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析论文_罗玉,杨雪,张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四川省糖尿病防治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份—2015年10月份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胰岛素泵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过临床不同治疗,实验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治疗,能够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疗效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糖尿病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从医学角度分析,糖尿病是因为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以及精神因素所致导致患者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抵抗引发的紊乱综合征。据相关资料报道得知,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接近5000万人,并且发生率仍然呈上升趋势发展[1]。鉴于此,为提高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本次研究中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性常规治疗与胰岛素泵治疗,经临床验证,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份—2015年10月份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前经确诊血糖较高,超过11.1mmol/L。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其中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3.2±2.4)岁,病程为3个月—21年,平均病程为(7.3±1.8)年。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6.2±3.3)mmol/L,用餐之后血糖平均值为(24.2±5.1)mmol/L。实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1.1±3.1)岁,病程为3个月—20年,平均病程为(6.9±2.5)年。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7.1±2.7)mmol/L,用餐之后血糖平均值为(25.4±4.9)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糖平均值、疾病周期上无任何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即对患者的饮食加以控制,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在每天的早中晚三餐之前对患者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保证患者血糖在4.5—10mmol/L之间[2]。此外还要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督,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依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调整。以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实验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为8台,型号为712型,0.44U/kg为治疗初期的剂量,基础使用率以及餐前使用率均占据50%,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在注射过程中需要保证注射的缓慢性以及持续性,治疗期间应用血糖检测仪对患者血糖检测[3]。对两组患者餐前、餐后以及睡前血糖进行检测与记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实施t检验与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不同治疗,对照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为(51.2±4.4)U/d,实验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为(35.7±4.1)U/d,实验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对照组;临床之后之后,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低血糖,实验组患者有1例出现低血糖,实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2.9±3.3)d,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7.7±2.3)d,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近几年,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出现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居高不下,并呈现出持续上涨的发展趋势,糖尿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降低糖尿病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需加强临床治疗。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原则便是早发现、早治疗,减轻高糖毒性[4]。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治疗方式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造成患者B细胞受到损害,并且也会加重患者胰岛素的抵抗,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泵作为当前临床中最为主要的治疗方式,能够连续24h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的自动输注,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此外,依据相关研究与报道,胰岛素泵是当前最符合人们生理状态的一种输注方式,具有安全性与高效性,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5]。

胰岛素泵的治疗优势包括:胰岛素泵体积较小,操作简单,能够让患者在皮下注射的时候减轻病痛,并且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另外,胰岛素泵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依据患者自身的摄食时间以及摄入量进行调整,依据患者的工作计划以及运动强度进行多个基础量的设定,这样一来,可以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从而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胰岛素泵的治疗缺点包括:大量注射胰岛素会引发低血糖,会增加治疗风险[6]。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胰岛素泵治疗,经过临床不同治疗,实验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临床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韩莉.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1,30:13-14.

[2]常汉华.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4,07:19.

[3]裴丽芳.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1:214-215.

[4]刘柱,耿鹏军.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07:899-901.

[5] Wang Lingxia. The efficacy of insulin pump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J]. analysis of the medical forum,2015,33:4633-4634.

[6] grudges Wu,Zhang Junwen,Qimuge,Liu Junxiang. Insulin aspart and insulin pump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J]. China medical guidelines,2012,36:478-479.

作者简介:罗玉 女 1977年9月 汉族 大学本科 专业:内分泌科。

论文作者:罗玉,杨雪,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析论文_罗玉,杨雪,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