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路径分析论文_张跃华

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路径分析论文_张跃华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要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技术措施,做好河道治理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发挥出河道治理工程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等工作提供保障。管理部门要从河道治理工作的特点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找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做好质量体系建设的同时控制好施工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施工,还要积极开展监督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在完善规范准则的基础上提升业务水平,保证质量控制的合理性,实现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提高;河道治理;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1河道治理的重要性分析

河道治理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河道问题对人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雨季和旱季。具体来说,雨季的到来可能会使河道水位上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易带走碎石和泥沙,这些泥沙和碎石的堆积严重阻碍了河道水流的流通,严重时,可能导致泥石流和洪水灾害,进而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旱季时,会使河道的水位下降,从而导致干旱问题,进而导致周边的农作物缺乏水源、难以生长,给周边人们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在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境况下,我国水资源也非常匮乏,并且受环境污染、气候条件、工业废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使水资源的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部分工厂将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使河道污染严重,水生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有效缓解上述情况,需要进行河道治理,从而维护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通过河道的治理,还可以解决河道水污染问题,使河道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2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生态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的大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废水和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到河道中,因河道不具有纳污性能,使河道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水质受到污染,河水出现乌黑浑浊、蚊蝇滋生的现象,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的影响。就河道水体来讲,虽然其不具有纳污能力,但良好的河道水体可以满足工农业、商业、渔业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且符合景观用水、旅游用水的要求。如果河道水体污染,有富含有机物的各种污水和废水的流入,河水的含氧量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将会下降,甚至消失。事实上,水体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于城镇和郊区,且污染程度较大,比收集设施、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快得多,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另外,农业生产方面,常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这些有机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环境,从而影响水体。

1.2河道形态整治的问题

在进行河道整治过程中,整治的内容常常会改变河道的形状,这对于我国的航运系统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直接将河道的形态转变成直线,直接破坏了河道的自然演变,并且像是钢筋混凝土这类的材料会破坏河床,原本依附河道存在的生态系统,因为其形态的改变,导致无法进一步的发展,周边的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3护岸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防治河道变宽的方法就是进行建设护岸工程,在传统的护岸工程中大多会使用能够防止腐烂的材料将水和河岸进行隔离,这样的方法能够很好的阻止河岸上的土壤流失到河流中,防止河床不断扩大,影响周边环境。但是这样的方法却没有考虑到河岸上的植物,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防止土壤流失的效果,通常人们会将河道的岸边全部用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隔离,所以河流中的水无法供给给河岸上的植物,植物本身对于水的需求量较大,这样的方式导致很多的植物死亡,当最基础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时候,直接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治理措施分析

3.1选用完整的河道管理思路

水利部门作为河道管理的主要部门,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其应选用完善的河道管理思路,将河道的管理落实到位。同时,还应通过改变水资源利用的形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为了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模式,水利部门应根据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河道的管理系统,并有效落实,从而保障水资源的平衡。针对水资源的利用,水利部门应从各个方面(给排水、灌溉、水污染、生态等)统筹水污染、规划供水、节水等情况,并保证水资源的稳定性,使河道的水质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增强环保意识,切实落实河道治理

为了实现河道的有效治理,可借助相关法律措施维护河道的治理,并可减少人为因素对河道治理的限制。同时,还应加强河道治理的相关宣传,真正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河道治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要加强企业的环保措施,环保部门应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责令一些给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企业进行整改,减少工业未处理废水的排放。同时,定期举办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了解和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为河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3.3有效落实防洪措施

尽管河道水资源丰富,但其存在防洪能力差的缺陷。所以,在实际的河道治理过程中,防洪对策的制定和落实十分有必要,从而提升河道防洪水平,保障周围居民的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在河道周边栽种植物,通过植物的根茎保护河道的水土,巩固水源,为了发挥该方法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深入调查和研究河道周围的地质情况与水文特征等,从而选择适宜的植被,最终实现水质改善、水源巩固的目标;(2)土壤生物工程的应用和建设,该方法能够防止自然灾害对水资源的侵蚀,真正实现河道防洪水平的提高。

3.4加强提防,拦截净化

为了达到防洪要求,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根据往年的洪水情况,加强提防建设。同时,还要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保障河道泥沙排泄顺畅,从而使河网的泄蓄能力提升,保障河道排洪排涝功能。河道清淤后,河网的水体自净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从而提升水质,逐渐形成河道的生态平衡。另外,截污治污也是改善河网水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可以通过污水处理、雨污分流等方式,有效落实污水的治理和截流,从而达到河网水质改善的目的,并改进水环境的质量,使周围环境得到优化。

3.5构建生态护岸

生态意识是河道治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意识,从而促进河道治理人员积极地进行河道治理工作。在以往的河道治理中,受人们对河道知识认知少、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认为河道治理主要包括2个部分,即城市景观水利阶段和城市生态水利阶段。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保障河道的生态多样性,提升自然性,通常需要对河道区域进行划分,不仅为游人保留参与空间,同时,设置一些游人勿靠近的区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外,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还应构建生态型的护岸结构模式,从而有效保护河道的稳定性。例如,植物护岸,在河道两岸种植一些特殊植物,通过特殊植物发达的根系,达到岸坡固定、水土稳固的目的,并采用斜坡式的绿化管理措施,进一步发挥植物的护岸作用。

结束语

在我国河道整治过程中,在河床、河岸和河道形状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整治方法,针对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在保证河道周围生态环境的基础下,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河道的破坏。而且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意识到河道整治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多个方面对河道整治工作进行优化,以此来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松.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158-159.

[2]赵举明.浅谈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J].科技风,2018(14):206.

[3]谭电电.河道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9):291-292

论文作者:张跃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路径分析论文_张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