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型走势——2002年美国经济形势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美国论文,走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2001年第一季度GDP增幅降为1.3%,第二季度 又下探至0.2%,第三季度为负0.4%。按照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便可定义为经济衰退的说 法,如果美国经济增长率在第四季度仍为负数,那么,美国经济将告别“长期繁荣”,步入 衰退。美国经济未来走势已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界的密切关注。
原因分析
世界各国学者对美国经济下滑的原因有各自不同的解释。
1.国内私人总投资大幅下挫。经济结构分析表明,2001年美国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投
资需求不足。例如,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私人投资拉动GDP增长3.25个百分点,而2001年同 期却带动GDP下降2.19个百分点。其中,外国投资下降是国内总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
2.公司利润下降以及相关劳动生产率的下降。2000年美国公司税后利润增长51.2%,2001年 前两季度却分别下降-57.8%和-28.5%(见表1)。IT产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尤为明显。IT公司从1 990年的不到7万个增加到1997年的15万个,2000年后大多数公司都挣不到钱。如果需求继续 萎 缩,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要持续到2001年末或2002年。
3.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2001年前两季度的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95.023亿美元和-8 8.936亿美元;经常项目逆差为-111.778亿美元和-106.498亿美元。商品与服务贸易对GDP的 贡 献度分别为0.63%和-0.26%,好于2000年同期-1.32%和-0.84%的水平(见表2)。该项指标表明 ,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对美国2001年经济下滑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 是,美国进出口大幅下降,分别为-7.7%和-12.2%,其下降幅度超过2000年同期水平(见表1) ,这将对2001年下半年和2002年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表2:2000年—2001年美国总需求各部分对GDP的贡献度 (单位:%)
2000年2001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GDP增长率2.3 5.7 1.3 .9 1.3 0.2
私人消费支出贡献度3.492.5 2.882.142.051.68
其中:
耐用消费品
1.46
-0.210.65
-0.170.830.57
非耐用消费品 1.010.950.840.120.490.08
服务 1.471.751.382.190.731.03
国内私人总投资贡献度 -0.083.25
-0.51
-0.42
-2.25
-2.19
其中:
1.固定资本投资
2.241.490.440.090.33
-1.76
(1)非居民 1.881.520.910.13
-0.02
-2
建筑0.260.350.450.240.39
-0.48
设备和软件 1.361.170.46
-0.11
-0.41
-1.52
(2)居民0.36
-0.03
-0.47
-0.050.350.24
2.库存 -2.321.76
-0.95
-0.5-2.61
-0.43
商品与服务净出口贡献度
-1.32
-0.84
-0.7-0.390.63
-0.26
其中:
出口0.951.421.13
-0.46
-0.13
-1.41
商品 0.641.111.36
-0.58
-0.19
-1.46
服务 0.310.31
-0.220.120.060.05
进口-2.26
-2.26
-1.840.070.761.15
商品 -1.85
-2 -1.480.070.871.22
服务 -0.41
-0.26
-0.360 -0.11
-0.07
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贡献度 -2
0.78
-0.320.58
0.92 0.94
联邦-0.840.9-0.660.27
0.19 0.09
国防 -0.870.56
-0.420.38
0.28 0.09
非国防 0.030.34
-0.24
-0.11 -0.09 0
州与地方
0.64
-0.120.340.31
0.73 0.8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4.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尤其是国防投资对经济下滑起到抑制作用。克林顿执政期间对国 防投资基本上是负数,布什上台后前两个季度的国防开支对GDP的贡献度分别为0.19%和0.09 %,而非国防开支对GDP的贡献度为-0.09%和0.0%,由国防开支引起的政府总投资增长率达到 5.4%,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见表1和表2)。
