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沈耀东

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绿色建筑是整个建筑行业的趋势,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价值取向,特别在和谐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概念引领下,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文章结合实例,对建筑办公楼的绿色设计进行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幕墙;细节

1.项目综述

某商业办公楼,项目的总面积为131643m2。内部建筑群内除了最基本的高层办公楼和商业建筑楼之外,还包括一些准高层的甲级办公建筑楼。建筑群总用有四幢楼,为了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该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概况,本研究以其中一幢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该楼层的面积为35530m2,绿地面积占共面积的28%,建筑的外立面幕墙为双层。

2.建筑设计

一个会让观赏的人心情愉悦的建筑,势必是将建筑技术和造型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建筑。建筑只有在不断的融合之下,才能够呈现更多的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景观给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建筑的融合应该就是绿化生态建设。只有用可持续绿色建筑发展的理念指导实际建筑,才能够给人们更多的感官感受。我们对该楼进行实际考察发现,该建筑楼所在的场地基本都是一些空地和建筑材料的堆积地,没有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检测后,也没有发现有任何超标的污染源存在。所以,在使用绿色建筑理念进行指导设计时,只需要从用地的经济性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两点出发,尽可能在有效的空间创造出无限可能。

2.1 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属于对整个建筑整体美观和舒适方面起着较大影响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建筑立面设计过程中却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建筑师希望迎合政府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建议使用全玻璃幕墙作为主要的建筑立面,如此才能够体现现代化时代的工业化发展特点。但是业主却从建筑后来的销售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若建筑立面含有阳台,那么将会给人更加舒适的感觉,从而也就更加容易销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认为可以选择双层幕墙的形式。这种双层幕帘的建筑立面除了能够满足建筑师对立面完成性要求之外,还能够满足业主的阳台舒适性要求。并且只要在这个建筑立面形式基础之上开展绿色建筑设计,那么将会非常容易就满足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

在对该项目进行申报批准时,相关单位都非常的重视。对这个项目的报批进行了多次专门的评审,且同时国家还给予该项目的较多的政策鼓励。最后,经过多次评审并与业主协商后,确定该建筑项目的主要设计目标需要得到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认证。

该建筑项目设计立面时主打简约大气风格,而为了更显立体感,其外形选择了几何形体组合的方式。除了能够使楼外部线条看起来更加的硬朗和高耸之外,还给人一种有内涵、有担当的感觉。

2.2 双层幕墙

结合建筑师和业主对建筑构功能要求,该楼的建筑立面方案选择了双层幕墙方案(如图1)。

图1双层幕墙示意

(1)层次处理改建筑立面的两层幕墙是直接对大体块幕墙尽心规分割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单层幕墙单调性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人们更多的视觉感受。

(2)细节处理

立面幕墙除了可以避免单调性,给人们更多的视觉趣点之外,还能够制造出更大的效果。该建筑项目的幕墙体系以全隐框和半隐框幕墙为主,两种框架类型分别注重了幕墙的整体性和挺拔感,给建筑项目带来一种较强烈的雕塑感。

(3)可视透明和通风部分

该楼幕墙的透明部位选择材料为单色夹层玻璃和Low-E镀膜。前一种材料类型主要具有减少热量渗入和增强光利用率(太阳能利用)功能,后一种材料在冬季又具有减少热损失的功能,也相当于具有保暖功能。另外,为了能够确保房间内有较好的通风功能,建筑的外墙还设置有专门的可开启窗。由于该楼整条道路入口的首排建筑,所以在使用这种较具雕塑感的双层幕墙后,除了能够体现其自身的优越性,确保有足够多的使用功能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条街道的完整性。

2.3 交通组织

(1)建筑楼交通是否具有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线路和出口是否方便人们的生活。建筑楼层的交通出入口和公共交通之间距离非常近,步行距离小于500 m。这样既能够方面车辆出行,同时也不会对建筑步行人员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楼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地下停车场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只有学会科学合理的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且地下室可自然采光,才能够更好地体现绿色生态环保和人性化理念。

3.绿色生态技术

所谓的绿色生态办公建筑,就是建筑的设计主打方向是绿色和节能。该楼被确定为绿色生态建筑,所有的设计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节能绿色环保理念。比如该建筑的幕墙属于双层呼吸式,热水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系统负责,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采用了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方式,建筑围护结构是采用了保温隔热的系统。这种设计理念,使建筑楼真正成为了二星级建筑。

该楼在设计一开始就基本已经确定了雨水非传统水资源收集利用方式、太阳能热水模式以及呼吸式幕墙等这些能够较好体现绿色生态理念的措施。同时在设计方案确定的最终阶段,设计人员还根据该建筑楼层的建设特点,设计了专门的通排风系统和采光系统。这种结合实际的设计方式,使得该楼的节能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到51.94%。

3.1需达目标

(1)建筑专业的目标

主要以完成空气更新系统的设计以及建筑立面选择的双层幕墙设计。建筑的双层幕墙的主要材料为中空玻璃,内侧和外侧分别为6 mm+12A+6 mm和10 mm。为了体现绿色环保概念,建筑幕墙是与太阳能集热板一同使用。

(2)给排水专业的目标

给排水专业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对有限能源进行充分利用。本建筑项目的集热系统是采用太阳能集热方式,然后通过辅助加热以及分户集热的方式,使建筑楼每天由太阳能产生的热水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的生活用水,不会出现建筑生活热水不足现象。

而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为了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该项目设计采用非传统水源(雨水回收)进行草地灌溉和洗车等。且雨水收集并不是对所有屋面的雨水进行收集,而是对那些污染比较小的屋面进行收集。这样既能够满足收集非传统水源的方式,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处理成本。

(3)强电专业

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前提下,照明设备优先选用T5荧光灯和高效气体放电灯或节能灯,并配置节能型电子整流器。选用功率因数≥0.8的照明灯具,根据房间不同的使用功能确定照度,并应符合节能设计标准。同时,电力设备选用低损耗、无污染的干式变压器。在变配电所0.4 kV接口侧设电容补偿装置,使功率因数达到0.93。采用BAS,使各类空调及水泵等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在公共走道及地下车库将照明分回路控制,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本项目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实例,满足了各项绿色建筑的要求。不但具有环保、节能的设计规划,更加具有人性化的建筑理念。只有在观念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设计理论水平,并在绿色建筑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程.浅析生态住宅设计技术策略[J].室内设计,2007.

[2]尹伯悦,赖明,谢飞鸿.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状况[J].建筑技术,2006.

论文作者:沈耀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沈耀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