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整体问题,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与调整_生产率论文

这是一个整体问题,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与调整_生产率论文

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偏差论文,我国经济论文,总量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巨变。难道我们真的已经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目前经济回升乏力,问题究竟是总量性的还是结构性的?如果是总量性的,那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不能持续,速度要下降,政策要调整;如果是结构性的,那么阻碍在哪里?解决问题的出路何在?本文试图在总需求不足的视野之外,对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提供另一种解释,并由此探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思路。

一、我国产业结构偏差对经济增长进程的制约

1.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

从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到,与国际上的一般模式相比,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态势使结构偏差明显加深。

表1我国三次产业GDP结构变动(%)

当年价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

198030.1 48.5 44.221.4

199027.1 41.6 37.031.3

199520.5 48.8 42.330.7

199818.0 49.2 42.232.8

不变价格①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

198030.1 48.5 44.221.4

199022.6 49.4 45.328.0

1990

(27.1)(41.6)(37.0) (31.3)

1995

(18.8)(52.6)(47.4) (27.9)

1998

(16.5)(55.6)(50.1) (27.9)

注:①括号内为1990年不变价格,其他为1980年不变价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及《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有关资料计算整理。

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出比重升幅过大。改革初期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特征之一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过高。这种偏差在80年代有所改善。但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的比重又迅速上升,8 年间当年价格比重的升幅为7.6个百分点,不变价格(1990 年价格)比重的升幅高达14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变动趋势。1996—1998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年平均比重以当年价格计算为49.3%,以不变价格计算达54.7%,与相近收入水平国家的一般模式相比要高出10—20个百分点,与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在相近发展阶段的一般情况相比大概也是这样。而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的原因是工业比重过高。1998年,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当年价格比重为42.2%, 不变价格比重为50.1%(1996—1998年的平均比重为49.4%)。

表2 三次产业GDP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库兹涅茨模式(1971) 钱埃西模式(1970)①

人均GDP(1958年美元) 人均GNP(1964年美元)

3005001000 3006001000

第一产业 26.5

19.410.9 30.4

21.818.6

第二产业 36.9

42.548.4 23.1

29.031.4

第三产业 36.6

38.140.7 46.5

49.250.0

赛钱模式(1989)②

人均GDP(1980年美元)

3005001000

第一产业 39.431.7

22.8

第二产业 28.233.4

39.2

第三产业 32.434.6

37.8

注:①为钱纳里、埃尔金顿和西姆斯模式。②为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

资料来源: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 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文版,第128—129页;Chenery,H.B.,H.Elkington and C.Sims(1970),"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EconomicDevelopment Report,148(Cambridge,Mass.); Syrquin,M.and H.B.Chenery (1989),"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Vol.3,pp152—3.

第二,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比重不合理下降。我国改革初期产业结构偏差的另一个特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80年代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快上升使这种偏差有所好转,但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当年价格比重上升很缓慢(1998年与1990年相比只上升1.5个百分点), 以不变价格(1990年价格)计算的实际比重出现下降趋势(8年间降低3.4个百分点),使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1996—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年平均当年价格比重为31.7%,不变价格比重为28%,比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一般模式大概也要低出10—20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90年代的情况相比也是如此,1994年,除中国和印度外的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为39%,下中等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为49%,我国比重低的偏差很突出。

2.结构偏差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需求制约

我国工业比重过高,从理论上说就是工业品的供给水平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及需求结构决定的正常需求水平。虽然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工业品消费比重一直很高并形成了惯性,由此导致整个经济对工业品的需求比重也很高,但需求结构变动中物质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服务产品需求比重上升毕竟是一种具有内在规律的趋势,对工业品的需求增长不能不受到这种趋势的制约。其结果是,在市场机制起调节作用并且没有外力干预的条件下,工业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越来越突出。当前的情况正是这样,市场相对饱和使工业增长不能恢复到较高速度,从而由工业增长支撑的经济增长速度难以回升。这表面上是总需求不足的影响,其实是产业结构偏差导致的需求结构的制约。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比重一直偏低的特点)表明,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服务消费比重应当是较快上升的。但我国消费性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不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由于服务消费与产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可替代性,生产结构的偏差难以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来缓解。加上服务的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服务供给不发达,服务需求就难以表现出来,潜在的服务需求更不可能被开发出来。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与这种状况有很大关系。

