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论文_张晓燕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论文_张晓燕

摘要: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在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当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财务控制方针,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进行贯彻落实,提高每一位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促进电力企业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控制

引言

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存在很多电力企业正在饱受财务风险问题的困扰,为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财务管理问题,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采取了提高企业员工财务风险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控制水平等方式,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

电力企业掌握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命脉,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下,电力企业面对企业现代化体制改革的浪潮和变幻莫测的市场,对财务的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的预测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内部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部门,甚至每个职员。为了降低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可能面对的风险问题,需要企业对财务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由于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需要提前预测,分析财务风险的来源以及财务风险的类型,解除对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干预作用。在应对和化解风险的同时,也要考虑控制风险大小,降低企业财物损失。

2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通过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能够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各个阶段、各个流程存在的风险了然于胸,能够掌握风险的大小、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并能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进行准确判定。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选择中,多分为两大类,即定性与定量,这两种识别方法各有不同,为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便于企业更好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帮助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价值最大化。

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3.1健全财务风险内控机制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确保企业能够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其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健全财务风险内控机制。首先,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经营的情况建立相对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其次,风险内控机制的建立是企业为风险控制建构的保护屏障,保证风险预测在企业中的贯彻落实。要求风险预测机构的人员能够依据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建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最后,风险预测的工作最终还是由企业中的职员进行操作完成,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还要对风险预测的管理人员进行行为规范,建立一定的行为准则,让风险预测在科学的行为规范下进行,保证风险预测的准确性。风险预测作为服务于企业的一个单独的财务管理机构,势必有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也会逐渐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3.2不断强化内控目标,加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针对业务流程,企业要做好优化处理工作,及时调整规章制度,为财务风险防范打好基础。在具体财务工作中,要始终明确风险的地位,确立风险控制目标,每一级地分化风险,全面落实控制措施,切实提高前期工作风险管理力度。此外,还可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财务人员的判断力、执行力。要与财务风险的特点结合,实现专业、专题性培训,并对培训范围进行纵向、横向延展,为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增强企业预算刚性,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企业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将投资预算管理纳入体系内,将责任主体定为管理部门,以单项投资为对象,每一级地分解投资费用内控目标,按年度预算,将总额管理落实到每一年度,进而通过预算对成本的流出、资金的支付等进行合理化控制。此外,通过预算编制流程的进一步规范,可达到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并能通过财务管控的方式实现对专业化管控的全面引导,在核算管理业务流程中充分纳入监督控制内容,最终达到预算执行力提升的目标。

3.4 严控源头费用支出,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

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要加大成本源头控制,保证其他费用入账依据完整,实施其他费用会签制度,规范其他费用列支合理,做好审计工作,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完善业务控制流程,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3.5 依托系统协同功能,提升财务专业管理能力

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充分运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功能,如ERP系统、员工报销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等,能够在事前做到成本控制,在事中做好审核工作,并实现在线实时监控,防止出现超预算的问题。在信息系统中通过固化工作流程,可达到财务管理制度、考核指标、核算要求等充分融合,且全面纳入到整个业务处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财务监督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提升财务专业管理能力。

3.6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财务风险管控规章制度是其具体规定,包括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利,机构设置、基本程序、人员配置等,财务风险管控规章制度是否能够全面执行是企业运营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建立及健全财务风险管控规章制度,从而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我们无法想象,若一个企业制度杂乱无章、组织结构混乱、责权不明确,必将对其财务运营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在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可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严控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从而防范挪用公款、受贿等职务犯罪行为,保证企业财务资金安全。

3.7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为了可以更好地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实施,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健全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创建独立的监管团队,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应当对监管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监管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电力企业中各个环节的基础建设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参建单位都能够做好相应的财务控制工作,避免出现过度浪费等情况,减少电力企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该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的强制性和约束性,监管工作可以与奖惩制度相互结合,对于一些存在不合理行为的各参建单位进行适当地惩罚,对于控制良好的参建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各参建单位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等相关工作。

结束语

电力企业在新经济形势的转型下,必须尽快适应市场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对电力企业来说是企业管理制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协助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物损失。不但能够更好地造福百姓,还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推进企业在市场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坤.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173+175.

[2]张雅雯.电力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政监督,2018(24):76-80.

[3]余珊.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模式及创新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32):101.

[4]刘莹.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J].财会学习,2018(31):29+31.

论文作者:张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论文_张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