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0)
【摘 要】优化建筑内部结构,改善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方案,不仅可以美化室内环境,净化空气,改良室内采光效果,而且有助于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发挥建筑的节能减排作用。本文将浅谈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室内设计;光环境;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U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214-02
优化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方案综合自然因素、人工因素的组合有助于减少对照明系统的依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用电,美化室内环境,确保良好的通风,降低光污染,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但是,当前室内光环境设计工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如室内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质量较差,建筑过于封闭等。本文将简析论述室内光环境设计的现状问题,并从科学引入自然光,提升自然光线的艺术性,改善建筑结构等三个方面浅谈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方案。
1.室内光环境设计的现状问题
1.1 室内布局不合理
据调查了解,当前有不少建筑的室内布局并不合理,不利于进行自然采光,特别是在平面布局领域。某高校建筑面积共计4021平方米,只有两层框架结构,建筑低矮,窗口较小,而且分布不均匀,很难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需求。室内完全依靠电子照明系统和机器通风,造成了大量的电力资源浪费,滋生了光污染、噪音、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2 建筑材料质量较差
建筑材料质量对室内自然采光条件的影响不容忽视,缺少自然光的情况下,致使空间光线不充足。部分建筑墙体材料质量较差,很容易发生墙皮脱落和渗水现象,抗风能力和保温性能较差。甚至有些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可能放射出有害气体,不仅违背了光环境的倡导节能减排的原则,还导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收到严重影响。
1.3 建筑过于封闭
目前,有很多建筑结构过于密集和封闭,这虽然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但是阻挡了自然光线的进入,室内通风条件较差,不符合现代室内自然采光设计理念,违背了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引起人们生理、心理的不适感。
2.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方案
2.1 科学引入自然光
优化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方案,提升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首先要深入研究室内自然采光设计方案,明确该方案是通过优化建筑解构,调整室内布局,融合美学、环境学和各种人为因素来改善室内采光条件,减少人们对照明电器的依赖,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营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净化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光污染和热岛效应的危害。自然采光有两大特征,即节能性和艺术性,其节能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充分吸收自然光线和太阳能,节约电力资源,提高建筑的吸热能力,缓解光污染问题等。据调查了解,当电子照明系统的能耗达到40%的时候,自然光线可以提供52%的用电,可以节省大量的电力资源。而且,电子照明系统相比,自然光线更为柔和而不刺眼,可以保护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眼睛不受电子光源的伤害。室内自然采光设计的艺术性则体现在自然光设计与建筑形式互相促进、相互作用方面,天气变化和白昼之分使自然光线具有流动性、变化性与发展性,自然光的角度在来回变化,建筑形式也在跟随自然光的变化而转变与发展。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曾认为建筑空间和自然光的空间密不可分,要将自然光线成功引入室内,并予以人们艺术性感受。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在代表作品《建筑是赋予空间想象的创造》中说明了不同的自然光线对人们情绪的影响不同,指出柔和的自然光适合一个人安静的学习与思考,可以使人情绪安定,心平气和;特别明亮的光线则适合聊天、讨论与交流或者集体聚会等,他认为光线对人的情绪影响不容忽视。也有部分建筑师认为在民用建筑、图书馆和校园建筑中引入自然光线,可以借助传统建筑设计方案,例如设计天井和建筑挑檐,从而有效提升室内自然采光条件。