我国工业比重过大的结构性偏差是历来就存在的,为什么现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制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种结构性偏差从90年代以来已经演化到相当严重的地步;二是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领域调节作用的增强。改革初期我国工业比重过高的结构偏差也很突出,但主要是重工业的比重大,消费品工业很不发达,并且工业品的相对价格较高,工业增长的市场空间还很大;80年代工业的不变价格比重相对稳定,当年价格比重持续下降了7.2 个百分点,结构偏差总的说有所缓解,所以1991—1992年的经济回升仍然是在工业扩张的带动下实现的;然而这个扩张过程的持续使工业在GDP 中的当年价格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不变价格比重提高13.1个百分点, 导致目前工业品的供给明显超过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决定的需求水平,因此工业增长难以再成为带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同时,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品出口增长的影响,也加大了结构偏差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需求制约。另一方面,体制改革的推进使中央计划调控的作用减弱,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强,这也使工业增长速度的变动更多地受到市场调节而不容易再出现盲目扩张的态势。

3.结构偏差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都要求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但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比重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导致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偏差更加突出。这种结构偏差从以下两方面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第一,影响了第一、二产业和整个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第三产业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第一、二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的。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仓储、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产业部门,不仅是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其他产业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些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滞后会影响第一、二产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协调增长和增长效率的提高。9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在GDP中的比重是下降的,教育、 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则一直很低,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相同发展时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的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效率改进一直未能取得大的进展,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缓慢,质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对内不能有效拓展消费需求,对外难以较快增强国际竞争力,整个经济不能转入效率提高型的持续增长轨道,这种情况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特别是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有直接关系。

第二,影响了经济增长稳定程度的上升。经济稳定增长是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比重过高容易引起经济增长过程的较大波动,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则不能对经济稳定增长起较大的支撑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对GDP 增长的作用率上升是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度提高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郭克莎,1993,第一章)。国外的有关研究也说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增长受商业存货和国际贸易影响,周期特征比较突出,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受景气循环的影响较小,很多服务业的需求在经济衰退时仍保持相对稳定。例如,美国经济于1991年增长放慢时,制造业产出下跌3.4%,服务业的产出一点也没有倒退; 日本在上一次经济衰退中,制造业产出下跌13.5%,服务业仅下滑2%; 而德国的这两个数字是11%和0.2%。9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之所以取得了令日本和西欧瞩目的增长业绩,经济服务化(服务业在就业和GDP中均占80 %)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情况是,在这一次经济波动中,工业增长率的降幅为12.3%,而第三产业的降幅只有4.8%, 但由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偏差,使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下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却遇到了难以维持稳定增长的问题。

二、9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偏差是如何形成的

我国的产业结构偏差在80年代有所好转,为什么90年代以来又变得突出起来?对此,我们可以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动因来寻找解释。

1.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动。在我国的国内最终需求中,90年代以来建筑业的需求比重很高,上升较快;而工业的需求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趋于上升。与其他国家最终需求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式相比,我国工业的需求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很低。这很大程度上在于生产结构偏差对需求结构的限制和影响,因为静态的最终需求(最终使用)结构不能不是生产结构的类似反映。但是,动态的需求结构则受到生产结构之外的其它因素的作用,这些作用使需求结构的变动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并可以反过来导致生产结构的变动。动态数据的比较不支持国内需求结构变动对生产结构偏差加深的影响,包括不支持工业需求比重对工业生产比重上升的拉动作用,也否定第三产业需求比重是其实际生产比重下降的原因。并且,服务业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使我们可以判断,在第三产业需求比重低与生产比重低的关系中,主要是缺乏供给而不是缺乏需求。

2.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产业外贸结构的变动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动。但我国三次产业的外贸净值比重都很小,不象其他国家的一般模式那样外贸净值在产业总需求中占很大比重。而且,我国90年代以来工业部门的净出口比重并没有上升,第三产业的净出口比重也没有出现相反的变化。因此,外贸结构的变动也没有对生产结构的偏差产生影响。

