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国家各色“革命”的背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联体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已渐趋平稳。虽然杂有暴力与混乱,这场政变仍被冠以“郁金香革命”的美名。这不能不让人联想起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3年)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2004年)。“颜色”革命在俄罗斯周边不断蔓延,它们的幕后推动力量——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填补该地区政治“真空”,推销西方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攻势也初见成效。
多重利益驱动
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9·11恐怖事件的教训使美国和欧盟认识到,维持地区安全和稳定不仅影响全球安全和能防止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发生,还可以铲除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温床。独联体地区是一个宗教信仰复杂的地区,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以及其他多神论教派交错分布,宗教和文明冲突迭起。而且,该地区临近全球重要的热点地区——巴尔干半岛、中东地区和阿富汗。为了保障全球和地区稳定,防范极端宗教势力的恐怖活动,西方国家必须要加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和控制。
防范俄罗斯重新崛起。冷战的结束并不能够让美国和欧盟从此高枕无忧。作为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拥有足以毁灭地球的强大核武库,其脆弱的经济局势,以及俄国内可控制民主权威抬头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西方对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把握不住。防范俄罗斯重新崛起和可能出现的扩展,维护西方社会来之不易的世界“大同”,要求美国和欧盟认真对待独联体地区的民主问题。
推广西方民主价值观和政治体制。美国和欧盟对自己的民主价值观有种天生的优越感。向外推广其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是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的本能冲动。小布什在2004年总统就职宣言中明确提到:“保卫美国安全的惟一途径就是促进海外的民主,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对美国本土形成威胁的根源。……我们的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希望,在于自由在全世界的扩张。”
经济利益的驱使。独联体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使美国和欧盟一直十分垂涎。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和产量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美国一直谋求扩大在中亚和西亚的影响力,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中亚和外高加索各国。
多样手段并行
处于转轨中的独联体各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经济困难、政治动荡、恐怖主义和民族矛盾等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帮助。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经济、政治、安全等多种手段并用,向独联体地区渗透。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近年来在俄罗斯周边国家中发生的“玫瑰革命”、“橙色革命”中,“请客吃饭”是成功的秘诀之一。与自身捉襟见肘的俄罗斯相比,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可谓财大气粗。他们以经济援助为条件,敦促这些国家政府建立、完善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积极促成这些国家的民主变革。
近十年来,美国政府通过“自由援助法”和名目繁多的“单项计划”向独联体国家提供的财政援助总额已超过210亿美元。不过,“山姆大叔”绝不提供“免费的午餐”。美国参议院1992年通过的专门对原苏联国家提供经济、科技、人道援助的“自由援助法”宣称,“法案旨在改变阻碍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原苏联国家发展正常关系的所有法规,并修正所有相关法律,以便它们反映出国际关系中的新变化”。经济援助是美国对这些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因此,美国对独联体国家的援助有两个先决条件:受援国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利于提高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安全;美国与受援国的进一步合作应以该国在“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
因为财大气粗,美国和欧盟对转轨国家的态度颐指气使,不断施加政治压力,为这些国家的反对派政治力量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2003年格鲁吉亚总统选举前,美国和欧盟通过外交渠道向谢瓦尔德纳泽总统施压,促使其和平交权;在乌克兰选举前,美国直接向库奇马总统施压,要求他保证实行自由、真实的大选。在选举后出现政治危机时,欧盟等西方国家干脆直接介入乌克兰各派谈判,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展开了调停,“橙色”终于成了乌克兰政治的主色调。
美国和欧盟还不惜重金在独联体国家培育亲西方的政党和组织,通过资助其自由派政治组织和培训领导人的行为,培育和壮大自由派的力量和影响力。据统计,自1993年至今,共有九万名来自原苏联国家的商人、大学生、政府官员在美方援助下,到美国留学、进修和考察。这些人回国后纷纷成为本国政界、商界精英,其影响力不可小视。事实上,2004年选举获胜的几位独联体国家领导人,从立陶宛总统阿达姆库斯、格鲁吉亚的萨卡什维利到乌克兰的尤先科,都具有浓厚的美国背景。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参加“橙色革命”幕后策划的美国机构,包括美国民主党下属的国家民主学院、美国共和党下属的国际共和学院、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际发展基金、索罗斯基金等非政府组织。
9·11之后,安全协作成为西方嵌入独联体地区的又一有力手段。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的“需要”而获得了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不仅在吉尔吉斯斯坦马纳斯空军基地有驻军,在乌兹别克斯坦也取得了汉纳巴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在哈萨克斯坦,美军获得厂领空飞行权和紧急降落权。显然,美国对在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中亚和高加索国家的军事存在寄予厚望,并计划使那里的军事存在成为长期。如今通过支持亲西方的尤先科,美国又获得了一个坚定的向北约和欧盟靠拢的乌克兰。
争夺仍将继续
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影响西方独联体政策的重要因素。苏联解体之初,西方社会对独联体的政策首先是要保证俄罗斯的民主进程不可逆,以及确保苏联遗留下的核武器安全和防止扩散,因此在独联体政策上更多地考虑俄罗斯的感觉。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政局稳定,以及新权威主义和民族主义抬头,西方开始感到不安。对俄罗斯的不信任促使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采取在独联体地区积极渗透的政策。
西方影响在该地区的提升是全球化的趋势要求。西方国家在独联体地区影响的上升,俄罗斯影响的下降是国际政治力量消长对比的体现。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同时也伴随着西方价值观在全球影响的扩大。
俄美双方争夺的底线是避免出现直接对抗的情况。在解决地区问题、反恐问题、防止武器扩散、能源等诸多问题上,俄美双方有许多共同利益。美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和配合。而俄罗斯也离不开西方社会。正是由于这些共同利益,使得西方避免与俄罗斯正面交锋,形成争而不破的局面。
总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这个舞台上将继续上演争夺地区控制权的大戏,而且不会很快产生明确的输赢结果。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大国的利益将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