其次,需要结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运用Ecotect软件进行模拟测试与运算,提高室内自然光照明度,尽量确保照明度不低于802.8Lux,将采光系数保持在0.41%左右,从而成功引入自然光,充分吸收太阳能,有效改善室内自然光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必须合理设计室内门窗的结构与规模,保持舒适的热度与湿度,处理好建筑的封闭性,提高建筑的视觉效果和抗风、抗压以及抗噪声能力。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设计天井和建筑挑檐来确保室内良好的照明条件和通风条件。而且,可以为建筑设计公共走廊和室内花园或者小规模的园林,这不仅可以更加充分地吸收自然光线,而且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美化建筑,成功融合美学因素。
总结如下:“科学引入自然光”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从建筑本身出发,优化建筑解构,调整室内布局,融合美学、环境学和各种人为因素来改善室内采光条件;(2)结合相关的软件,辅助前期的设想。如用Ecotect 软件进行模拟测试与运算,提高室内自然光照明度;(3)从室内门窗的结构与规模出发,保持舒适的热度与湿度,处理好建筑的封闭性。
2.2 提升自然光线的艺术性
提升自然光线的艺术性,可以通过借助植物景观来提高室内审美效果,使室内光线更为柔和而明亮。在客厅这种相对空旷,光线明亮的地方适合摆放色调鲜亮的植物,像碧绿的翠竹、粉红色的牡丹和芍药。在厨房、卧室等光线较暗的地方适宜摆放黄色或者白色的花卉,像水仙、茉莉和百合。另外,如果墙壁是白色的,则不适合摆放白色的花卉,借助枝繁叶茂、幽香清远的兰花或者绿色的万年青和红色的花朵可以使光线更加明亮,与白墙壁互相映衬,形成鲜明的色差效果。而且,植物具备净化空气和光污染的功能,可以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甲醛、苯、氯仿等有害物质,并释放纯净的氧气,营造“天然氧吧”,通过蒸腾作用来增加室内的水分与湿度,避免室内环境过于干燥,吸收光污染元素。
另一方面,可以将自然光线与节能灯相结合,提升室内空间的光线质量,发挥节能环保的作用。为室内组装三基色节能灯,这种灯径比较细,外观非常精美,发光能力比普通电灯强。同时根据环境可选择不同色温的暖色光(=<3300K)、冷白色光(3300-5300K),冷色光(=>5300K),运用于家庭住宅、酒店、医院、图书馆等不同的空间,本着的节能减排,光污染、噪音、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相关原则,营造不同空间氛围。
总结如下:“自然光线艺术性”从如下两方面入手:(1)借助植物的力量,营造空间中“天然氧吧”,通过蒸腾作用来增加室内的水分与湿度,避免室内环境过于干燥,吸收光污染元素;(2)光线与节能灯相结合,提升室内空间的光线质量,发挥节能环保。
2.3 改善建筑结构
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条件必须注重优化建筑结构,可以将建筑设计为高层圆形建筑或者悬挂式建筑结构,这两种建筑结构不仅具备良好的采光条件,而且各具独特的优势。高层圆形建筑最早起源于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这座摩天大楼高达443千米,楼层有110层。将超高层建筑设计成圆形大楼可以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施工资源,而且能增强建筑的抗风能力。此外,高层圆形建筑内部通常加有支撑,然后一层一层地加设楼板,把内部空间设计成露天中庭,修建室内花园,从而有效吸收了自然光线,营造了良好的照明条件。悬挂式建筑结构不仅具备节约土地面积,减少污染的优势,而且通风条件良好,可以保持室内清新的空气,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如下:“改善建筑结构 ”从如下两方面入手:(1)善于利用“高层圆形建筑”;(2)善于“悬挂式建筑结构”。两种建筑结构,不仅可以营造了良好的照明条件,同时具备节约土地面积,减少污染的优势,保持良好通风条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室内光环境设计工作中尚且室内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质量较差,建筑过于封闭等亟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室内自然采光设计提升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需要深入研究《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运用Ecotect 软件进行模拟测试与运算,科学引入自然光线,合理设计室内门窗的结构与规模,为建筑设计公共走廊和室内花园或者小规模的园林;利用植物景观和节能灯来提升自然光线的艺术性,并注重改善建筑结构,从而充分利用自然光,起到节约用电,降低光污染的环保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冬雪.自然采光设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1).
[2]王平,马叶革.浅谈高层楼宇建筑中的电气节能技术和自然采光设计[J].价值工程,2014(24).
[3]鲁雪.公共建筑工程设计中自然采光设计方案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4(31).
[4]康栋风.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自然采光设计与接地保护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5).
论文作者:胡曰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室内论文; 自然论文; 光线论文; 建筑论文; 采光论文; 自然光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