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解。随着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产品整体效果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为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传统文化;应用;意义;理念
引言:
作为经济发展程度最直观的标志,建筑群的快速兴起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而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是否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成为了当代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的规划设计经验与规划设计管理举措已无法充分保证工程的设计质量,甚至在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品质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的好坏,这就日益凸显出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工作的重要性。
一、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传统建筑艺术上也大有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应用,也能让快节奏和繁杂的城市生活增添一份色彩,满足人们对自然和安静环境的追求。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观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渗透到现代生活之中,不仅能使建筑设计更加体现城市特色、满足当代生活需求,同时还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力量,是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理念
(1)文化底蕴高深醇厚。文化礼制伦理观念都中国古代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宫殿、帝王陵墓、宗教建筑和城市规划等,或多或少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风格独特的建筑类型,特别是以庄严、恢弘的规模而著名,可谓是举世瞩目,而它在建筑群体组合和单体数理构图比例等方面的技巧和构思也可谓登峰造极。
(2)追求道法自然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念。这体现出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共处过程中,人们从敬畏逐渐发展到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也是我们对自然的终极理解和美好愿景。从很早的时候我国人民就知道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道理,因此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继续坚持这样的理念。
(3)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人文主义精神随着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发展逐步延伸,最终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站在某种视角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其本质即为一种人本文化和人伦文化。人本主义精神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逐步延伸至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各个角落。而作为人民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文化载体,建筑显然也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精髓。
(4)坚持综合性原则。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中,一定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在建筑设计时直接复制拷贝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设计,这样往往会使建筑脱离实际需求,实用性降低。设计人员应该综合考虑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既能提升建筑物的艺术性和设计感,又能体现和弘扬传统文化。
(5)坚持批判性原则。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其难免会呈现出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此,相关人员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秉持起批判性的眼光,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和调整,以此保证最终建筑产品质量、风格、审美等方面的积极优秀,并与现代生活、社会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相符;
三、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1.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
我国的经济文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为了防止出现建筑物过于雷同的问题,设计师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并将其中创新思维应用至建筑物设计活动中。因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容易受到周遭文化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之前需要事先对地域文化进行了解。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四周的环境及地理位置进行调查,尊重地方民族风俗,尊重传统文化。在实际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建筑多个环节,及时摒除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因素,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保证建筑物现代化与时尚感的同时,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理念,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设计师在创新建筑物设计方案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建筑的还原与保护,只有保护好具备浓厚气息的建筑物或者是修复一些受到损伤的建筑物,才可以真正提升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并为其设计出更好的建筑方案提供素材。
2.价值取向与审美方面
建筑规划设计效果衍生出的价值观取向与审美情趣会对初期规划产生深远影响。传统文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影响,尤其是设计师。针对传统文化,建筑物的设计不但体现着设计的灵感,也是审美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例如,在现代建筑中时常会用到龙的元素,龙的形象是一种神圣的象征。伴随着我国社会文化进步,龙的想象成为了人们的精神支柱,就要求设计师要对龙的想象实际使用到现代建筑物中,最大限度地让建筑物经济利益,不但满足了大众对建筑物的审美,同时将传统文化中吉祥的龙形象和建筑有效地结合。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有创新的理念,同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给人们提供美观并带有内涵的建筑物。
3.传统符号的修饰和审美价值
传统符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建筑设计中要应用传统文化,传统符号的修饰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形象的传统符号的抽象化和融入现代元素,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体现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传统文化核心精髓的传承,取其精华,利用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具有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地域特点,因此在文化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在设计人员考虑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建筑设计应用时也要注重当地文化的体现,实现建筑与人们情感的联结。比如在东北地区的文化中,“萨满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考虑将其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在建筑装饰中加入虎神、鹰神、鹿神等图腾元素,增强视觉和文化效果。这样既能契合建筑与当地民族的地域情感,又能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弘扬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建筑规划设计管理又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品质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的好坏。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是实现建筑行业发展、推动社会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在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的条件下提高建筑规划设计水平,不断弘扬本土文化和本国特色,提高建筑物的文化内涵,促进我国建筑设计达到新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大力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普及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沅.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10):52.
[2]杨昌友.建筑设计与规划中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特色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114-115.
[3]华治宇.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城市建筑,2014(18):32,61.
[4]马长新.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规划设计探讨[J].门窗,2013(12):238~239.
论文作者:张长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设计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