3.产业投入结构的变动。从投入产出关系看,投入结构的变化可以直接推动产出结构的变化,但统计表明,90年代以来,在劳动力结构的变动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幅度大大高于第二产业以及工业部门;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动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上升的,而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是下降的。显然,投入结构的变动也不是导致产出结构偏差加深的原因。

4.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各个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它的变动可以导致产出结构的变动。从其他国家产业相对生产率变动的一般模式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之间的相对生产率差别是趋于缩小的,尤其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趋于相同。相比之下,我国90年代以来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也出现了结构性偏差。80年代,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差距有所缩小,其中第三产业与工业的相对生产率差距相对稳定。但90年代以来它们的差距都大幅度扩大。1997年与1990年相比,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当年价格相对生产率扩大0.28,不变价格相对生产率扩大0.41,第三产业只有第二产业的0.46;而第三产业与工业的相对生产率之比,以当年价格计算由1990年的0.77下降为1997 年的0.51,以不变价格计算则下降到只有0.38, 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只为工业的1/3多一些。很显然,正是这种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大幅度扩大,导致了产出结构偏差的明显加深。

5.产业制度结构的变动。根据上面的分析,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相对生产率差距大幅度扩大,与国内需求结构、对外贸易结构、产业投入结构的变动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需要从产业之间的制度结构变动方面来进一步考察。

一个具有事实依据又合乎逻辑的解释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很多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格局和体制状况,这使它们之间的生产率变动出现不同的态势。第一,所有制结构和竞争程度的差别。工业产值结构中,国有工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54.6%下降为1997年的25.5%,集体工业、个体工业和其他类型工业的比重分别由35.6%、5.4%和4.4%上升为38.1%、17.9%和18.4%;而在第三产业中,除了国内商业、一般服务业以及公路运输等部门之外,其他很多部门至今基本上仍是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很低,产业中竞争不足,生产率的改进非常缓慢。第二,国有经济改革程度的差别。工业部门中非国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以及对外开放度较高带来的较强的国际冲击,使国有工业企业一直走着一条深化改革的路,由此带动经营管理水平的改进和生产率的提高;而第三产业中很多居于垄断经营地位的国有企业,由于不存在着经营和发展的压力,体制改革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效率低下的状况变化不大。第三,调节机制的差别。工业部门的生产和经营自90年代以来基本上是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企业在市场供求变动和价格变动中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而第三产业中的很多部门却依然受到较强的政府调节,接受政府的定价或调价指令,并在经营亏损时获得财政补贴。这种差别显然也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生产率变动态势。

三、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有关问题

1.当前总供求矛盾的原因是总量性的还是结构性的?

我国当前总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当期总需求小于当期总供给,理论含义是有效总需求小于实际总供给(不剔除无效供给),但其原因可以是总量性的,也可以是结构性的。我国结构偏差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表明影响当前总供求关系的主要不是总量问题(即总需求萎缩)而是结构问题,即工业部门供给过大而第三产业供给不足。这个判断也可以从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中得到证实。其一,从供求关系看,近几年工业品尤其是工业消费品普遍过剩,生产能力大量闲置,而很多第三产业部门如邮电通信、城市公共运输、居民服务、金融服务及卫生体育等的排队现象仍很明显,教育、咨询、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的供不应求就更加突出。由于服务业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需求的增长不能完全表现出来,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其二,从价格变动看,1991—1998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减缩指数为6%,而第三产业为10.5%; 199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0.8%,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16.5%;199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2.6%,但服务项目价格仍上涨10.1%。 显然,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所反映的更多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只不过第三产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较小,加上服务需求不象商品需求那么强烈,不能实现的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转化为储蓄存款(包括以个人储蓄出现的各种存款),因而表现为一种较普遍的需求不足现象。

2.为什么民间投资迟迟难以启动?

