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不能自理、卧床的患者需要长期带留置导尿管,进而形成尿垢,导致尿管堵塞不通,出现尿潴留,严重者会出现肾衰竭,从而大大降低了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带留置导尿管过程中尿垢形成的原因、预防的常用方法及膀胱冲洗方法,并建议选择有针对性的药品及物理方法进行干预。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 尿垢 原因 冲洗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65-02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生活不能自理、卧床的患者需要长期带留置导尿管。长期留置尿管后形成了尿垢,出现尿管堵塞等问题,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护理成本。因此,对留置导尿管形成的尿垢进行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尿垢形成的基本原因
临床上长期带留置导尿管会产生尿垢导致尿管堵塞,究其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若干因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②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时,如冬季容易形成结晶尿,这是因为当温度下降时,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随之下降而导致结晶体析出。③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
2 预防尿垢形成的方法
2.1大量饮水。综合分析膀胱冲洗与大量饮水在预防尿路感染进行对比证明,饮水效果优于膀胱冲洗但值得提出的是大量饮水仅适用于可以经消化道饮水的患者其饮水量为1500—3000毫升。当然如果患者不能饮水的而又有输入大量液体需要的话,同样也可以借此进行自然的膀胱冲洗。对于预防及治疗尿路感染来说,输液与饮水这两种使尿量增加的方法其效果是优于人为的膀胱冲洗。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2.2根据尿液PH值调整对策。如尿液经常偏于酸性(PH<5.0)常出现酸性结晶尿,可服用小苏打纠正,每次0.5~1克,每天3次。如尿液经常偏碱(PH<7.0),常出现碱性结晶尿,可服用维生素C(抗坏血酸)纠正,每次0.1~0.2克,每天3次。尿液中常有结晶容易诱发结石,故常有结晶尿的患者应鼓励多饮水,多吃蔬菜。
2.3注意保暖,协助患者多运动。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时,如冬季容易形成结晶尿,这是因为当温度下降时,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随之下降而导致结晶体析出,所以要注意保暖,注意添加衣物。此外要增加运动可以促进膀胱平滑肌的收缩,从而促进膀胱内尿垢的排出。
2.4要保持膀胱平滑肌的正常功能。要间断性的放尿,每次当患者自觉有憋尿感时再放尿,切记防止放尿开关不关闭,这样间断性放尿可以使膀胱平滑肌保持正常收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维持膀胱功能的完整性。
3 膀胱冲洗的常用方法
3.1膀胱冲洗的操作
通过总结经验,摸索了一种简单、安全的膀胱冲洗方法。膀胱冲洗液排气后,头皮针刺入导尿管和引流袋连接的根部(常规消毒进针处胶管),平推至气囊导尿管分叉前停止,用胶布固定好针柄,冲洗结束后,拔除头皮针即可。此种方法较其他的膀胱冲洗的方法有着操作简单、安全的优势。可避免气囊破裂的可能,防止导尿管脱出。同时也可减少因反复衔接冲洗接头而引起逆行感染的可能。
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膀胱冲洗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因操作不当,常使气囊破裂,气囊气体溢出,导致导尿管脱出,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尿路逆行感染的可能。②在气囊导尿管末端有两个接口,一个按引流袋,另一个是气囊注水口,头皮针刺入后未达到气囊与导尿管相连接处即停止。因此避免了因气囊破裂而导致导尿管脱落现象。③尿管留置7—9天后可疑有尿垢形成,造成堵塞,因此膀胱冲洗建议开始于此时,每周1—2次,橡胶导尿管应每周更换一次,硅胶导尿管每2周更换1次,乳胶导尿管每4周更换1次,以防尿垢形成。
3.2膀胱冲洗液的选择
(1)膀胱冲洗的温度。传统观念常常采用室温下的水进行膀胱冲洗,但是大量凉水进入膀胱会引起许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冬天里或者是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其不良反应就更大,甚至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在膀胱冲洗时对冲洗液进行加温,建议将冲洗液加热到28—32度。理由是冷冲洗液对患者引起不良的刺激,造成患者的紧张度增加,于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患者的病情。加温后的冲洗液能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学者采用热冷水交替法进行膀胱冲洗,其原理用热水使括约肌松弛,逼尿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排空膀胱后再利用冷水使逼尿肌收缩,这样反复几次,以协助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
(2)肝素钠注射液。将肝素钠注射液1875U(1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行膀胱冲洗,其机制:细菌及晶体之所以附着于尿路上皮,是因为损伤的创面纤维蛋白渗出凝聚成纤维蛋白凝块,诱获细菌及晶体使其得以寄居和发展,肝素又是一种高效抗凝剂,通过阻止纤维蛋白凝聚进而阻止诱捕颗粒的支架网络形成,阻止导尿管表面晶体粘附及导尿管包壳形成。
(3)活力碘。用活力碘原液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0~30℃)输入膀胱,夹管留置20~30min,2次/d,可预防导尿致尿路感染。其原因是活力碘能杀灭多种细菌的繁殖体,是国际首选的皮肤、粘膜消毒剂,具有无刺激、无致敏、无染色、无腐蚀,储存稳定。采用10%碘制剂从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处注入,起到阻断逆行感染的作用,可有效防止尿路感染。
综上所述,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长期带留置导尿管,而膀胱冲洗是经常的护理操作,冲洗操作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因此,掌握正确的膀胱冲洗方法及膀胱冲洗相关知识,会给病人带来更小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也会给家属减轻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李爱梅.膀胱冲洗液温度探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
[2]方腊梅,姚美蓉,王莉,金艳艳.输血器巧制Y型接头在膀胱冲洗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2年06期.
[3]李艳,潘晓辉,高丽萍.改良膀胱冲洗器在双腔气囊导尿管间断膀胱冲洗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年第16期.
[4]赵培芳.三腔气囊导尿管行膀胱冲洗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11期.
论文作者:王吉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7
标签:膀胱论文; 导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气囊论文; 尿液论文; 结晶论文; 饮水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