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革命_银行论文

数据集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革命_银行论文

数据大集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革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银行业论文,数据论文,大集中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9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启动“9991工程”,用三年时间将分布于各地的36个大型计算机中心逐步挂接到北京、上海两大数据中心,首开了中国金融集约化体系建设的先河。而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宣布了自己的数据大集中规划。与此同时,国内务大股份制银行也加快了数据集中工程的建设步伐。到2003年,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拥有了自己的数据集中业务平台。这场汹涌而来的数据集中浪潮被称作我国银行业的一次信息革命。

(一)数据大集中的动因

大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国外一些银行就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票据集中录入,以提高账务处理效率,时至今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渠道在国外银行提供的虚拟化、个性化金融服务中已得到了广泛运用。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银行各营业机构还基本停留在“一把算盘一支笔”的手工记账阶段。经过“六五”作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四个发展阶段,我国银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的金融电子化体系。但在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中国银行整整落后国外先进银行同业一个时代。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银行的许多传统优势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力的挑战。面对内、外强大压力,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的全国性的数据集中处理环境,实现银行全国性数据大集中,既是我国银行业的生存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1.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大集中强化了总行一级法人治理职能,这是解决传统银行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总行可以对分支机构业务实时监管,进行统一的资金调度和信贷风险控制,实施有效的资产质量管理。同时数据仓库和管理系统把电子化的业务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在激烈的竞争中辅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经营抉择,从而提高了决策质量。

2.增强业务拓展能力

“以客户为中心”一直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经营理念,数据集中全面提高了全行经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用性,这些重要的数据,为银行加速开发新的业务产品、实施灵活的营销和服务奠定了信息基础。另外,数据集中处理和业务软件的统一开发推广,使商业银行可以在全国乃至全球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统一品牌的电子银行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提升了业务核心竞争力。

3.创造集约化规模效益

由于数据集中后,业务软件的开发、管理和全行推广由总行统一进行,不但使金融产品的创新周期大大缩短,也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得以释放。各分支机构计算中心合并后,就避免了对各地机器设备的不断升级、更新,可以节省包括设备、场地、人员等计算机系统工程建设的投资。从长远看,数据集中不仅可以逐步减少电子化建设资金的投入,还可以有效降低业务部门的营业和管理费用,这些都使得银行真正获得了需求统一、应用统一、管理统一的集约化规模效应。

(二)数据大集中的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国外银行先后经历了二次数据中心合并的高潮,其带来的结果是,美、英、德、日等国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大银行,都建立了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数据集中处理中心。比如美国大通银行将世界范围内的10个中心合并为1个中心,英国汇丰银行最终目标是把全球业务集中到欧洲、美洲和亚洲3个中心,德国的德雷斯顿在全球建有4个主要的计算中心,日本几乎所有银行都只有生产和灾难备份2个数据中心。回顾国外银行业数据集中的基本过程,大约有以下几种方式或阶段:

1.管理集中:即将分散式的IT体系结构,用集中式管理模式进行运作。

2.物理集中:即不改变任何应用体系结构,将原来运作在各个分支机构的服务器上的应用集中在某一数据中心的一台或多台集群式系统内,以实现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的集约化。

3.数据集中:利用先进的存储技术,实施数据的集中存储及管理;或通过一定的共享软件机制,实施数据的集中共享。

4.逻辑集中;就是将各数据中心辖内分行的业务集中在同一个应用系统上,各类数据视具体要求进行集中或分布处理。这样可以真正做到与业务集中相匹配的应用集中,即客户关键业务信息的数据集中。

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经过20多年的电子化建设,大都建成了区域性的计算机中心,目前进行的全国性大集中就是属于逻辑集中,它体现在各大银行实现全国数据集中的同时或之后,都各自应用了一套新的综合业务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一个共性,就是打破了原有的业务流程和运行模式,使原来按地域条块分割的业务整合起来,实现所有业务集中处理、所有数据集中共享。

