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石湾镇分局 广东 佛山528000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建设的大力支持。市政道路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城市正常秩序,促进城市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化发展日益加速的局势下,对市政道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还必须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安全意外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我国近年来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带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市政道路作为基础保障性工程,其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同时,人们对工程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进程中,积极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助于强化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
1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做好每一个环节施工质量管控,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以保最终工程建设质量。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以有效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破坏几率,更好地保证道路使用过程的行车安全。在具体管理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最终建设质量前提之下,尽可能降低对道路行人和周边民众的影响。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管控,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城市交通网络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市容标准,有效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如今现代城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和管理效果的影响,可见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1.质量监管疏散,重速度,忽视质量,通常,城市交通在进行施工中,要想彻底封闭施工现场是很难做到的。很多施工工程的面积不大,道路监管部门对于速度的追求往往大于质量,所以很多施工中质量问题都存在缺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城市水、强电、弱电、供热、燃气、雨污排水等道路地下管网交相错杂,所以对施工造成了许多困扰,但是因为好多施工单位对于质量这块没有设置单独的部门进行监管,所以完工后,其质量都不是很好,还会导致工期拖延,浪费钱财物力,而且还有很多后期小工程,需要修复。2.施工管理人员意识淡薄,对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不足政府许多部门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虽然对施工方面没有知识,但还是担任了道路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所以他们在道路质量管理中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即便成立了质量监管部门,但是其中有的成员来自原来的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了解都不是很清楚,还有工程中的人们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有的专业技能不够,还没有安全意识。以上这些都加大了质量监管部门对其管理的难度。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质量计划的编制
1.编制原则(1)首先项目负责人对计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主持,由项目的技术、质量和生产负责人根据企业或项目进行分工负责。(2)质量计划应能充分体现出从各工序到分项工程、从分项工程到分部工程、再从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整个过程控制,同时还要体现从投入至完成质量检验整个过程的控制[1]。(3)质量计划编制完成后作为对外的施工质量保证,而对内则作为质量控制工作执行依据。2.计划内容(1)确定质量目标,包括企业的质量目标与投标文件对质量的承诺,以及分解目标。(2)明确具体的管理体系与相关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将项目经理作为核心的施工质保体系及其组织机构,以此为依据和指导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绘制质保体系框架图,明确质量控制基本流程,以图表形式表达;对项目部不同的质量管理职责予以明确,并作合理的分工部署;配置项目部人员,并制定资源的配置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构建完善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规范条例
首先,各基层政府部门应当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标准规范,具体包括突发安全事故处理条例、施工质量责任划分制度等。在施工进程中,积极落实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有助于强化整体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在构建施工质量标准规范时,需进一步明确工程参建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划分,让现行制度质量责任制度落到实处。作为工程项目主管人员,还应明确工程规划设计规范,深化对设计意图的认知,动态掌控整个施工流程。
3.3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想要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最终建设质量,确保施工过程合理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就必须对以往传统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其具体应该做到以下方面:首先,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控制意识。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制订最为恰当的质量管控制度,将社会监督、企业自检以及政府检查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落到实处。其次,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并安排专业人员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勒令整改。
3.4重视质量监管
个别单位为了赶工期往往忽视工程质量,部分人觉得质量控制和监管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样错误的观点会使施工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也无法正常进行。但是事实上我们最应该注重的就是质量监管。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才是科学的,才是有未来的。
3.5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产品完全固定,但人员的流动性很强;有很多露天作业,且人工操作量大;施工存在很大的变化,基本没有规则性;危险因素伴随进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2)风险源包括:高空施工物体或人员坠落、物体碰撞与打击、人员触电、机械设备伤害与坍塌。(3)在人员安全控制工作中,应将以下内容作为重点: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或材料不安全状态;施工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严格把好措施关、安全交底关、教育关、培训关、检查关和改进关。2.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主要包含以下六种类型: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人员心理型、人员生理型与行为型。(2)危险源来源为:首先是物的障碍,包括机械设备、各类装置与元件因性能降低导致无法完成要求的功能;其次是人员失误,如人的操作与要求严重偏离,无法完成要求的功能;最后是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噪音、振动、通风与照明,这些是引起以上危险的重要因素。3.风险控制(1)在风险控制前先做好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2)先对安全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对其予以综合评估,再以综合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方案及施组设计,最后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3)形成的措施及方案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认真交底,被交底和交底人都应签字确认,做好相关记录。(4)在单位工程施工开始前,应由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5)在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施工开始前,应由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
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如今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出行环境和行车安全性,所以一定要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更好地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雷,沈志伟.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56-57.
[2]章婷婷.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3):154.
[3]张杰.市政工程中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11):215-216.
论文作者:杜赖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人员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