5.经济周期自身发展的要求。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之后,面临着收缩期的 压力。从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看,1854年—1938年的21个周期中,收缩期和扩张期平均各为26 个月。1945年—1982年的8个周期中,收缩期平均为11个月,扩张期平均为44.6个月。1991 年—2000年经济收缩期仅9个月,经济扩张却高达115个月以上。实际上,美联储在1999年底 和2000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过热时,就一直努力(7次加息)使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经济增 长速度的减缓是期待中的事,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目前,美国经济下滑,意味着新的收缩 期即将来临,而收缩期的长短将取决于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
争论
1.如何评价“新经济”。有人认为,“新经济”的破灭是美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 ,有人却认为,克林顿的“新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摆脱“滞胀”,持续了美国历史上从未 有过的无通货膨胀的高速增长。新经济向传统经济提出挑战:首先,使菲利浦斯曲线失灵。 其次,曾作为资本主义腐朽性之一的“孪生赤字”已变成“单生赤字”(国债)。当亚洲国家 包括日本和中国靠积极财政(赤字财政)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美国却在为如何处理财政盈余 而争吵。然而,“新经济”好景不长,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暴跌,把“新经济”打入谷底。
2.美国经济短期下滑与长期增长的关系。9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是“结构性”的,还 是与需求迅速提高相关的暂时性改进?许多人认为,结构性的增长与大量投资相联系。但是 ,投资尽管很高,却难以支撑目前的发展。过热的投资拉动了劳动力的生产率,却损害了资 本的生产率。美国西北大学的Robert Gordon认为,美国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只是暂时的。另 外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美国经济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而且这一趋 势至少还将持续二三十年的时间。格林斯潘就属于后者。
3.美联储货币政策。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货币政策通过三个渠道影响美国经济:一是降低 借款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二是低估美元,从而刺激净出口;三是增加资产价值,从 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在降息问题上,美国国内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限制放松 银根。持此观点者认为:2001年下半年,公司存货和预期销售都会被消化,美国经济重返升 势。尽管资本市场问题很多,但都会一一解决。主张应该大大限制进一步放松银根的货币政 策。二是主张继续降息。持此观点者认为:建立在存货和固定资本基础上的商业支出还有一 段路可走。消费者需求举步维艰是因为就业状况不好,股票市场财富缩减。因此,为刺激经 济,美联储还应该下调利率1—2个百分点。三是极度悲观观点。认为美国泡沫经济带来巨大 的经济失衡,经济萧条和衰退的时间不是几个季度而是几年。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降息政策 的力度。目前的经济形势可能会让美联储更多考虑资产价格问题,格林斯潘在股票市场的泡 沫 面前显得太胆小,这将使经济波动更加复杂。
4.强势美元和经常项目逆差的矛盾。2000年,除美国之外的世界储蓄额超过5万亿美元,其 中22%的储蓄流入美国。美国4000亿美元的逆差相当于世界储蓄总额的8%。2001年,美国经 常项目逆差将达到4500亿美元以上,占GDP的4.4%。
未来美国经济将可能出现W型走势。在克服经济收缩、企业利润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 需求萎缩以及消费者信心下挫等问题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将出现曲折和反复。
外国投资对美国的贡献,不仅增加了商业投资,解决了头疼的预算赤字,而且还降低了居 民的储蓄率。同时,美国公司面临外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产生政治压力,要求实行保护主义 以及滥用美国贸易的反倾销法。如果强势美元与经常项目逆差持续下去,将有损于制造业部 门复苏;如果大幅度贬值,又会引起金融市场混乱。许多企业和经济学家认为,为解决逆差 问 题,美元应该贬值,使外国进口商品变贵,从而提高美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同时吸引更多的 外国新资本流入。然而,在一片要求美元贬值的呼声中,布什政府首席经济顾问林德赛提出 ,政府将继续推行“美元强势政策”,其理由在于:
第一,美国从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元以及持有美元资产中大获其利。外国投资通过扩大资金 供给扩大美国的资本市场,降低美国借款者的净成本,使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美国境外流 动的美元占全部美元现钞价值的70%以上。美国资本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数万亿美元资 产的投资机会。
第二,有利于继续推行无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保持美元的购买力以及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强势美元”政策使投资者认为美国是最具有吸引力和最安全的投资场所。布什政府实行 的预算盈余和减税政策,扩大劳动力和资本供给,鼓励创新,都需要“强势美元”政策支持 。
