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案论述论文_孔水晶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案论述论文_孔水晶

身份证号码:32048319840605XXXX

摘要:园林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空间,园林给人以美的生活感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艺术在空间的展示。而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够使园林空间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富于变化,因此必须要对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效益

引言;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要求遵循一定原则和讲究有关方式、技巧前提下,还应是诸如植物、生态、美学、气象、地质、人体工程等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科学运用。如何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恰到好处地表达人们的思想、让园林成为城市整体建设理念的载体,是广大园林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1.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景观的基本作用是具有观赏性,园林设计的核心是植物景观,植物设计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园林质量的高低与否。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是基于自然界植物景观形成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相对应的配置,一般来说,如此设计出来的景观园林大都具有较高的视觉观赏性。为了让人们在美的环境中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一般以当地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性、喜好来配置植物。其观赏性是基于植物的美好形态和鲜艳的色彩可以聚焦视线,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园林景观其次是具有建造功能、环境功能。植物景观的建造功能是指通过植物来创造新的环境、空间,合理运用植物就可塑造出具有高度艺术观赏性形态的植物景观。园林景观的环境功能是指植物具有的环保、绿化方面的功能,例如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提升空气质量等生态价值方面的价值和优势。

2.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

2.1合理的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严格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惯、生长特点等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植物进行栽培和美化。同时在对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乡土植物,这样今后也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和养护,也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因为运输、迁移等导致成活率比较低的问题。同时要选择适合的土地进行植物的种植,促使植物能够尽快的适应生长环境,也能够确保植物的成活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起到美化的效果。

2.2保证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在园林景观绿化时,植物的多样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主要是因为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有自身的形态和习性,这样就造成园林景观具有立体、多层次等特征,从而就创建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间。同时由于园林中的植物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可吸引鸟和昆虫等,使得其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也促使生态环境更好合理和有秩序。

2.3要注重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乡土植物就是当地产出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由于常年生长在当地,其生理、遗传以及形态等都与当地的自然相适应,就比外地来的植物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这样不仅增强了植物的整体能力,还增强了植物的生态稳定性和适应性。

2.4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合理的植物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高峰期都是春天和夏天,并且在秋天很多植物都会出现凋谢和枯萎的情况,但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又没有季节的划分,所以,要想有效地满足城市秋天和冬天的绿化,作为园林绿化部门,在进行植物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例如:在气温比较低的冬天,一定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之间的搭配比例,从而就能够促进植物全年都能够发挥高效的生态效益。

2.5重视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设计植物景观时,要注意植物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的差异和变化,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同时还要保持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关注各种植物之间的联系与配合,遵循调和原则,使人获得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如果所配置的植物在体量、质地上存在差异,就要按照均衡原则,保证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这样游人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

2.6注意植物配置的色彩搭配

植被色彩的配置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设计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很多过分使用绿色或者是过多的使用一些常绿的植物的情况还比较多的存在着,从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的角度而言,只是一种比较不科学的做法。物极必反,过多的追求或者是使用某一种色彩必然会导致整体的彩色比较单调,季相景观也相对而言不是很突出。这样很难达到整个园林绿化设计和植物配置的效果。

例如,在很多城市中都种植很多的常绿植物,万年青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深绿的色泽,有着一种庄严大气,肃穆的感觉,能够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但是,这种气氛如果很大程度的应用于校园中,便和校园中那种活泼,开放,青春的气息很不相符合,因而,要结合园林的用途,将各种植物的颜色更好的配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整个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

3.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产生的效益

3.1观赏效益

丰富多样的植物,构成了植物群落的层次性,提高了植物的透视率,创造了更加优美的观赏效果,可以说,植物群落比植物个体更具有观赏价值。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其多样的姿态,构成了多彩的群落,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求,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都得到舒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的园林植物的养护,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与物力。而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强化城市园林的稳定性,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一方面可以将减少资金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树叶转化为植物原料,进而减少了养护工作,促进了物质与能源的循环利用,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3.3社会效益

所谓社会效益,一方面包涵了通过各项社会文体活动的开展,吸引各地游客,另一方面还包涵了符合了生态园林的特点,使得城市建设回归自然,也是人们走入自然的第一课堂。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教育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强化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意识,同时,也启迪了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

3.4生态效益

城市园林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产生生态效益。从某种角度讲,园林植物总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城市的绿地量,而城市的绿地量决定生态效益的大小。因此,园林植物的配置形成的植物群落,有效地增加了植物的数量与层次,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了城市环境,从而达到很好的生态效益。

结束语:总而言之,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到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而且也与园林绿化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息息相关,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使植物配置方案在园林景观中产生观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新娥.植物配置与造景[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胡祯英,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科学.2013.

[3]张新林.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J].江西建材.2011.

论文作者:孔水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案论述论文_孔水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