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曾在2014年10月份-2015年10月份所接收的100例患有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采取胺碘酮来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结论:对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该种治疗方法值得被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30-02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临床危重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为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提出了采用胺碘酮治疗该疾病的方案,并对这一方案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一研究成功做如下的分析和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曾在2014年10月份-2015年10月份所接收的100例患有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所有被选入的患者进行诊断,均符合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标准。随机把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29例为男性患者,21例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8.9±2.7)岁,平均病程为(11.5±0.7)年;研究组中31例为男性患者,19例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9.3±2.5)岁,平均病程为(11.7±0.76)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存在较大差异(P>0.05),所以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对其饮食进行指导,尽量以低盐为主,降低患者的交感兴奋,并采取扩张血管、利尿和强心等常规的治疗干预。对于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碘胺酮的长期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每日3次服用剂量为0.2g的碘胺酮,当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可以对服用的剂量加以调整,调整为每日2次服用剂量为0.2g的碘胺酮,当患者的病情彻底获得稳定后,可以只每日服用1次剂量为0.2g的碘胺酮即可[1]。
1.3 观察指标
按照该疾病的相关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治疗效果评价的标准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具体标准如下: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以及相关体征开始消失,心功能得到2个级别的改善,而且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室数目的下降数目达到90%以上则可判定为显效;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以及相关体征开始出现明显的好转,心功能得到1个级别的改善,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室数目的下降数目在50%~90%之间则可判定为有效;当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和相关体征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心功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室数目的下降数目不足50%,或者是未有任何变化则可以判定为无效。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数×100%。
此外,还需对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如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临床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采用χ2来对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本次统计数据符合统计学相关标准,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照的显效例数为25例,有效例数为8例,无效例数为1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研究组的显效例数为33例,有效例数为11例,无效例数为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详情参照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造成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多种心脏病最终发展的终端的一种表现,而且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心律失常,该疾病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很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药物来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成为我愿医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基于此,我院针对该类疾病采取了胺碘酮进行治疗,并经临床证实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广谱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含碘的呋喃衍生物是组成胺碘酮药物的主要化学成为,可以有效的阻滞机体内Na+和受体的通道,可以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心肌有效不应期等,从而使其得以缓慢的消除,并出现折返的现象[3]。此外,碘胺酮还具有负性肌力作用比较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也不会有加重的作用,还可以使左室射血分数增加,从而使人体内的活动耐量得到有效的增加[4]。目前而言,碘胺酮在治疗该疾病中已成为了首选药物之一,其副作用、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也远远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采取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碘胺酮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而且其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卫涛,李薇,栾荣华.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82-84,88.
[2]张海勤.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194-195.
[3]张妍,张建兵.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148.
[4]代艳伟,张博,刘芳.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07-108.
论文作者:陈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例数论文; 心衰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老年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