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腾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其中在建筑的技术、经验、人员以及设备上都有了很大的变革和发展,这就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做出来了很大的贡献,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壮大,建筑质量不断提升,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别的建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以屋面漏水问题最为重要,文章就围绕屋面漏水问题展开叙述,希望相关人员能够不断改进施工的技术和策略,不断提升建筑的质量水平,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进程做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
引言
这些年,建筑事业较快发展,建筑工程应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注重施工质量通过施工质量的保障,达到施工目标。屋面构成了建筑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施工技术与建筑物作用的发挥有很大关系,更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与美观性、房屋使用的寿命。整体分析施工的各个因素,做好施工技术的工作,有效地排出积水,防止发生各种渗漏现象,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确保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基于此分析及研究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应用防水施工技术目的
屋面发生漏水,就会导致钢筋等金属材料发生生锈腐蚀,破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在寒冷的冬季,裂缝中渗漏的水遇低温出现结冰受冻,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产生安全隐患;屋面漏水,会给业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对屋面采用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屋面处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房屋外表面的防渗水能力,并以此来阻断或者最大可能的减小自然环境因素对屋面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破坏和腐蚀,既有效的防止了屋面渗漏,同时又保护了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在建筑物中发生屋面渗水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也发生了很多的业主纠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也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效应。所以说,应用防水施工技术,第一保护了建筑物的质量,第二保护了业主的利益,第三保护了企业的名誉。提高防水施工的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要从设计阶段入手,充分考虑地区环境特征,因地制宜的选择材料和工艺,进一步强化质量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是提高防水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
2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2.1建筑工程中屋面分格缝的设置技术
分格缝应设置于屋面转折处,突出屋面的地方与屋面板的支撑处等,确保较好衔接屋面板缝,减少不良问题情况的发生。设计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时,将分格缝的间距控制在有效范围,当间距超出6m时,应将“V”形分格缝设置于中部位置,深度最好存在整体防水屋中。如果把分格缝用作排水道,那么将分格缝提高到一定宽度,发挥已经安置好的排气孔作用,更好地进行出气,如果屋面防水层使用沥青、石油,则要将20~30cm的油毡设置到分格缝区域,将沥青胶单边点贴方式应用其中,把油膏填充到分格缝内。
2.2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技术的概述及技术特点
实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施工工作的高效运行,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要制定完备的施工方案,保证科学合理性,对施工规划进行合理的改良,同时还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就屋面防水具体要求进行相关工作技术交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前检查防水层的基层表面的平整均匀度、牢固性以及整洁性,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故障排除及补救,完成这些工作后方可进行施工。实施卷材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保证防水层的基层整洁度,随后方可进行施工,准确设置找平层,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卷材铺设能够在平整的环境下进行,进而使得涂膜基层的处理剂分布均衡,有秩序的对落水口、关水口的各点位实施镶嵌补缝,之后进行铺贴卷材及绿豆沙保护层施工,然后对特殊部位进行细致化的处理,如阴阳角和关口等部位,最后的工作程序就是密封处理和质量检验。需要注意的是,卷材铺贴具备一定的程序规范,要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此外,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和建筑物的特性,选取合理的粘贴方式,常见的手法主要有浇油粘贴法和刷油粘贴法等,在进行卷材铺贴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对质量的标准控制。
2.3刚性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屋面结构层: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充当屋面结构时,由于这类屋面结构存在明显裂缝,因此应对其灌缝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有特定要求,灌缝处理期间应适量添加膨胀剂,必要时合理安装钢筋,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还需注意的是,合理控制结构坡度,最佳坡度在2~3%,不同结构的找坡方式各异,其中,檐沟找坡的最佳方式为水泥砂浆找坡,一旦破厚度大于18mm,那么应使用细石混凝土材料,并做好混凝土结构浇筑工作。隔离层:隔离层的作用即分隔结构层与防水层,无论哪一层发生形变,都不会影响另一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拉应力,尽可能保证各层完整性,在此期间,隔离层的作用不容忽视。隔离层制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准备麻筋灰、石灰黏土砂浆、薄膜、纸筋灰、卷材等材料,常用施工工艺有两种:①石灰黏土砂浆隔离层;②卷材隔离层。前者施工步骤为:清理、浸润板面,将配制料按照一定比例铺平,控制平铺厚度在11~21mm,之后对其压实、干燥处理;后者施工步骤为:找平层干燥处理,之后平铺干细沙滑动层,平铺厚度控制在4~7mm,接下来平铺卷材,最后铺盖塑料薄膜于顶部。防水层:正常来讲,分隔缝设置在屋面交接位置,其中,分隔缝间距控制在5m之内,防水层施工过程中,控制缝宽在30mm左右。防水层施工期间,适当嵌入密封材料,并在泛水位置铺设附加层,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处理变形缝。防水层施工技术应用时,主要以两种施工工艺为主:①现浇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工艺,该工艺操作程序为:清理隔离层杂质,并设置分隔模板,涂刷水泥浆;增设双向冷拔低碳钢丝网片,其中,直径控制在5mm左右,间隔距离大约在150mm左右,并于分隔位置断开;坚持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混凝土浇筑原则,无需预留施工缝隙,防水层厚度最少为44mm;混凝土凝固后,通过增设隔板进行缝隙弥补;二次压光、三次抹光处理,并做好养护工作。②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工艺,工艺施工注意事项为:按照一定比例勾兑膨胀剂和细石混凝土,待混合材料处于硬化状态后,借助微膨胀形态进行收缩弥补,同时,充分发挥钢筋约束作用,以此增强混凝土预应力,最终能够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以免屋面出现渗水现象。
结语
建筑物屋面防水处理涉及到包括气候、材料、设备、人员、工艺等在内很多因素,需要从设计阶段入手,综合考虑包括地理环境特征在内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还要加强施工管理,施工过程复杂,质量控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学习,加强施工技术的优化研究,提高施工动态管理水平,才能全面提高施工质量,打造出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光,王东祥,吴小博.浅谈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7(12):37~39.
[2]王鹏鹏,付志刚,陆日桂.屋面防水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165~166.
[3]朱洲鹏.混凝土结构坡屋面施工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08):74~75.
论文作者:陈亚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屋面论文; 防水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卷材论文; 建筑物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