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200
【摘 要】目的:对综合医院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80例患者,疾病类型是急诊胸痛,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80例患者分组时按照疾病类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30例;心源性胸痛)和对照组(50例;非心源性胸痛)。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焦虑症状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死亡恐惧、失控感、害怕、手脚麻木、过度换气等症状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4个患者比例、胸痛病程≥6月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结论:综合医院急诊胸痛患者可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大多数是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综合医院急诊胸痛患者临床特征是:年龄小、心电图无异常、发作时伴随出现特征性症状,例如死亡恐惧、失控感、害怕、手脚麻木、过度换气等。
【关键词】综合医院;急诊胸痛;心理状态;临床特征
胸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主要疾病是冠心病,不良情绪较为明显,主要是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是综合医院急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分析发现,急诊胸痛患者中,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的占比分别是40%、60%,其中非心源性胸痛包括惊恐障碍、躯体化障碍、重症抑郁等[1]。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给予以胸痛为主诉急诊入院患者实施经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46%存在冠心病,剩余患者接近正常冠状动脉,但是,均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临床诊断患者时容易忽略,可导致急救资源大量浪费并导致患者长期得不到确诊、恰当治疗[2]。本组选取80例患者并深入分析了综合医院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入组患者例数是80例,均选自综合医院,疾病类型是急诊胸痛,研究选取时间段:自2016年5月开始至2017年4月停止,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按照疾病类型):研究组(30例)、对照组(50例)。入组标准:急诊主诉为胸痛、具备正常语言理解能力、心功能耐受与医生持续0.5h对话。研究组患者(20岁~78岁)平均年龄是(50.64±4.57)岁,男女患者比例是20:10;对照组患者(21岁~70岁)平均年龄是(41.14±4.25)岁,男女患者比例是30:20。
1.2方法
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统计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
1.3评定标准[3]
肯定有焦虑:SAS评分≥14分;肯定有抑郁:SDS评分≥8分。
以下指标任何一项存在异常即可判定为器质性心脏病:(1)标准12导联心电图;(2)CAG;(3)24h动态心电图;(4)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5)心肌核素扫描。
1.4统计学办法
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方法是(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经X2检验、表示方法是(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研究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2组患者性别构成、文化程度及职业对比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
2.4胸痛临床特点
经过临床分析,研究组患者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4个患者比例、胸痛病程≥6月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2组患者胸痛发作持续时间≤10min、10~60min、>60min、1周内胸痛发作≥3次对比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患者胸痛临床特点对比
3 讨论
急诊胸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为冠心病患者[4],均伴随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主要不良情绪是焦虑情绪,诊断难度较大,医疗支出也明显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焦虑症状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死亡恐惧、失控感、害怕、手脚麻木、过度换气等症状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胸痛发作时伴随症状≥4个患者比例、胸痛病程≥6月患者比例多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以上结果提示焦虑情绪普遍存在急诊胸痛患者且需要小心排除器质性心脏病,胸痛发作时,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常常伴随出现恐惧、害怕、过度换气及失控感等[5],但是,心源性胸痛患者在胸痛发作时一般不存在此类症状。另外,非心源性胸痛患者胸痛病程一般≥6月,因此,若临床医生给予患者检查后未发现心脏异常,则需要考虑焦虑障碍可能性并给予患者及时精神会诊[6],以便于掌握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综合医院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大多数是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临床特征是:年龄小、心电图无异常、发作时伴随出现特征性症状。本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心理测试依从性较差,易出现选择偏移现象,有可能高估胸痛患者焦虑水平,因此,后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保友,周玲,丁怀见,等. 10例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6):143-144.
[2]葛振,费立博,张炜,等. 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4(3):132-134.
[3]杨亚莉. 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特征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23).
[4]王威权,王雄明,李赛梅. 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特征分析[J]. 疑难病杂志,2015(11):1144-1146.
[5]郭永梅. 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J]. 家庭心理医生,2014(10):207-207.
[6]梁海云,李绮玲. 急诊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8).
论文作者:王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胸痛论文; 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焦虑论文; 对照组论文; 特征论文; 比例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