具体到集中模式,国内银行主要有一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三种。比如光大、民生、深发展等股份制银行,都是建立1个数据中心;国有银行的集中模式各有不同,农行是在36个省城中心的基础之上最终建立一个全国中心,工行是集中到北京、上海南北两大中心,建行也准备先建立北京、上海两个数据中心,中行在全国建有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华南5个数据中心。

之所以存在集中模式的差异,主要同各行的经营规模、网络基础有关。分行业务量不是很大的银行,从便于管理效益考虑,可以实现全国一个中心;而对于业务量大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建设一个中心的风险太大,只能采取从区域到全国分步集中的方式,最终集中到全国性的一个或几个数据中心。但从实现形式,还是工程内容来看,不论采取哪种模式,都是在不同地理位置建设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并联网,按地域区划在下级分行设置前置系统,利用先进的主机、网络技术,将各地的网络、系统、应用数据进行整合归并,从而形成一个上联全国中心、下联网点终端,物理上相对独立、逻辑上统一的全国性计算机综合信息系统构架。

(三)数据大集中的风险防范

数据的集中必然带来风险的集中。在数据中心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主机、磁盘存储、应用、网络接入失效和地震、战争等各方面的灾难风险,而无论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对银行计算机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毁灭性打击。这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发展稳定和社会形象,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可以说,在银行各项科技工作中,“安全运行重于一切”。

解决数据集中后的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建立灾难备份中心。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在“9.11”事件中被摧毁以后,凡是建有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的金融机构由于数据完好无损,损失都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灾难备份是通过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结合,通过数据中心的业务数据、主机、通讯、应用、卫星的备份恢复功能,提高银行数据中心生产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实现“把鸡蛋放入不同篮子”的目的。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建设灾难备份中心需要解决以下困难:

首先,灾难备份中心的建立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建立与生产系统基本一致的整套系统,在专业化管理程度及人力储备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其次,灾难备份系统实施采用的各项技术及其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充分试验和验证,技术难度相当大。

再次,灾难备份中心建设一般工程实施周期长,对生产系统的影响较大,需要较好的统筹组织规划。

目前,中国农业银行的灾备中心建设已处于实际建设阶段,其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灾备中心;中国工商银行的灾备中心建设一直受到行领导高度重视,也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中国银行正在制定灾备中心建设初步方案和大规模投资的计划。从实施情况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基本上是依靠其拥有软件开发、硬件维护队伍的集团军优势,采取自建的方式建设灾备中心。但对于资金基础、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自建灾备中心似乎不大现实,必须借助其他方面的力量。可以考虑四种解决方式:

第一种是共建,就是几家银行共同出资出力建设一个灾备中心,这种方式实施的前提是合理确定参与行的投入比例和建成后管理及利益分配问题。

第二种是托管,就是将自身的灾难备份建设和运营管理有偿托管给其他具有灾难备份冗余资源的银行,但这样一来,势必导致托管银行与被托管银行有关保密以及管理方面的矛盾,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

第三种是互为备份,就是两家实力相当的银行互相利用对方的计算机资源,实现灾难备份的互备,这种方式和第二种一样,同样存在银行之间管理协调上的矛盾。

第四种是外包,就是银行将灾难备份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交给外部专业的、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商进行。

在以上四种方式中,外包方式是较为可行的,这种方式在国外十分普遍,在我国也有实例,去年10月,我国的深圳发展银行和高阳公司签订了灾备系统外包协议。毕竟外包方式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使银行获得了专业化服务,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外包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更具备可行性。但是作为一家合格的提供灾备服务的企业(组织)要求是很高的,首先它应拥有具备多年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熟悉银行信息系统架构及银行业务流程并有实时镜像灾备服务的成功案例,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灾难备份方法以及完备的灾备服务体系。除此之外,还必须能满足基建、设备、网络、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要求。而目前我国IT企业的资质还达不到真正满足灾难备份建设的要求,但随着银行外包需求的迅速增长,外包社会化的趋势是必然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成熟的灾难备份服务行业会在我国形成。

