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档案编研开发的新实践新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档案丛书”为例论文

文化自信:档案编研开发的新实践新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档案丛书”为例论文

文化自信:档案编研开发的新实践新思考
——以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档案丛书”为例

汤 涛

摘 要 高校档案馆是我国档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史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高校档案馆可以为学界及社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作出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结合馆藏档案,策划了“丽娃档案丛书”,先后整理、发掘和出版了近2000万字的档案编研成果,充分体现了大学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档案编研 高校档案

一、档案编研与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认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文化自信”也将是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理论指导。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发展档案事业。因此,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也应在“文化自信”理论指导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讲好大学故事,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高校发展历程,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为建设“双一流”大学助力。

高校档案馆是我国档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有丰富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档案,而且部分历史悠久的大学还藏有许多晚清、民国的历史档案。华东师大档案馆成立于1988年,1997年被认定为国家科技事业单位一级档案馆。目前,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24年,共有八个全宗,分别为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上海市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市南林师范学校、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和华东师大全宗。截至2016年年底,馆藏各类档案总计30万卷/件。从当年有“东方哥伦比亚”之誉的大夏大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全国重点师范性大学,再到致力于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华东师大,一卷卷档案蕴含着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见证了一次一次的转变。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必然要建立在切切实实的文化载体之上,而档案编研成果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高校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探究过往发展的经验教训,正是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文化自信。近年来,华东师大档案馆加大档案编研力度,打造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品牌,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自信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

二、档案编研的新思考与新实践:“丽娃档案”丛书

1.“丽娃档案”丛书产生的背景与命名。华东师大建校以来至2013年所有相关档案编研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史志类、人物类、专题汇编类。最初的档案成果主要是校史党史办主持编写的史志类著作:编年大事记《华东师大大事记(1951—1987)》、校史专著《华东师范大学史(1951—2001)》、资料工具书《华东师范大学年鉴》(2000年—今)。在人物类方面,主要是档案编研人员参与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如华东师大先后出版的孟宪承、刘佛年等校长、书记的文集或纪念集,其中包括《师范之师——怀念孟宪承》《师表——怀念刘佛年》等。在专题汇编方面,有办学理念《大学之道——华东师大教育理念与实践》、名师风采《师魂——华东师大老一辈名师》、学科发展史《文脉——华东师大学科建设回眸》等。总体而言,编研成果数量以及类型较少,而且由于对前身高校历史挖掘不够,编著主体以及出版成果的分散,导致这些成果没能形成很好的规模化以及品牌化效应,因而没能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从2013年起,华东师大档案馆为集中体现档案编研成果,打造品牌效应,树立校园文化自信,以馆藏档案为基础,策划、编撰、出版了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全面展开档案校史编研开发和成果建设。为加强“丽娃档案”丛书的内容以及品牌建设,档案馆多次邀请历史学、传播学、档案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参加咨询会,就学界需求与编撰体例制定、丛书出版规划与宣传、档案编研方式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丛书的名称一定要鲜明、定位准确,才能让人容易记忆,就像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凤凰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丽娃河是华东师大著名的一条校河,民国时期因外国人在上海西郊的老河边建有“丽娃栗妲”度假村,因而又得名“丽娃栗妲河”,简称丽娃河。1930年,大夏大学建成中山路校区,民族资本家荣宗敬将所属地产丽娃河捐赠给大夏,从此丽娃河成为校河。1951年,华东师大在大夏原址上建立,丽娃河又成为华东师大校河,因而丽娃河成为一代又一代华东师大人的永久记忆。提及丽娃河,人们想到便是华东师大,因此我们结合档案编研工作,选择“丽娃档案”作为这套丛书的名称。

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想象死后的状态的,而死亡不同于我们过去所有的经验。对于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无法体验过丧失功能停止的心理状态,我们做的推理和判断可能并不贴切(Bering, 2006)。然而,属于生物学功能的进食、成长,属于精神生物学功能的味觉、视觉、饥饿等,属于知觉功能的各种感知能力,是人在有心理意识时,能够经历到相关功能停止的状态。对于这些功能,人们倾向于做出死后功能停止的判断(Clark, 1995)。

