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论文_陈微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论文_陈微

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1100

摘要:结合实际,从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基本要求出发,在分析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基本流程的同时,对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论述以后,可以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

前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开始进行建设。在整个建筑行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最为重要的一项问题就是沉降问题,由于建筑物的重量或者是当地的地质条件,一些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沉降的问题,为了防止沉降问题对整个施工造成影响,每一项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会设置相应的沉降观测点,确保及时的发现相应的沉降问题,确保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建筑工程建设的损失。笔者将在本文中对相应的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的测量技术的相关方面进行讲解,希望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起到指导作用。

1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基本要求

在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时需要做好以下技术准备,从而保证该技术在应用时能将自身的功能发挥出来。

1.1 设备仪器

建筑工程沉降点的选择对于精确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保证了观测点的精确位置才能实现对建筑物沉降的精确观测。而想要确保观测点的精确性,相应的高科技仪器设备时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进行相应仪器设备选择时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应仪器设备的选择,要选择那些精度等级为DSO.5或者是DS1.0设备,这样才能选择出精确的沉降观测点。

1.2 观测点

观测点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环境、自然条件等进行,观测点的作用在于对整体建筑工程的整体观测,因此在选择观测点时要保持各个观测点的对称与合理的间距,通常情况下的观测点的间距都在15到30m之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对相应的间距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要确保观测点的均匀分布,保证观测点能够观测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全部情况,一般情况下的观测点的选择都要根据设计图进行选择,因此在进行相应的观测点选择时要首先了解相应的设计图纸,根据各个建筑物的布置情况选择观测点。

1.3 观测时间

在观测点进行相应沉降数据的观察是要根据相应的时间进行的,两侧的测量时间间隔不能太长,观测点的观测时间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沉降数据获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沉降点的观测时间的选择,观测时间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设置,要能够符合实际的施工进度。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沉降工作最少要一周进行一次,防止出现数据遗漏的情况。

1.4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测量精度要求

进行相应的建筑沉降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观察,高层建筑物的基本观测要求是以“二等水准”作为基本的标准。具体的观测指标如下:第一个观测指标为环线闭合差(Δh =∑ a - Σb!1/n)或者往是返附和、交差(Δh = Σa - Σb!1/L),其中字母n在公式中表示的是观测站的数量,L代表的是观测路线的距离;第二点是视距的问题,为了保持准确的观测要保持前后的视距差保持在30m内,同时要确保前后视的差距不能超过1,m;第三是误差的控制要保持相应的观测点和后视点的误差在1mm,为了保证这样的精确度就必须选择相应的DS3级别的仪器设备,这样才能确保相应数据的精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基本流程

2.1 水基准控制网

水基准网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建筑工程的初始高程,以便为之后的建筑沉降提供相应的依据。水基准网是由相应的水准基观测点构成的,我国的相关文件贵点水基准控制网的水准基观测点必须保持在三个以上,这样才能较为准确的测量出相应的初始高程。

2.2 仪器测站

观测的精度与效率与整个沉降观测点的数据有非常重要的联系,沉降观测点的数量越多,相应的观测效率与观测精度越高。目前的前后视觉差对于精度要求较高,主要分为一等和二等两个标准,一等的标准要将前后的视觉差控制在0.5m之内,二等标准要将前后的视觉差控制在1m之内,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相应观测点的建设和选择。

2.3 观察操作仪器

沉降点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确保整个工作的精确度,因此选择相应的高质量、高精度的设备是 必不可少的。选择完相应的技术设备后便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和观测工作。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利用相应的高科技设备明确相应的前后视镜的差值,减少因观测时间而带来的误差。同时要注意观测站分为奇偶两种观测站,需要对这两种观测站进行分别考虑,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数据的测量与记录工作。第二步是要利用相应的高科技设备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数据的测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数据进行调整。

2.4 数据处理

使用相应仪器设备观测到相应的数据后要进行及时的进行几率,记录完毕后在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对所有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检测相应的数据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第一次的观测数据对是之后观测数据的基础,其准确性对于之后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第一次的数据加以分析记录,如果其数据符合相应的要求那么便可以将其作为之后数据测量的标准。利用第一次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测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计算和分析。计算分析的主要数据就是观测点测量的所有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然后与上一次的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算出两次数据之间的差值;第二个步骤是进行相应的沉降量的计算,也就是对整个两次的沉降量进行整合计算,检测其是否存在问题;第三个步骤是进行相应的沉降曲线量速率曲线的绘制,这个曲线对于相应的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安排具有专业素质经验的人员进行绘制,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测量数据进行绘制,这样绘制出的曲线图可以直观清晰的将相关的数据展现出来,有利于之后的施工;最后一个步骤是要根据相应的数据绘制出等值线的示意图,也就是沉降量的计算结果示意图,整个的建筑物只会出现沉降不会出现上升的情况,因此相应的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等值线图中存在的上升值,如果出现了上升的情况,只能是在之前的测量方面出现了问题,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相应的重新测量,找出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改动,绝对不能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强行的改动,这样会使得整个数据作废。数据出现上升的情况是在沉降点的相关工作中最为常见的错误情况之一,最好办法是在整个的观测过程中进行准确的测量,防止其数据出现错误,如果出现了错误则要进行正确处理,这样才能确保整个观测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由上面的种种叙述可知,观测点的观测工作设计到设备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相应的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加以注意。建筑物的沉降对于 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要时刻的对建筑物的沉降问题进行严格控制,做好动态的监测工作,实时的观测和记录相应的数据,进而保证整个建筑物施工的安全顺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将会越来越多,做好相应的建设沉降测量工作是非常重要。同时也希望相应的专家技术人员人员能够加强对于相关沉降观测技术的研究,使的监测工作更为方便容易,更好的促进我国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江波.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5)

[2] 沈良飞,顾晴,范锐.沉降观测点的又一做法[J]. 建筑工人.2007(06)

[3] 彭明. 埋设式沉降观测点标志件的推广和运用[J].工程质量.2002(03)

[4] 王骏.沉降观测点的盒式保护法[J].建筑工人.2002(10)

[5] 伍明浪.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8(15)

论文作者:陈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应用论文_陈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