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1.社会背景:
现代教育的总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会学生找到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切实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2.学校背景: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在各自的舞台上各取所长、自由发挥,使用每个教师自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最终仍然表现为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接受。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学生只能消极地对教师所教的知识作出反应,甚至厌倦学习。
3.研究背景:
美国学者杜威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包含两个因素:智慧和探究。
二、教学方案
1.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目的。(1)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改造和改组经验。(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探究过程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研究态度,从而让学生得到发展。(4)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2.研究内容。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笔者选择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将实验过程融入到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并且通过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分析实验原理等,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认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
3.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个案法。(3)比较法。(4)谈话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教学中,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动脉,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究性为特征,而教师的活动主要是选用教学媒体,营造教学环境,组织、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这种模式形式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关键在于教师精心地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从而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笔,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师生合作,评价纠错→解决问题,总结提高。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光合作用的过程。
设计构想:我将平时在练习中遇到的“光合作用的实验”引用到教学中来,增强知识的探索性和趣味性。由于生物实验不能像化学实验那样立竿见影,因此,实验现象和过程其实是理论上的,我便采用多媒体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的反应,以及暗反应发生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情况。
2.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回忆光合作用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提示下设计出一组组实验。
3.师生合作,评价纠错。
教师让每组学生代表说出本组实验,并且一边肯定正确实验,一边纠正错误和不完整的实验,最后确定出一组完善实验,再让学生根据完善的实验过程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变化。
4.解决问题,总结提高。
根据生物实验,让学生总结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联系,老师根据挂图加以讲解、补充和完善,并让学生填表总结加以对比。
上述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得出科学知识,这种方法要比老师直接灌输效果明显,学生对生物知识能够得到加强和巩固。
五、探究式生物教学的总结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只是合作者,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而不要老师包办代替。
2.强调小组协作的学习和师生情感的交流。
老师将学生分组,同组的学生便加强了联系与协作,老师加入到学生中作为合作者,便加强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3.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合作探讨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实验设计是探讨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的不断完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实验过程的完成就标志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5.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总结,从而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论文作者:王春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学生论文; 过程论文; 教师论文; 式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