在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华东师大出版的《大夏大学编年事辑》《大夏大学:90年90人》《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大学:90年90人》等书均属于编述型成果。《大夏大学编年事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两书采取“以年系月、以月系日、以日系事”的形式,对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进行了整理。两书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来源于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大夏、光华大学校务会议档案以及《大夏周报》《光华年刊》等校刊,同时也收录了《申报》等其他史料作为补充。两书提供了反映大夏、光华办学历史进程的完整史料编年,为学者研究大夏、光华以及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基础资料。《大夏大学:90年90人》(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分为两部分:夏雨篇、桃李篇,分别为大夏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人物志略。《光华大学:90年90人》(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根据光华大学校训“格致诚正”,分为“格致篇”与“诚正篇”,分别为光华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人物志略。上述两书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利用馆藏档案和文献,同时参考了部分传记、文史资料,为展现大夏、光华师生在教书育人、追求真理等方面的风貌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

对于“丽娃档案”丛书所取得的品牌效应,2017年6月1日的《光明日报》头版专门报道了华东师大的档案编研成果,认为“华东师大通过挖掘校史中的文脉传承和人文积淀,将静态的档案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档案馆成了思政工作取之不竭的‘思想库’,‘丽娃档案’系列丛书成了校园的知名文化品牌”。

1.1.2 主要仪器。HP-6890/5973型GC-MS联用仪(Hewlett-Packard,USA);ELX 808型全自动酶标仪(BioTek Instruments,USA);BSA124S型电子天平(Sartorius,Germany);RE-52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DRT-TW型电热套(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当“丽娃档案”丛书有新书出版之时,档案馆一般会结合周年或其他重大事件,通过举办新书发布会、研讨会和座谈会等形式,挖掘档案蕴藏的典故和人物,借助媒体广泛宣传,从而使“丽娃档案”丛书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如2015年10月15日,为庆祝华东师大建校64周年,纪念华东师大前身学校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诞辰130周年,档案馆在上海市长宁区少年宫(王伯群住宅)举行举办《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新书发布会。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副校长汪荣明与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康为大夏校友后人赠送新书。《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澎湃新闻、《青年报》、《社会科学报》及《香港文汇报》等20余家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

2.“丽娃档案”丛书已出成果的分类选介。就档案编研成果的形式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抄纂型、编述型和著作型。下文结合档案学界关于档案成果类型的划分,依次选介华东师大档案编研的新思考与新实践——“丽娃档案”丛书中的部分成果。

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在TAS图解中落入R区,属流纹岩。SiO2含量较高,介于69.9%~83.2%之间,Al2O3(8.54%~13.7%)含量较高,富碱(K2O+Na2O=5.89%~9.86%)。TiO2含量普遍较低,变化于0. 12%~0.38%之间。属于低钛流纹岩系列(w(TiO2)<0.4%);所有火山岩样品的A/CNK变化于0.96~1.06,为准铝质岩石。σ=0.86~3.21,属钙碱性系列。故白音高老组流纹岩属高硅富碱低钛准铝质钙碱性流纹岩。

(1)抄纂型编研成果。抄纂是一种按照选题整理、公布档案原文的编研工作。华东师大在档案编研成果方面,抄纂型成果与其他形式成果相比虽起步时间较晚,但成果最为丰富。2011年,华东师大启动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校史编纂工作,而首要任务便是进行基础性的原始资料发掘和整理工作。在大夏大学建校90周年(1924—2014)以及光华大学建校 90周年(1925—2015)之际,华东师大编撰出版的《大夏文萃》(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光华文萃》(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均属于抄纂型档案编研成果。《大夏文萃》主要收录大夏大学教师发表在《大夏周报》等校刊上的各类文章,是研究大夏教授群体以及学术发展的重要依据。《光华文萃》根据馆藏光华大学校刊资料,选录光华教师发表的各类文章,反映了当时大学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想、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不管别人已经做过多少研究,每个“点”自己都要动手摸一遍;若干年后将这些“点”串联起来,便是“线”,是自己构建的“自己的解释体系”(历史就是这样由不同之人构建的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体系).

