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持足够的尊重——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访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文化论文,学者论文,教授论文,著名论文,钱文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丰厚,这个民族就将走向衰落;
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个民族就将走向灭亡。
但是,现在的孩子更多的被外来文化所吸引,学校和家长们也是把目光更多的集中在“分数”上,传统文化教育黯然失色,以至于现在很多小孩子能把ABC说得朗朗上口,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却一窍不通;圣诞节、万圣节之类的洋节玩得很happy,却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
这是教育的危机,也是民族传承的危机,钱钟书先生已经远去,季羡林先生已经作古,当我们的国学大师陆陆续续地退场,传承传统文化的担子显得更加沉重。让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光彩,让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必须从孩子抓起,让他们在传统文化土壤的孕育下生根发芽。
人物名片: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上海,籍贯江苏无锡。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等多部著作,另有译作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曾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弟子规》等。
记者:您曾经在《百家讲坛》开讲《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在当下有何现实意义?
钱文忠: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有“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对此,我个人一直是担忧多于喜悦、悲观多于乐观。这两股热背后,让我感觉到一种“传统文化大跃进”的心态!至于现在演变为“蒙学热”,我倒有一种谨慎的乐观。
我觉得这说明我们的心态开始冷静和踏实起来,开始认识到自己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很大,不能只靠一股虚热来拉近。从百家讲坛可以看出,从于丹讲的论语、庄子,越讲越低,讲到《三字经》,就没得可低了。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中,没有比《三字经》更低的经典了。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找不到另一部一千多字、言简意赅、押韵又适合孩子背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可以取代《三字经》。而传统文化真正的回暖与复兴,可能要花一代、两代、三代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因为我们永远不能够忘记,在中国当代史上,中华民族曾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特例———用全民的投入去毁坏自己的传统,没有第二个民族这样做过,所以我们跟传统文化的距离已经大到断裂了。就算从《论语》切入进去,我们都会发现,可能还需要更低、更扎实、更适合孩子读的一些东西。
记者:现在,不少人认为成年人也该读《三字经》,看《百家姓》,可以弥补情感缺失,您怎么看?
钱文忠:我认为用“孩子启蒙,家长再启蒙”这句话来形容比较恰当。长期以来我们过多致力于对物质层面的追求,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人格、培植教养方面的教育功能,这导致我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心灵日益空虚,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他们在青少年时代没有接受国学方面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断层了,要普及国学知识,弘扬传统文化,有必要让家长和孩子同时接受国学的启蒙教育。
记者:孩子何时开始读《三字经》比较好?
钱文忠:孩子对《三字经》的记诵最好是八岁、十岁之前完成,但是对它的理解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这么多年,为什么《三字经》一直没有被淘汰、取代?因为它可以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集”,而且易于记诵,态度中正平和,不仅孩子应该看,大人也应该记诵,时常拿出来看看肯定没坏处。
记者:有专家说传统文化能加强凝聚力,您认为呢?
钱文忠: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都是重要的,对于主要靠文化认同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而言,传统就更加重要。因为它就像是我们的影子,抛弃了传统,我们就会像德国作家沙米索的小说里《出卖影子的人》中的主人公那样,变成一个“没有影子的人”。哈耶克曾说过,对于传统,即便我们一时还不能理解,也要保持足够的尊重,因为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可能包含着一些也许还不为我们所知的智慧。
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我们无可回避的责任,但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常识。我们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理性分析、判断、批评、接受的过程。教育者要告诉学生,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哪些是应该批判的。
我不认为经典不能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既然是公认的经典,它就具有永恒性,同时也兼具阐释的开放性。我们注定要面临这样一个永远得不到确切解答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面临着什么样的可能性?我要如何选择?学习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会在我们寻找答案的途中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