第三,有利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维持美元信心。其好处在于:(1)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 国,美元坚挺有利于国际支付;(2)非美国居民持有美联储4000亿美元有价证券,每年平均 支付的利率近200亿美元,仅占5%。(3)大量的国外投资不仅扩大了美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深度 和广度,而且加速了资本的流动性,使美国公司筹集到其竞争对手难以获得的资金,从而降 低融资成本。
5.劳动力市场继续紧缩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一年来劳动力市场太紧,紧缩的劳动力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导火索之一是石油价 格的大幅波动。实际上,即使能源价格和汇率不出问题,对付通货膨胀问题的政策比目前采 取的政策显得更为重要。在生产率大大低于90年代后半期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不得不放开 。
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美国失业率太高,达4.9%。但持异议者认为,4.9%的失业率低于“ 自然失业率”(尽管没有准确定义,但一般教科书认为在5%至6%)。问题不在于失业率高,而 在于高质量的劳动力奇缺。
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对美国经济下滑后的走势预测,国内外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V型走势,即 美国经济已见谷底,即将反抽,持续往日升势。二是U型走势,即美国经济还未见谷底,即 使回升也需较长的时间。三是L型走势,即美国经济下滑后将从此一蹶不振,重蹈类似日本 经济泡沫破灭后持续衰退10年之久的覆辙。
以上三种看法都有各自的理由。V型走势的判断,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基本面看多,长期利多 因 素将战胜短期利空因素。但是,U型判断认定,短期多空因素相持不下,长期利多因素略占 优势。L型走势判断,对美国经济短期因素尤为看空,断定长期衰退和萧条将不可避免。如 果是L型走势,那么美国的GDP年增长率将返回到类似1991年的-0.5%的水平,并保持较长时 间,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果是V型走势,那么美国的GDP年增长率将在2001年 前后重返4%-5%的水平,考虑到2001年上半年的增长率不到1%,第三季度又出现0.4%的负增 长,下半年增长率必须达到8%左右,才可能达到V型反转的要求。这种可能性也非常小。受 各种不确定因素和自身内在矛盾的影响,例如,美国遭袭击事件使本来就步履艰难的美国经 济更是雪上加霜。因此,美国经济未来走势,既不可能是L型,也不可能是V型或U型,而可 能是W型。理由如下:
第一,无论何种类型走势,都必须分析美国经济的内在矛盾:一是高债务和低储蓄的矛盾 。美国经济发展以国家和公司债务为代价。美国联邦国债总额为5.5万亿美元,这就是说, 美国政府平均欠每个美国人2万美元。政府每年支付国债的利息高达2000亿美元,占联邦预 算总支出的12%左右。目前市场显示,美国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将从2000年12月的6%下降为2 001年9月的5.7%。美国私人总储蓄率又多年负增长。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居民的开支超过 了他们的收入,支撑美国2/3消费的美国家庭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这是20世纪八、九十年 代从未发生过的情况。二是国外储蓄高(占8%)和经常项目逆差的矛盾。目前,外国投资对美 国GDP增长起负作用,拉动GDP向下2个百分点(见表1),一旦支撑美国经济的海外资金回流, 将会导致投资需求继续疲软,造成美元贬值压力。外国储蓄支撑着美国经济和贸易逆差,这 在亚洲经济危机时曾对美国经济增长十分有利,但这种现象不会长期持续下去,资金回流的 威胁随时会发生。三是公司劳动生产率与金融市场盈利率的矛盾。过去是公司劳动生产率增 长的速度赶不上股市的增长速度(90年代股市的增长速度是公司利润率的3倍),现在是股市 下跌的速度赶不上公司利润下降的速度(2001年美国股市下跌20%,而公司利润率下降40%至5 0%)。四是劳动力市场紧缺与通货膨胀的矛盾。过去是劳工市场供求状态趋紧,劳工成本上 升,出现提高工资而拉动的通货膨胀。现在是失业率上升,公司利润下降,迫使放松银根, 出现扩张需求而拉动的通货膨胀。
第二,美国经济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是:(1)股价高估,大概在40%左右。纳斯达克综合指 数暴跌和“道指”下跌使股市市值缩水4万亿美元,过高的股价得到一定修正。其负面影响 是导致投资者财富下降,消费开支的财富效应减弱,打击消费者信心。(2)汇率高估,根据 世界银行估计,目前美元被高估30%左右。美国经济下滑非但没有使原本高估的美元汇率回 落,反而使美元更加坚挺。其原因在于美国政府执行的强势美元政策,支撑着消费者的信心 和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一旦这种信心坍塌,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3)经常项目逆差高估(主 要是贸易逆差高估)。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一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应导致该国货币贬值。但 是,这个规律对美元汇率并不适用。其原因即在于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又在于美国受惠于 这种逆差。尽管巨额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大量廉价商品 的入超,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准。同时,夸大外贸逆差对美国的负面作用 ,是打开国外贸易壁垒的有利法宝。