2.“丽娃档案”丛书的出版与传播。基于“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规划,在丛书书籍出版时,在封面、勒口、书脊均印有统一的“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作为丛书标识。同时在封面上,于丛书名称之外印有华东师大的校徽图案,以加强丛书品牌识别度。在封面整体设计上采取相对统一的设计,但又结合书的内容,力求突出其特色与历史感,同时,不同书籍封面之间采取不同色调以作区分。在每本书正文前,均印有校党委书记所撰“(丽娃档案)丛书总序”,以说明丛书编撰宗旨。每本书均另有序言或后记,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进行概述,以便读者快速了解全书。在出版社选择上,主要依托华东师大出版社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这两大著名出版社。

(2)编述型编研成果。编述是指把人们需要的档案信息提炼以后,用新的、不同于原先档案分类排列的体例,重新组合的编研工作。与抄纂型成果不同之处在于,抄纂强调不能更改档案原文文字,而编述强调不违背档案原意。华东师大档案馆依据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主持或参与编撰了多部编述型编研成果。

此外,华东师大档案馆编撰了《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华东师大出版社,2017)、《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题词》等。前者收录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光华办学期间的部分名人手札九十一通,每通手札均拟写标题,并附有作者小传以及信札释文。该书所收手札多为首次向社会公开,对研究民国历史人物、大学史等均有参考价值。后者编入大夏、光华、华东师大时期国家领导人、著名学者的题词133幅。将一所大学所收藏题词选编出版、公之于众,无疑可从历史研究、艺术鉴赏等多角度发挥题词的文化传承作用。

“丽娃档案”丛书中的校长与大学系列也是抄纂型成果的重要代表。2015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教育家、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诞辰130周年,为发掘学校历史,纪念先贤、启发来者,华东师大档案馆编撰出版《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一书。该书主要收录王伯群从1924年至1944年执掌大夏大学期间形成的书信、文稿、公函、布告、会议纪要等多种原始档案。该书按照专题汇总材料,在专题内根据时间顺序排列,从办学思想、经费筹募、教师聘任、学生管理、学校总务、附中办理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展示了王伯群校长的治校理念、办学理论和教育实践。2016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先生诞辰140周年。华东师大档案馆出版了《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该书辑录张寿镛担任光华大学校长期间形成的书信、文稿、公函、布告、会议记录等多种档案文献。所选材料主要源于华东师大档案馆馆藏光华大学档案全宗,其他来源均注明出处。该书涉及的专题为办学理念与教育思想、校务决策与治理、办学经费筹募、教职员聘任和管理、学生事务管理、后勤总务管理等。现代教育家欧元怀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曾创办大夏大学并担任第三任校长、华东师大筹备委员会委员。为此,2017年华东师大档案馆结合馆藏书信、文稿、公函、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编撰了《欧元怀校长与大夏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一书。由于欧元怀长期在大夏大学工作,该书所涉及的内容也贯穿其大半生,反映了大夏创办、西迁贵州、重返上海、并入华东师大等历史过程,是研究大夏大学历史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为了使“丽娃档案”丛书这一品牌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丛书在最初的大夏系列之外,又开拓有光华系列、华东师大口述系列等。目前,“丽娃档案”丛书已出版以及规划出版的档案编研成果包括:大夏系列《大夏大学编年事辑》《大夏文萃》《大夏大学:90年90人》《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欧元怀校长与大夏大学》《大夏大学与赤水》;光华系列《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华东师大口述系列《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第一、二、三、四辑);手札题词系列《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题词》;党史系列《中共华东师大历史实录》《中共华东师大历次党代会文件汇编》等。

