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娟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旗二马路小学 51017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老师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研究和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能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能有效把握解题方向和思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42-01
所说的审题是进行数学习题解答前,仔细阅读和分析题目,对习题的大意进行了解,进而明确习题要求,懂得习题的已知条件信息和要求解的未知量,进而可以正确掌握解题思路和方向。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老师的教学及指导有直接关系,要求老师在课堂有效培养和课下正确引导。学生在看到数学习题时,先要对其审题,只有学会了正确审题,才会让题目解答不偏离正确方向,进而得到正确答案,也会获得应有的数学分数,使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成绩。
1、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
1.1受思维惯性影响
小学生平时会作大量数学习题,经常有很多是重复题目,因此,学生会产生习惯性思维,如果习题中有相应数字组合,就会想到的相应结果。例如,学生指导12×12=144,25×8=200,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计算,看到 12×21、28×5计算式时,会习惯性的写出答案144、200,这是没有仔细看题、审题出现的错误结果[1]。另外,对于应用题,学生也会出现惯性思维情况,例如,要求运送100吨物品,使用轮船运输,大船每艘能运输25吨,而小船每艘能运输8吨,请计算一下,要使用几艘船?这样的题目其实不需要小船,已知给出的小船信息是无效的,可是学生在做题时,会感到很困难,因为他们习惯性认为,如果给出了已知条件,就必须应用到做题中,进而影响了学生对习题的判断和解答,而出现解题困难等问题。
1.2对概念不能清楚认识
数学课本当中的数学概念和定义描写清晰,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好像理解了相关知识,可是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认识到知识和问题的内涵及本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增加,不对学习的概念几定义等知识深入理解,明确其本质,会导致多个概念和知识模糊和混淆,使学生面临相应的困难。例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后,老师让学生做练习题,“某个梯形上底的长是下底长的 1/2,如果上底加长6厘米,这个图形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请问,这个梯形上、下底的长度各是多少?”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可是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不能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的概念正确清晰理解,进而感觉到习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比较困惑。再比如,老师让学生做关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习题,“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是5cm和6cm,高是4cm,请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一看到这个题目,会感觉很简单,并且有两个答案。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对平行四边形作高时,要考虑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2.1培养学生灵活多变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变能力有效培养,对相同类型数学问题要有两三道习题进行训练,同时要对数字、要求、符号等进行变化,使学生要对多变题型进行适应,积累相应的解题经验[2]。另外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新的数学习题进行简化,使其变成熟悉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习题,把枯燥的数学习题,转变成熟悉的实际问题。例如,一个长方体,其长、宽、高分别是8cm,5cm,7 cm,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最大体积的圆柱体,请需要怎样切削?这种习题,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对相应的切削方案和技巧直观分析,这样学生的理解会变得容易,进而也会开阔思路,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2.2培养学生对习题认真仔细看和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错题原因分析,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会说“我没看到括号。”“我把加号看成减号了”“以为是8呢,原来是6”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没有认真看题而导致出现解题错误。所以,在进行习题练习时,老师要重视学生读题,加强其认真程度,强化学生看清题目符合、数字,理清题目数字关系,进而在实施数学习题计算和解答时不产生人为读题错误。
2.3培养学生习惯性标注关键词
数学习题当中,都会有和解题有关的信息和关键词句,学生要养成对这些关键词语及信息进行准确标注,进而给下面的分析解题思路和解答习题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例如,习题中有“增加30%”,也会有“增加到 30%”,这两个语句的含义是不同的,如果不进行仔细标准和重视,会出现解题错误。再例如,道路两端和道路两旁不同等,这些看着好像差别不大可是含义完全不同的句子有很多,学生要对句子当中的关键词进行仔细阅读和推敲,进而养成习惯,给学生的正确审题和解答习题做好准备。
2.4进行层次递进的逐步审题
小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知识,或者在今后的具体应用中,这是有时间过程的。在对习题的审题时,老师要有层次感,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使学生能正确审题和解答习题[3]。例如,有些习题问题多,老师要对学生引导,先解决基本的简单问题,再逐渐的深入,把解题思路详细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具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进而轻松的解答习题。例如:一辆货车每次运送货物30吨,每天运送三次,请计算,这辆货车一周能运送多少货物?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第一,先计算货车一天能运送货物多少吨?第二,再根据一天的运输量,进行计算一周的运送量。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思路清晰,能轻松的计算出习题答案,也就不容易答错题,提高了了解题准确率。在实际的习题解答时,不是所有的习题思路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因此要求数学老师培养学生对习题进行拆分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自己对习题进行分解分析。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老师要把类似习题的审题分析方式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有印象,并进行不断锻炼,逐渐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层层递进分析和思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可以给今后的数学学习和习题解答打好基础,能帮助学生正确理清解题思路和方向,能让学生快速准确解答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俊颖. 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2):119-120.
[2]王德芳. 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20):63-63.
[3]黄艳梅.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J]. 教师, 2017(35):71-71.
论文作者:朱艳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习题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要对论文; 思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