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教材资源演绎个性化课堂教学_平行四边形论文

活化教材资源,演绎个性化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教材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它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依据和基本素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强调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照本宣科”不仅偏离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千篇一律”的教学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对象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融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智慧,通过对教材的深加工,充分有效地激活教材知识,形成富有教师教学个性和利于学生接受的教材知识体系.本文拟以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3.5探索菱形的条件”的教学实践为例,就如何优化教材资源、构建个性化课堂教学等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学设计与思考

1.复习回顾,感受新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哪些内容?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使问题的呈现更为清晰明了,教师也可设计表格(如表1),让学生回顾菱形的有关性质).

(学生回忆并完成表格指定内容).

【设计思考】从教材本身的编排来看,将“菱形的判定”安排在“菱形的性质”之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获得直观感受,认识并归纳这一特殊图形的基本特征;再通过逆向思维对“菱形的构成条件”进行深入探究,而这一过程需要通过推理和论证才能完成.此处的设计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系统归纳与总结(定义和性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意识到菱形可以从哪几方面(边、角、对角线)进行研究,为接下来探索“菱形的判定条件”指明了方向.

2.情境创设,在操作和交流中寻找新知的“生长点”

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2张宽度相等的矩形纸片按图1所示叠合在一起,重合的部分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画 出并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按小组进行操作、交流和讨论,尝试并完成这一问题的推理论证.教师在小组间巡视,开给予适当指导).

学生通过操作、猜想、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得出可能是“菱形”的结论,但也会有学生得出是“平行四边形”的结论.因此,在围绕“是什么图形”及“如何验证是否为菱形”等问题上,要尽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必要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在问题解决后,引出课题(教师此时板书课题“探索菱形的条件”).

【设计思考】有效的情境创设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通过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例来调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教材编排的顺序来看,尽管“菱形的定义”前面已有交待,但在涉及“探索菱形的条件”这一部分内容时却没有提及;从教材编排的意图来看,是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但笔者认为,正是这部分内容的缺失,造成了“前后知识的脱节”.因为缺乏有效的知识“链接”,许多学生对“定义本身也可以作为判定方法使用”没有形成深刻印象.增设这一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化归”思想,意识到“定义其实也可以作为判定方法”这一事实;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材前后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使知识的生成更加自然流畅,为后续知识的探究提供了思路,有效弥补了原有教材体系的缺憾.

3.理性回归,在探索和思辨中构建新知

问题1:我们知道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反之,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吗?如果是,试说明你的理由.

(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后,接着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2:你能否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

问题3:至此为止,你总共学习了几种可以证明菱形的方法?你能用知识结构图来归纳吗?

(学生在下面尝试画知识结构图,教师巡视并加以点拨,然后请其中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知识结构图(如图2),此时本节课构建新知模块的目标顺利达成).

【设计思考】本节课的重点是“菱形的判定方法”,学生解决了问题1和问题2,就可以获得判定菱形的方法,但仅仅得到方法是不够的,教师要将着力点放在“如何获得这一结果的”,即让学生经历新知探究的过程,这一点至关重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来龙去脉”,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这两个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尽可能地尝试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尽管实施的途径不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得到“一组邻边相等”,有了目标和方向的推理才是积极有效的.另外,学生画知识结构图时可能会感到困难,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标准》要求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当然,不同个体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由于各自的知识基础、知识经验和认知角度、思维方式不同,可能获得不同的结果,这恰好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这种展示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在寻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也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

教材在“探索菱形的条件”时,在方法论证上未作过多的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展示个性与才华,同时也可以在各自生成的不同方法中学会分析与比较.此外,把复习课中常用的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法用于新授课的知识归纳中,能使学生将获得的新知及时有效地梳理.因为在获得新知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它们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其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便于记忆和提取.

4.开放式探究,在操作与实践中巩固新知

探索活动1:如果给你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将它变成一个菱形吗?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形(如图3),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进行分组操作、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点拨,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师:你能说出理由吗?

师:很好,两位同学分别利用三角形全等和对称性首先推导出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然后都是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解决了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如图5,在BC和AD上分别截取BE=AB,AF=AB,连接EF,则四边形ABEF为菱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由BE=AB,AF=AB,得到AF=BE.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BE,所以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BE=AB,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得到四边形ABEF为菱形.

师:非常正确,还有其他不同的设计方法吗?

(沉默片刻,终于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教师示意他发言).

:如图6,分别作∠A与∠B的平分线AE、BF,分别交BC于点E,交AD于点F,则四边形ABEF为菱形.

师:(惊喜地)这样操作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AFB=∠EBF.由于BF平分∠ABE,所以∠ABF=∠EBF,这样∠AFB=ABF,AF=AB.同理可得,BE=AB,所以AF=BE,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F=AB,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到四边形ABEF为菱形.

:我觉得也可以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来证明四边形ABEF为菱形,在得出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后,再利用角平分线,可以推出AE⊥BF.这样也能得到四边形ABEF为菱形.

师:对,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设计方案,都是有依据的,我们无论是进行操作还是推理论证,都应当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据.刚才同学们设计的所有方案其实都是依据证明菱形的3种方法.

探索活动2:如果将原先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换成矩形纸片(如图7),那菱形又该怎样设计呢?

(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感到意犹未尽).

【设计思考】问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有价值的问题应引发学生一连串的质疑、探究和发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完成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之后,教材提供的例题原型是“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四边形AFCE是菱形吗?为什么”.毋庸置疑,教材提供的例题都是编者经过精心设计和挑选的,相信多数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令人质疑.问题的呈现如果过于“单一”和“直接”,势必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即使再提供几个这样的例题,学生的思维也仅仅是停留在“生搬硬套”的表层,其思维的深刻性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其理解也只是一种假象.而如果将它重新改装,设计成一个“开放式”问题(给你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将它设计成一个菱形吗),则使原先单调刻板的问题立刻焕发出“生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整堂课的灵动感.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交流、论证等探索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探索构造菱形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充分激活了思路,对菱形几种判定方法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并在接下来的个性展示中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反思

1.教材对使用者来说是公平的,但其提供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基于对教材理解的教学设计则凸显了教师的智慧和个性

从本节课的设计来看,教师在多个环节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灵活处理和加工,如情境的设计、新知的探究过程及应用等.尤其是在新知的生成环节和开放性例题的探究过程中,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思考时间,学生在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事实证明“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有效”,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才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学生之所以“意犹未尽”是因为他们仍处在知识探究的热情与亢奋之中.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数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尺度,而这种引导需要设计者的精心构思和“大胆创新”,因为在教材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融入了自身智慧与创新精神的教学内容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才是富有个性特色的.

2.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增强教师对现有教材资源的加工处理能力

课堂是教学目标实施的载体,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创新生长点,在教学预设中,要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提炼和再加工,而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恰恰能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个性展示的共同平台

教学的个性化是教师自身“智慧”及“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个性化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展示,更重要的是使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化课堂需要给学生个性的展示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问题提出后,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使他们有时间与机会去主动从事探索、实践、发现,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若一味追求知识的容量与密度,则学生获得的也许只是机械的记忆与模仿,这种停留在“浅表”的“伪认知”,势必最终影响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辅相成的动态、生长的建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需要的不是“教材内容的拷贝”,只有经过缜密思考、科学加工和处理过的“有新意”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自然生成、富有个性的课堂才是“积极有效”和“有价值”的课堂.

标签:;  ;  ;  

激活教材资源演绎个性化课堂教学_平行四边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