在档案学学科内,口述档案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华东师大档案馆在掌握口述史相关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对近百位老干部、老教授、老校友进行了访谈,获得了大量录音、录像、文字以及实物资料。为实现口述访谈保存档案、文化育人的功能,档案馆先后在“丽娃档案丛书”中组织出版了以口述档案为主的《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出版时考虑到文字的可读性,在原始口述档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不违背原意的文字加工,因此归为编述型编研成果。

(3)著作型编研成果。著作型编研成果是指以档案资料为依托,蕴含编研人员创造性思维的编研成果。与前两类成果不同之处在于,著作型编研成果不单纯以提供档案信息为目的,而是基于档案进行研究,得出一定的观点,形成论文或专著等。在圣约翰大学第十一届世界校友联谊会召开前夕,华东师大组织编撰的《圣约翰大学与华东师大》(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正式出版。为编写该书,编研人员查阅了大量原始档案文献,并先后走访了数十位老校友、校友亲属和历史学家,建立了一批口述档案。该书从办学渊源、文脉传承和学科发展史的角度考察、研究圣约翰大学和华东师大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以圣约翰大学部分系科并入华东师大为个案,以圣约翰大学和华东师大之间的文脉传承为重点,就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进行的专题研究,填补了先前研究的空白。

早深松中耕利于散墒增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促下控上,壮根壮苗”。增强抗倒能力,减少根腐与茎腐病的发病率。一般苗期进行两次中耕作业即可,按照“苗旁浅,中间深”原则作业,第一次在玉米3-4叶左右,深度20cm左右;第二次在玉米6-7叶左右,深度30cm左右。在拔节期即玉米7-8叶期将农膜彻底揭除,用机械在苗侧10-12厘米开沟深度6cm以上,追尿素150-180kg/公顷,培土封垄。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并逐渐将其提升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己民族的理想信念、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定,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具体到高校,就需要广大师生通过了解学校发展的丰富历史内涵,弘扬和发展优良的校风、学风,从而在肯定学校文化传统的同时坚定学校文化发展前景,而档案编研工作正是致力于文化自信的载体建设。

陈林曾发文讲述这段历程:当时的宏远队中,李春江是从辽宁来的,黄云龙是从八一过来的,张勇军来自湖北,李青山来自黑龙江,关德友是吉林的。从球员组成来讲,可以说是“散兵游勇”。因此宏远队也有另一个称谓:“雇佣军”。

华东师大档案馆编撰出版的“丽娃档案”丛书,目前为止已超过1800万字,涵盖了华东师大以及前身学校诸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我们希望这套“丽娃档案”丛书成为华东师大的自我认知和集体记忆,成为人们了解中国近现代以及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资料。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丽娃档案”丛书的出版,学校各级领导以及学生对学校历史传统以及文化发展前景较之过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为校园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雨平.却顾所来径:华东师大校史研究成果回顾[J].华东师大校史档案(内刊),2017(2).

[2]我馆举办《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新书发布.网址:http://www.dag.ecnu.edu.cn/06/30/c11166a132656/page.htm.2018-5-7(1).

[3]颜维琦,曹继军.华东师大校史育人:思政工作活起来[N].光明日报,2017-6-1.

[4]冯绍霆.档案编研工作[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5]张继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国内研究审视[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5).

Cultural Confidence:New Practice and Reflections on the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f Archives—Taking the"Riva Archives Series"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ang Tao

Abstract University archiv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archives system.University histor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University archives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l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and social archives literature.The Archives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lanned the"Riva Archives Series"combined with its collection.It has compiled,explored and published nearly 20million words of archives research results,which fully reflect the university's cultural confidence.

Keyword cultural confidence;archives compilation;university archives

中图分类号 G274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2-25

★基金项目:上海市档案局科技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档案编研与文化传播”(沪档科1605)。

★作者简介:汤涛,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编研与传播、档案利用与开发等。

标签:;  ;  ;  ;  ;  

文化自信:档案编研开发的新实践新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档案丛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