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现代学校管理的新道路--兼论“合作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应用_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走现代学校管理的新道路--兼论“合作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应用_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走现代化学校管理的新路——浅谈“合作式教育管理”的理论与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新路论文,学校管理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日新月异,教育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新世纪的教育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全国第二届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陶西平同志指出:“现在多数管理模式都是以泰勒的‘目标到达模式’为基准的,这种模式有其优点,对督导、行政管理更为适用,但模式的单一化限制了评价全面功能的发挥。”实践也证实了原管理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许多主观性、随意性的管理指标有时难以被评价对象所接受,使管理削弱了向心力。反之,如果充分利用管理双方的互感功能,尤其是注重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其效果将会出现最佳值。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与验证,笔者认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合作式教育管理”模式更能顺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合作式教育管理”的要义

“合作式教育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渗透多元化的因素,通过多因素的合作、沟通、协调等方式,对所施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办学水平,进行较科学的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行政决策者和管理对象改进各自的工作提供双重依据,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合作式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合作式教育管理特别强调了“合作”二字,故除达到一般化教育管理的目的外,还兼有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效益的目的。它是在有组织、有领导的前提下,在管理过程中使多方处于平等地位,真正做到密切配合并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从而实现多方协同活动的民主过程,这使得“合作式教育管理”具有了特殊性。

三、“合作式教育管理”的具体操作

1.让“合作式教育管理”的思想深入人心

向“合作式教育管理”转轨,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任何一种新思想的接受,总要有一个认真学习、探求实质的转化过程。为使广大教职工能较快地接受这一新的管理思想,作为校长首先应明确“合作式教育管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是“共同建构物”,即所有参与管理的人们共同建构的过程,具有“全面参与”、“自主管理”的思想。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管理,表达自己的见解,维护自己的尊严。人与人之间处于平等地位,强调民主气氛。

2.建立具有合作协调特点的管理机构

合作有多种方式,在对教职工进行管理时,可采用分层管理的思路,横向上以职能的不同分成多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处室,如教导处、总务处、教科室等;纵向上以职权的不同再进行分层,如校长层、中层、基层、个体。纵横交错,全面放手,形成操作性较强的行政管理机制。

3.建立主、客体统一的管理指标体系

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是指组织者与施行者,管理客体是指被管理的对象和事物。教育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者的主体需要与被管理对象的客观属性的一种特殊的效应关系。为此,在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制定上,要十分重视听取被管理对象的看法和意见。只有客体满意,制定出的管理指标才会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

4.把合作因素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任何一种管理的完整过程,都包括几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管理评价,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合作式教育管理”也不例外。

诊断性评价。每年年初,教师年度考核量化表、各科室工作指南、教学质量评估细则、教科研奖励办法等各类管理指标体系,传达到各个职能部门及全校教职员工中去,认真组织学习,自我定向。同时要求他们对照指标进行自我诊断,看每一指标的基础前提情况及最近发展区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形成性评价。亦称过程性管理,这是“合作式教育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包括“信息接受——信息反馈——信息矫正”三个小环节。“信息接受”阶段应鼓励教师个体之间相互协调、互相帮助,提倡“一帮一,老带新”,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心理状态一直保持在“我要做”;“信息反馈”的方式与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为了尽力体现合作的特点,除了提倡自我反馈之外,还可以采取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时间不同的“合作协调会”;“信息矫正”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

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在年终进行行政评价、权威评价、教师自评互评的多样统一,既带有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时代特色,又具有“合作式教育管理”的精神实质。

实践证明,“合作式教育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状态是:竞争机制不仅要带来教师的个体优势,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师群体向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合作教育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所带来的新世纪的教育效应才是事半功倍的。

标签:;  ;  ;  ;  

走现代学校管理的新道路--兼论“合作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应用_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