(四)大集中后需注意的问题

与国际大银行跨国集中的程度相比,中国银行业的数据集中依然只是在中国区域内进行,相比之下只能算刚刚起步。数据集中的完成,也仅仅是实现了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紧接着许多不同于原来分散模式下的新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力保障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除了建设灾难备份中心之外,银行还必须建立一套系统自动化监控机制和一支高效的危机管理团队,以提高对生产故障隐患的预警防范和及时处理的能力。为保障业务处理的畅通,银行一方面应优化网络结构,健全防病毒、防黑客、防漏洞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另一方面应选择物理上完全不同的后备通信网路,制定完善的通信后备方案。从制度上还应建立全行规范的、一体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检查制度。

2.建立适合集约化生产的应用体系结构

数据集中后的集约化生产运行方式对应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的改革和发展要求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这些都必然要求对银行原有应用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造。为此就必须整合原来分散于各套业务系统中的客户信息部分,建立一个统一的客户信息系统,同时根据业务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的应用系统进行优化,将一些独立于核心应用系统之外的系统整合到核心应用系统上来,将原有基于分散模式下的应用系统,改造成集中模式的应用系统。

3.加快进行数据挖掘加工系统建设

数据集中以后,银行建立了庞大的数据仓库,实现了对经营信息、客户数据的有效存储。紧接着银行就迫切需要从这些海量的数据当中挖掘出高附加值的信息资源,从而精确把握商业竞争、销售策略、客户需求等实时动态,以便实施差异化的优势战略,这也是实施数据集中的意义所在。银行必须设计出具备实时搜索、分析数据功能的个人法人客户管理系统,对原来有关信贷管理、会计报表等应用系统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4.协调“集中”与“分散”之间的矛盾

大集中模式为全行提供了标准统一的业务处理模块,大大提高了新业务快速集成的能力。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差异,总行推行的新业务可能不适合在地方开展,或者分支机构考虑因地制宜开展一些本地化业务,却受到大集中系统限制。这种“集中”与“分散”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外银行业经历了“分散——集中——分散”的发展过程,之所以从集中后又走到分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集中系统与本地化业务开展之间的冲突所致。当然国外银行并没有放弃大集中之后的业务数据的集中、统一。解决“集中”与“分散”之间矛盾的关键是,在大集中系统中要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标准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分支机构可以开发一些前端系统,开展本地化业务。为保证前端系统开发成功,接口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完整性。深圳发展银行的“大集中、大前置”模式就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与“分散”之间的矛盾。深发展只设有一个全国性的数据中心,通过应用新一代综合客户服务系统,实现了信息集中、账务集中、处理集中的“大集中”。同时为了满足各分支行本地中间业务的处理和管理的需要,又在分支行设置具有综合功能的前置机,这种“大前置”系统将不同种类业务系统的共性加以整合,能适应各种后台业务主机、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热拔插、开放和方便升级,赋予了分行中间业务广阔的开发空间。

5.分支机构科技资源的科学配置

“大集中”之前,分行科技部门很多工作围绕着本地的处理主机来进行。“大集中”之后,这部分的工作不复存在。因此,分行科技部门要对工作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要把更多的人力资源放在维护所在地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和计算机网络畅通的工作上;其次根据分行所在区域特点及业务部门需求,做好本地业务需求的收集整理,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维护或二次开发,以更好地发挥科技在支持银行业务发展上的主导作用。大集中后,客观上造成了各分行科技设备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和新需求的相对减少的情况,管理部门应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全行设备统一调配利用,以提高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应该站在全行的角度,本着节约有效的原则,对各分支机构的资金设备需求进行统筹安排。

标签:;  ;  ;  ;  

数据集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革命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