第三,通过对美国经济内在矛盾及其外在表现的分析,美国经济未来走势不可能是L型。L 型走势判断过于悲观,对美国经济基本面因素估价过低。尽管美国经济下滑,但经济基本面 仍属正常。
美国经济虽有泡沫,但美国经济不是建立在泡沫经济基础上的。美国经济的泡沫不同于日 本、东亚和拉美等国家。(1)支撑美国经济的企业国际竞争力远远强于上述国家。(2)美国经 济有高技术产业做支撑,这恰恰又是上述国家所不具备的。(3)美国的资本市场运作机制、 挤压泡沫经济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大大强于上述国家。
尽管美国经济下滑,但其经济基本面尚属正常。(1)美联储多年来追求长期、持续、稳定、 温和增长的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2.5%-3.5%之间。不论高于或低于这种经 济增长速度,美联储都会采取相应的收缩或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为了抑制 经济过热,美联储在1994年—1995年期间,先后7次调高利率;为避免亚洲经济危机对美国 的负面影响,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在1997年—1998年期间,反其道行之,先后3次调低利 率;渡过危机后,美联储又在1999年—2000年期间,先后6次加息来压制股市和外汇市场。 最近,为防止经济下滑,美联储又连续10次降息,其功效可能在2002年中期显现出来。(2) 美联储货币利率政策还没有用足,尽管10次降息,但美国的利率仍高于日本,与欧洲相差无 几。(3)美国联邦政府连续4年预算盈余,2000财政年度盈余达260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 01 年前两季度盈余2075.3亿美元和2108亿美元,大量的盈余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付经济下滑 提供有力保证。但是,根据10月29日美国财政部的数据,2001财政年度的联邦政府财政盈 余仅为1272亿美元,比2000财政年度盈余减少51%,这表明,“9.11事件”对美国经济产生 极大的负面影响。(4)美国失业率为4.9%,“9.11事件”后上升为5.4%,但远远低于欧盟8.1 %的水平。(5)美国2001年的通货膨胀率并不高,前两个季度仅为3.3%和2.2%(见表1),低于 欧盟的平均水准。(6)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名列前茅,其对付衰退的能力强于其 他国家。(7)美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霸主”地位,它可以动用世界银行、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国际经济组织的力量应对衰退,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政府 难以做到的。
第四,美国经济未来走势不可能出现短期V型快速反转。V型走势判断过于乐观,过高估价 美国经济基本面因素,而对短期不利因素估计不足。(1)美国经济增速减缓是经济发展周期 调整的结果,是对美国经济长达近十年的持续增长的修复,过度透支的需求也需要时间来修 复,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2)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信息网络经济结构调整,“新 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磨合,挤压IT产业泡沫,都需要时间作保证。(3)由供给过剩引发的私 人投资增长率负增长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改善。(4)高债务和低储蓄的矛盾、国外 储蓄高和经常项目逆差的矛盾、公司劳动生产率与金融市场盈利率的矛盾、劳动力市场紧缺 与通货膨胀的矛盾,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5)“9.11事件”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不 可忽视。根据美国会议委员会的调查,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该指数从1985年开始建 立,当年基数为100)从9月份的97.0降到85.5,为1994年以来的最低值,美国民众对经济前 景和就业状况尤为悲观。上述问题不是简单地靠减息就能解决的。因此,美国经济短期出现 V型快速反转可能性很小。
第五,U型走势判断较为中庸。W型走势判断与U型走势判断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则在于: W型走势判断对多空因素争斗的估计较U型走势判断要复杂,即美国克服经济收缩、企业利润 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需求萎缩以及消费者信心受挫等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出 现曲折和反复。尽管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但是,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市场,外国资本 并没有完全撤出美国资本市场,而是持币待购。美元是全球汇市的避风港。美国的经济实力 和经济霸权支撑着人们对美国股市和汇市的信心,一旦这种信心坍塌,将对美国经济和世界 经济带来灾难性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