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论文_许瑾瑾

许瑾瑾

(无锡市第二中医院康复科 江苏无锡 214121)

【摘要】目的:分析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单双号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护理后,其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数据之间因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采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情志护理;穴位按摩;脑卒中;抑郁;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200-02

脑卒中后抑郁则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所产生的情感障碍现象,临床表现为意志较为消沉,同时无良好的情绪,因此加大了患者的死亡率[1]。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的护理模式,现将过程以及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单双号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5例。其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5例和15例,年龄最大者为78岁,年龄最小者为44岁,平均年龄经计算后为(62.7±10.8)岁。组间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后,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数据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护理内容大致为对其血压进行控制,药物的正确使用、健康教育等,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模式,其内容如下:

1.2.1心态的转变 护理人员应利用相关语言、表情、态度等行为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改善以及影响,从而使得患者可以在良好的心态下进行治疗以及护理,根据辨证护理的相关原则,将患者的情绪予以稳定,进而使得其自身的五脏六腑达到顺畅的目的[2]。

1.2.2情志相胜 此方法为是将一种情志对其他情志进行相应的抑制,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治疗康复的时间较长,因此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中医则通过七情相胜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例如喜能够将其气血进行调和,使其脏腑功能可以恢复至正常状态[3]。而护理人员还应和患者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告知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以及相声的方法将其不良情绪进行消除,其不良情绪则经过乐观情绪进行淡化。

1.2.3移情相制 按照患者的实际兴趣爱好以及年龄,将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分散以及转移,其主要方法为①视觉,利用看书或者赏花等;②听觉,通过音乐;③味觉,通过品尝美食,将患者的积极性予以相应的调动,从而对患者的情志进行振奋,从而对患者的气机进行调整,在对患者自身祛病除邪时能够调动其潜在的能力水平。

1.2.4顺情从欲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发病时,其自身的情绪会有所异常现象,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情绪、意志进行相应的顺从,以此来满足患者的自身需求,此方法对患者的病情的缓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为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予以了解以及分析,满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需求,对于患者不切实际的需求应予以适当的迁就。

1.2.5穴位按摩 对患者太冲、内关、百会、合谷以及肝俞等穴位进行相应的按摩,上述穴位对患者具有疏肝解郁的效果,每日应对患者进行两次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五分钟。

1.3 观察指标[5]

选择SDS抑郁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进行观察,其临界分数为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同时采用WJO-QOL-BREF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其生活质量和分数呈现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此研究中的两组数据均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以及计算,数据则选择计量资料或者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并通过t值以及卡方对其进行检验,数据之间经比较后P<0.05,差异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评分

组间护理前的数据经对比后无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未产生;组间护理后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显著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相关数据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SDS评分进行对比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此病好发人群为中老年患者。而此病的引发原因多和脏腑产生的虚损现象存在一定的关系,致使患者出现脑元损耗现象,从而自身的神经功能出现异常现象[6]。而患者产生抑郁则是因为情志内伤,使得患者出现过度抑制或者兴奋,进而出现气血不和以及经络阻塞从而引发了此病。此研究中所采用的情志护理,能够协助患者对自身疾病具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可以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适应,而在对患者进行康复的过程中,联合穴位按摩,可以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消除,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而此护理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沈燕玲,朱丽娟.应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指导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5(4):104-104,105.

[2]吴巧媚,彭鹿,陈配配等.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在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的应用[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1-4.

[3]张健冰,余洁明.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5):232-233.

[4]何锦坚,雷慧.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22-123.

[5]徐艳群.常规护理中加入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5(5):181-181.

[6]马二招.情志护理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853-1854.

论文作者:许瑾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论文_许瑾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