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中医医院 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的影响,以证实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临床选取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基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hs-CRP降低更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hs-CRP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在稳定型心绞痛(SA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心血管急症,其发生与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聚集等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在常规扩张冠脉、降低心肌耗能、减小血液凝滞的基础上给予降低血脂、阻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1,2】。多数学者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AS)基础上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有关。不稳定斑块在炎症因子等其他因素刺激作用下可因斑块纤维帽破裂或斑块出血等导致血管管腔阻塞,进而导致心绞痛发生【3,4】,因而炎症因子水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疾病的严重程度。近年来,已有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笔者就蓬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s-CRP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其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蓬莱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67.0±12.7)岁。纳入标准:依据2007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5】,通过常规、动态及运动心电图检查,并符合以下条件:(1)原有稳定型心绞痛性质改变;(2)休息时心绞痛发作;(3)近两月内新近产生、轻微活动诱发心绞痛。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2)各种感染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3)近期组织、手术损伤;(4)恶性肿瘤及用免疫抑制治疗;(5)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特点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给予休息、镇静、吸氧等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酯类药物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其中氯吡格雷首次口服300mg,之后为75mg,每日一次,连服2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为20mg,每晚一次,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炎性因子水平(hs-CRP)的变化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分别予以采集外周血以检测hs-CRP。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人hs-CRP的Elisa试剂盒。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_s)的形式来表示,两比较样本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逐步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这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与患者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高脂饮食的人群,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的人群【6】。心绞痛发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脂饮食导致血脂水平升高、脂类物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并出现粥样斑块,进而导致管腔狭窄;另一方面是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变学改变,当出现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时会在冠脉局部形成湍流,诱发血小板聚集,进而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和体征【7】。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RP作为一种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8】。其主要作用机制为:(1)调节巨噬细胞摄入LDL-C有助于泡沫细胞的形成;(2)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3)斑块内较强的炎症反应,导致其中的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释放某些组织溶解酶破坏斑块组织,使斑块软化,并易于破裂;(4)与某些细胞黏附分子有关,这些黏附分子在白细胞通过内皮壁时黏附和移行中起重要的作用,此过程是粥样硬化形成开始的重要一步;(5)CRP水平高者,炎症局部释放的某些血管收缩因子较多或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血栓素A2较多。因此,hs-CRP水平可以反映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程度,对于临床疗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常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够通过竞争性的结合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来阻碍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的结合过程,最终抑制了血小板相互聚集的过程。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钙除了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作用。陈珍严等【9】在对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UAP患者冠脉炎症的影响的研究中指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控制UAP冠脉炎症,控制的程度与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呈正比,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循环炎症标志物的浓度,加速冠脉炎症的消退。可见,阿托伐他汀除降脂外,尚有明显抗炎作用及改善心肌重构、保护心肌、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UAP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能起到有效的抗炎作用,对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更进一步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较单纯基础治疗组的hs-CRP降低的更明显,且经统计学软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证实了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任晓兰,段霄燕,王淑琴.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08):1261-1263.
[2]Valgimigli M,Minarelli M.Triple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acutecoronary syndromes[J].Drugs,71(13):1703-1719.
[3]王永利,徐丁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及治疗简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33.
[4]李淑玲,朱成朔,刘国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210.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6]Ray WA,Murray KT,Griffin MR,et al.Outcomes with concurrent use of clopidogrel and proton-pump inhibitors:a cohort study[J].Ann Intern Med,2010,152(6):337-345.
[7]Schulz S,Mehilli J,Ndrepepa G,et al.Bivalirudin vs.unfractionated hepari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1-year results of the ISARREACT 3 trial[J].Eur Heart J,2010,31(5):582-587.
[8]白书玲,李建军.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8):765-768.
[9]陈珍严,李呐,刘靖,等.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脉炎症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7):520-523.
作者简介:刘建邦,男,主治医师,就职于山东省蓬莱市中医医院,主攻心血管内科,目前为蓬莱市中医医院医务科副主任。
通讯作者:许迪魁,住院中医师。
论文作者:刘建邦,许迪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心绞痛论文; 不稳论文; 患者论文; 炎症论文; 蓬莱市论文; 格雷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