌、大江大河治理、主要堤坝和防洪抗旱系统等。二是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包括水土保持、土地改良、“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三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支持,包括道路、电网建设和改造、供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市场环境条件,加快农村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和管理,支持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值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及农业科技培训的财政支持。财政应加速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入,逐渐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比重,支持科技成果的推广,目前着力支持良种繁育、载培技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继续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基地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财政必须继续加以扶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加强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等的建设,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并注重对农产品加工的配套建设投入,综合地发挥基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发展,支持和发展有竞争性的农产品、畜牧业和林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与支持。要增加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及农业病虫害的监管投入。提高农业气象、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能力。此外,要增加对农业产品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投入,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营销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的信息服务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服务。

4.加强对不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为了调整和优化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应当根据财力的可能,逐步增加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支出,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包括农业灾害补助体系、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粮食补助制度、特殊困难农民生产补助制度等,这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支持工业战略性改组、优化与升级的财税政策。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各项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依靠现有基础,有进有退,进一步发挥劳动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推动工业战略化改组、优化与升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仍然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依靠现有的工业基础,增加对传统产业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支持,就成为财政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内容。(1)加大财政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支持企业的创新与改造,更好地消化和应用先进技术,逐步实现重要行业关键技术从消化和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银行信贷等手段,带动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积极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如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大型机器设备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财务核算办法,或是研究和采用新技术的费用可以列入税前抵扣等。(3)加速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提高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抵税比例,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以及采用新技术。

2.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财政扶持与税收优惠,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供装备。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前提。为此,建议将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工程和技改项目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或技术改造的项目计划中,予以重点支持,努力提高技术准备的自主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此外,要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带动并支持提高重点技术和项目的国产化程度,投资和持续支持功能性产业化的发展,如以信息技术、国产化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装备等。

3.积极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持,是财政促进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1)国家财政要加大科技投入,使R&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而且财力有限的客观情况下,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2)明确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直接提供科技投资支持或津贴、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允许将R&D支出在税前列支,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允许加速折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或设备更新予以税收减免等。(3)积极拓展R&D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就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政出资并支持建立健全创新基金,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有进有退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要对我国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全部予以支持,既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是财力达不到的,因此,财政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1)对国有经济须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2)充分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财政要在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前提下,对重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贴息、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等。集中力量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通过上市、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导力量,完善企业组织结构。(3)同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对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资源枯竭的矿山,产品无市场、扭亏无望的企业,彻底清理并停止其财政补贴、贴息或银行贷款等扶持的政策,还要适当加重课税,加大依法破产力度,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发展有希望的企业,把存量调整跟优质的增量发展和淘汰落后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实现供求平衡。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利用各项财税政策,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应当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投资于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国债在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比例,加快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铁路运输、航空、海运、高速公路、邮电通讯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第三产业,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技术、信息数据库等,这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最基本的保证,是政府应提供的典型的“公共产品”。(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私营部门、外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抓住关键领域,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并通过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高、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3)部分项目可通过BOT形式由财政出资经营,等到条件成熟后出售市场化运营。

2.支持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仍旧以服务业为主,我们这里重点阐述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在总量增长中促进结构优化,在结构优化中实现总量增长。(1)财政加大投入,支持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强化对传统服务业改造的投入支持。当前,传统服务在整个服务业中仍居重要地位,财政加大投入,通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对于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要政策手段,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引导带动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并有效地拓宽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3.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加大对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宽带传输网络,推进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并等,财政应该重点予以投入和支持,促进保证相关的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要通过税收减免、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途径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增加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财政对重点技术和行业加大支持力度,并以税收优惠措施带动社会资金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要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和发展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

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要抓住国际国内的信息革命浪潮的良好机遇,加快信息化步伐,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一些重点行业,财政应根据财力可能,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其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一般性企业、行业采用信息技术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如税收优惠、抵免、加速折旧等,加大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要鼓励企业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重视和支持新经济的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建立电子商务方案和采用先进物流管理方式。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将一种“虚”的信息和技术建立在相应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侧重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信息产业发展初期,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优惠保护性政策为主;在信息产业成长期和成熟期政府一般采取自由开放促进竞争的政策。我国目前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上给信息产业优惠的政策,以扶持信息产业初期的发展,达到对信息产业适度保护的目的。

(四)协调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偏大,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亟须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中央基本建设资金和建设国债用于西部的比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向西部地区倾斜。带动和拓展融资空间和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财政、金融,内资和外资协调运作,以加快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使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它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缺口,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同时有步骤、因地制宜地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绿色生态屏障。可以考虑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资源税政策,构建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体系。

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随着中央财力的不断增加,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适度倾斜,并重视实现转移支付的公式化和法制化,使转移支付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二是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资金补助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支持地区开展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土条件和沙尘暴进行监测、预防。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对于西部财政困难的省,中央财政应适度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低收入居民适度补助,社会保障资金也适度向西部倾斜,确保最低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在教育、科技、卫生、政法、文化、文物等专项资金补助的分配方面也要向西部地区倾斜。三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和养殖业、农村基础设施和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培训等。四要继续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援助,逐步形成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是西部开发重要目的和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为吸引企业投资西部创造条件。(1)完善税收制度,明确财政扶持政策,为企业投资西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税制的完善和改革,进一步清理不规范的税收优惠,进一步清理乱收费等等造成的企业负担,明确财政扶持政策,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引导内外资企业对西部地区进行投资。(2)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在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税等方面,根据政策及客观需要,对在西部地区投资的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适度的减征、免征政策。此外,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增加对西部科技教育的财政投入。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科教兴国战略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各个方面。(1)从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农业优良品种、旱作和节水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事业在较高的技术层面和起点上发展。(2)加大对西部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西部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其中对贫困地区,中央财政适当予以资助。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等实际问题,要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的资金来源。各省财政部门要负责这项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对财力不足、难以落实的县,省财政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予以保证。(3)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加大教育投入,采取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促进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财政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由国家财政同省财政出资建立发展基金,运用对重点小城镇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实施建设;另一方面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另外,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以小城镇政府的事权为依托,给予相应的财权,适当增加小城镇的财力,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

2.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形式加大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科技型的乡镇企业发展。以乡镇企业改制为动力,提高经营效率,推进发展和就业。在交通方便的主要集镇利用有利资源,搞小而专、小而精的产品,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与大企业配套,与市场结合。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各地自己的优势。此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搞好科技兴农工作,加大农村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财政要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构造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以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就业协调的机制和环境。

3.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财政要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农民从结构调整中增加收益。国家应在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质量、价格监督管理的同时,提供一些农资生产和经营的财政补贴。为了提高国债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应适当调整其资金的使用方向。由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将农业资金的投入重点放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民从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中增加收入。当前,支持农业的资金应重点投入到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广播电视电信网络建设工程、江湖治理工程、人畜饮水工程、贫困地区教师工资补贴等。要通过努力,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从而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此外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财政困难的农村给予税费改革的专项补贴。并在农村逐步建立农民自治组织,将其作为农民权力的代表对农民负担进行监督。

标签:;  ;  ;  ;  ;  ;  ;  ;  ;  ;  ;  ;  ;  ;  ;  ;  

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_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