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 思想性 真实性——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限制性论文,思想性论文,作文题论文,全国高考论文,真实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高考的结束,一年一度备受人们关注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终于浮出了水面。乍一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似乎沿袭了近几年的命题套路,仍然是给提示性材料,写话题式作文;仍然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仍然是“不少于800字”。但仔细研究比较,我们发现,今年的作文题也有些细微的但却是很重要的变化,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1.加大了限制性。同样是话题作文,2000年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一个判断,2001年的话题“诚信”是一个概念,今年的话题“心灵的选择”则是一个受到限制的概念。从逻辑的角度讲,限制的结果是概念的内涵增加了,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如果拿“心灵的选择”与“选择”这个话题相比较,在立意、选材和谋篇布局方面都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为无论是哪一类选择,都必须紧扣“心灵”二字,一个人作出选择的原因,有来自外部的(外因),也有出于自身的(内因),即使是内因,也有心灵方面的,也有非心灵方面的(比如身体条件、学习成绩、资质禀赋、本能反应等)。因此,如果作文中写到的“选择”是出于外因或者是出于非心灵方面的内因,那就不能算符合题意。如有一个古老的难题在传说:当你的母亲、妻子、孩子都掉进水中时,你先去救谁。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答案,众说纷纭。哲学家们就不同的答案作了深入的分析,说明不同的人思想、灵魂、文化深处的重大差异。这一次,一位农民给出了他的答案。他的村庄被洪水冲没,他从水中救出了他的妻子,而孩子和母亲被冲跑了。事后,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救对了,有的说救错了。哲学家问农民当时怎么想。农民说:“我什么也没想。洪水来的时候,妻子正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高处游。当我返回时,母亲和孩子都被冲跑了。”这个农民所作出的选择,理由只是本能,只是一种自然的最可能成功的反应,这种选择就不属于“心灵的选择”。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一处在解析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时说:“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见《中国考试》)。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完全体现了这一命题指导思想。
加大限制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在“注意”事项中增加了一点:“不得抄袭”。曾经有人为考试作文中的抄袭现象辩护,呼吁对抄袭之作予以宽容,高考命题者对此作出了明确表态。在此之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一处在解析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时就指出:“高考阅卷应该建立一个原则,凡是抄袭别人的作品,一经发现就只能在最末一档评分。”这不仅对今年的考生也对以后的考生发出了禁令,敲响了警钟。
2.突出了思想性。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而不是以“选择”为话题,在加大限制性的同时也突出了思想性:何谓“心灵”?“心灵”是指思想感情等(《辞海》)。因此,所谓“心灵的选择”也就是“思想感情上的选择”,这种选择涉及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倾向、感情趋向、道德走向、价值取向等。材料中的登山者就是“在途中遇上暴风雪”,“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的情况下,脚碰到了一个“快冻僵的人”,这时候,“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为自己找避风处),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冒着自己被冻死的危险)?”经过“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停下来救人。这就是“心灵的选择”,救人的行为,正是他的美好心灵的折射,是他的舍己救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闪光。命题者用这样的材料启发考生思考:在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尤其是第2问,要求考生作出正确的回答,这实际上也是对考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一个检测。显而易见,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就是要宣扬和提倡美好的思想、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健康的感情。
2001年“诚信”话题的材料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年轻人在渡船上遇到风浪,必须抛弃一个背囊时,他舍不得丢弃“健康”“美貌”“金钱”“荣誉”等背囊,而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选择。然后命题者要求就材料中年轻人的这种错误选择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当然,思想性的要求是隐含在其中:考生不能赞扬年轻人的选择,必须批判“抛弃诚信”的做法,但是这个思想性的要求远没有“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和“应该如何选择”这一提问来得明显和明确。
再回想一下前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1992年,公路上有一摊碎玻璃,是只动口骂别人缺德呢,还是动手清扫掉呢?1997年,在别人碰上麻烦事时,是“悄悄走开”呢,还是“乐于助人”呢?1998年,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么的呢?在这些问题面前,又何尝不需要考生作出“心灵的选择”呢?可以说,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贯穿着一条思想性的红线。这种涉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思考型作文题,反映了国家对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视,是对近年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检验,也是未来命题的一个大趋势。
3.强化了真实性。根据提示语,要求考生回想“常常遇到、见到、听到”的“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而不是凭空虚构,胡乱编造这样的事情,这就把考生的目光引导到对生活的关注上,要求考生从生活中挖掘题材,所写的事情必须是生活中“常常遇到、见到、听到”的。诚如命题材料中所言,我们中学生可能很少会遇到需要作出生死抉择的事情,但肯定会常常遇到诸如为自己还是为他人,为个人还是为集体,为小家还是为国家,求真还是造假,诚实还是狡黠,自信还是自卑,自尊还是自贱,自强不息还是半途而废等等需要作出“心灵的选择”的事情,也常常见到诸如见义勇为还是见死不救,克己让人还是损人利己,大公无私还是损公肥私,爱国爱民还是祸国殃民等等需要作出“心灵的选择”的事情,更常常听到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以及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在面临生死荣辱、利害得失时是如何作出“心灵的选择”的。只要我们一旦开掘到生活的源泉,无数鲜活的材料就会汩汩流出,不必也不该去弄虚作假。作文一定要源于真实的生活,要反映生活的真实。
提示材料中还有一问:“那时,我们大家是如何选择的呢?”比起1998年高考作文中的一问:“那么你是怎样的呢?”对考生来说是一大解放。1998年高考作文题中先后出现四个“你”,限定考生必须写自己的“实例”,在一定程度上捆住了考生的手脚,如果没有这样的“实例”,怎么办?考生迫于无奈只好造假。因此,在那一年考生作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父母不是离异,就是一方早亡),出现了众多的残疾考生(不是先天生理缺陷,就是后天遭祸致残)。今年这道题中用“我们大家”把范围扩大,为考生松绑,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可以写遇到的,也可以写见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考生有了充分的可选择的余地,也就没有必要更没有理由去造假了。
考生作文的生命在于真实,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2002年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