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管晓静

(扬州东方医院; 江苏 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分为实验组(n=40)与常规组(n=40)。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服务。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结果:治治疗前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糖状况无明显差别,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及作用价值均突出,有效的解决患者运动和血糖控制难题,指导与监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胰岛素抵抗能力,优化血糖指标,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个性化服务;护理效果;作用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082-01

老年糖尿病临床危害性较高,因为近些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变化,老年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1]。糖尿病属于一种终生性的慢性疾病,因为患者的糖代谢功能不足,很容易导致其他器官发生功能退变,最终发展成为全身组织器官功能受损。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个性化服务的实际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分为实验组(n=40)与常规组(n=40)。实验组男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76.4±4.4)岁;常规组男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77.1±6.1)岁。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多项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别,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备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所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思维正常且同意本次研究;患者年龄超过60岁;无本研究所用药物的禁忌症;临床依从性较好,可住院配合研究以及随访;无任何原发性疾病或相关并发症,例如腹腔积液、急性肾衰竭等。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是以生活指导、强化饮食控制等为主。

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一对一的指导,由临床营养医师按照患者的体重、劳动强度、生化指标等实行综合性分析,计算每日能量需求,并按照体质量与活动量调整能量摄入,应用营养监测软件落实实物量表记录,保障总能量摄入与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摄入比例,保障优质蛋白的摄入量;2、应用食物模型、食物交换份法指导患者开展相应操作,为患者提供健康的饮食指导,保障饮食健康性;3、开展个性化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耐受情况等为其提供适当的运动指导,保障运动实效性;4、记录患者的每日饮食名称、时间、食物量、血糖数据;5、要求患者以2周为单位到复诊,复诊时记录饮食单并再次应用孕期营养监测软件实现对饮食情况的记录,监督患者的饮食落实情况并不断的改善饮食误区,结合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适当调整营养方案,保障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在正常水平,尽可能促使患者的血糖属于理想范围。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

统计时间分别为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血糖状况以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为主。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均是方式表达,采用±的标准差形式描述,数据之间采用P值进行检验,在P值<0.05时说明数据差异突出。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糖状况无明显差别,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状况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代表性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缺失或其他的生物作用影响而导致的受损[2]。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患者的多个组织器官都有发生病变、损伤的可能性,发生功能性障碍。对此,对患者进行生活行为管理以及血糖控制等是临床重点工作项目[3]。

个性化服务主要是围绕着患者的健康生活开展,对于患者康复期间所有可能导致高血糖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控制,并根据患者所可能呈现的生理、心理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实现高质量、多角度的护理服务,从而保障护理服务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临床干预水平[4]-[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个性化服务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着显著应用价值,对于患者的血糖、体质量等均可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可以更好的减少和规避不良结局的发生,可以作为临床常规干预方案。

综上所述,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及作用价值均突出,有效的解决患者运动和血糖控制难题,指导与监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胰岛素抵抗能力,优化血糖指标,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刁和凤.老年糖尿病居家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足及相关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12):1337-1339.

[2]黄闯,李明哲.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综合治疗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8):1140-1152.

[3]吴惠,郑海华,郑春妹.抗阻力运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7,14(A01):434-435.

[4]于大玲,刘敏,贾喆.医院-家庭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147-149.

[5]张兰,杜婉怡,余坷坪.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23(5):555-556.

作者简介:管晓静1988年,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科,护理

论文作者:管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管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