广义的民间投资是指非国有经济投资,包括集体和个体经济的投资。去年下半年国有经济投资大规模扩张之后,由于不能有效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导致投资过程难以持续循环,投资扩张势头不是象以往那样迅速加强而是很快减弱。民间投资难以启动,主要原因是非国有经济大多数集中于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部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公路运输和一般服务业,这些产业部门的市场已基本饱和,有利的投资领域不多;而对很多预期利润率较高和发展前景看好的其它第三产业部门,非国有经济却又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不能进入或难以进入。在90年代以来城乡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的比重占61%—62%,第三产业的比重只占28%—29%。对于很多集体经济难以投资的第三产业部门,个体经济的投资就更难以进入。可以说,投资领域的限制,已经成为当前非国有经济扩大投资的主要障碍。缺乏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投资领域的限制,不仅使民间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而且使原有的民间投资也部分退出经营领域而变成银行存款,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

3.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出路何在?

如果上面的分析能够成立,即总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性的而是结构性的,那么当前宏观政策的重点就应当主要不是扩张需求总量而是调整供给结构,或者说,刺激需求的作用相对有限且难以持续,只有调整供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笔者的计算,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大概要到2003—2005年,只有在农村消费扩张期到来之后,整个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出现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张。在此之前,如果没有重大因素(如普遍推行消费信贷、分配政策或福利政策的全面调整等)的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可能吸纳过大的工业品供给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只有依靠大幅度加快第三产业的供给增长,适应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投资需求,才能支持经济的较高速稳定增长。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是控制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的投资规模而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对工业部门的投资增长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已经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宏观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引导社会投资更多地进入第三产业部门。目前我国农村服务业很不发达,并成为影响农村市场扩大和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因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同时,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产业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所决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其高速增长至少能对我国今后10—15年的经济较高速增长提供重大的支撑作用。只要社会投资的重点转向了这些第三产业部门,工业投资和发展的相对规模就会趋于合理;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较快转移,为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最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发展是当前促进结构调整与缓解总供求矛盾的一个突破口。

4.如何启动民间投资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当前民间投资的启动需要第三产业的天地,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民间投资的进入。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问题不在于相对投入不足,而在于相对生产率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制度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竞争机制的作用,没有市场机制的调节,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发展进程就难以有效加快,而非国有经济的进入则是加强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基本条件。

从日本的情况看,由于经营效率的原因,大多数原来国营垄断的第三产业部门都是在对私人资本和私人企业开放中引进竞争机制的。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铁路和航空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以及公用事业、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目前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都很低,由于缺乏竞争,经营效率差。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这些产业部门将日益明显地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和挑战,必须尽快提高对外竞争力。而这些产业中的国有经济要提高与外商投资经济的竞争力,首先要增强对国内非国有经济的竞争力,需要一个竞争环境的锻炼。因此,这些重要的第三产业部门在对外国资本和外国企业开放之前,应当先对国内的民间资本和民间企业开放。

根据以上第三产业部门的性质和特点,启动民间投资和加快产业发展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企业形式的进入。宏观上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尽快减少以至消除非国有企业进入这些产业部门的体制障碍和人为限制,引导国内的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合理进入以上产业部门。比如说,从扩大民间投资的角度看,允许和鼓励兴办民间金融企业包括民间银行,兴办民间教育尤其是民间高等教育,以及兴办各种民间服务企业。应当在这些领域中推动各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和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民族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提高民族经济的竞争力与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其二是资本形式的进入。非国有经济的进入与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以上产业部门中,非国有企业的产业进入障碍不可能很快消除,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难以较快改变,同时很多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资本量和技术问题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引进和加强竞争机制的作用,推动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并较大幅度启动民间投资,近期内可以较多地发展以国有控股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制经济。例如,允许和鼓励发展股份制金融企业包括股份制银行,发展股份制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发展各种形式的股份制服务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启动这些产业的股票发行及上市,引导民间资本的进入,吸引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促使现有的国有服务企业建立起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在制度变革中提高生产率和增强竞争力。

标签:;  ;  ;  ;  ;  ;  ;  ;  ;  ;  ;  ;  ;  ;  ;  ;  

这是一个整体问题,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与调整_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