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论文

“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论文

“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

肖建国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摘 要] 1919年5月4日,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距今已经百年,丰富而厚重的“五四精神”已成为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精神财富。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关头,在五四运动百年到来之际,强调“五四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培养中的价值依归,深刻挖掘“五四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拓展“五四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培养中的实践向度,焕发“五四精神”新活力,把“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体系,将“五四精神”传承、内化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强大助推力,激励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接续奋斗,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五四精神”;青年;培养;价值维度;实践向度

百年来,五四运动及其蕴含的“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国青年昂扬奋进的形象符号;百年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百年来,“五四精神”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厚重的历史内涵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党中央一贯重视青年培养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五四青年节前后发表重要讲话寄语广大青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秉承“五四精神”中超越时空的思想精髓,结合时代和青年特点,对五四运动蕴含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进行科学阐释,把“五四精神”嵌入新时代青年培养的实践之中,充分发挥“五四精神”的引导力与推动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五四精神”嵌入“新”时代青年培养的时代价值

由“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构成的“五四精神”,鲜明客观地反映出五四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集中展现出五四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蕴含其中的每一种精神,都彰显着强烈的民族感、高度的责任感,都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五四精神”仍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爱国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源泉

爱国是“五四精神”的内在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灵魂。因为对祖国的热爱,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为挽国家于危亡,无数有志青年放下书本,走出课堂,放眼世界,上下求索,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背后是青年拳拳的报国之情。由青年学生率先发起的五四运动已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爱国范畴。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1]660在爱国精神的激励下,最初由青年学生、知识分子自觉发起的五四运动走向了工农结合的正确道路,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爱国是人类共同、共通的朴素情感,五四运动的胜利充分证明了爱国主义精神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感染力,在新时代我们仍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高扬爱国主义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汇聚中国力量。

(二)进步是国家富强之梦的精神支撑

百年前,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无数进步青年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求真理、拯救中国的道路。他们以自主、自立、自强的进步意识以及革新思想、革新政治、革新文化的进步要求,展现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这一伟大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2]因此,只有全体人民积极进取,以更加饱满、更加热忱的精神状态,主动把自我置身于新的伟大工程之中,才能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民主是人民幸福之梦的根本保障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推动了民主精神的进一步发展。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不仅促进了中国人民对改造和发展中国等现实问题的反思和探索,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民是历史的决定力量。只有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将“民主”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充分肯定了民主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15最广泛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能参与,最真实就是必须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愿,最管用就是参与途径畅通、合理高效。因此,新时代发扬民主精神就是让全体人民都参与、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民主精神照亮人民幸福生活。

(四)科学是民族复兴之梦的强大动力

五四时期,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图强的过程中,力图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弘扬科学精神等措施,达到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目的,使中国从此进入了全面学习和了解世界的阶段。五四时期,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求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始终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4]267因此,我们仍须发扬“五四精神”,坚持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之路,普及科学、创新科技,为民族复兴之梦提供强大动力。

二、“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时代内涵

总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发病隐匿,无典型症状,病死率较高,需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诊治措施,以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4]。

精神与时代是并行的,“五四精神”作为特定历史范畴下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其作为时代青年的精神结晶被一以贯之地传承下来,但其精神内涵却是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与时俱进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价值。当前,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环境、社会变革给青年带来诸多影响,今天的青年具有与以往不同的、颇具时代性的特征,与五四时代青年相比,当代青年具有明显的多维性、自觉性、多变性、个体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变化,时代的变化牵引着青年的思想创新,新时代已经为“五四精神”注入彰显时代特征、体现时代青年风貌的现实内容,“担当、奋斗、奉献、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一)“五四精神”融入“新”青年培养应以担当为核心理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担当”注解为“接受并负起责任”。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一步。[5]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成为时代的使命和重任,新的使命呼唤青年要担当。一代青年人有一代青年人的担当,担当既是时代对青年的一种客观召唤,也是青年个体在时代大潮中创造价值的一种意识自觉,这份担当是“五四精神”的延续。即新时代青年应热爱祖国和人民,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善于担当历史重任,勤勉务实奋发有为,不负伟大时代和国家的重托。

(二)“五四精神”融入“新”青年培养应以奋斗为践行基础

五四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风雨飘摇,民众苦不堪言,而无数有志青年却用自己年轻的肩膀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奉献精神最恰如其分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9]167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当代青年更应具备奉献精神,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练就本领,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炼自我、到改革开放一线去锻炼自我、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就自我,使“青年之我”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在艰苦复杂环境中淬火成钢,在奉献中绽放青春芳华。

今天新时代青年所努力实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百年前热血青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运动,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性,但是两者确是两个时代青年爱国精神在不同时空中的展现,共同反映出两个时代青年不谋而合的心声——振兴中华。这是五四时代青年的情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个“情怀”和“初心”是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提醒全党、全国人民要不忘初心,正是强调无论是在过去血与火的洗礼中、还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都需要教育广大青年培养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统一的家国情怀,树立与国家同甘共苦的壮志豪情,主动承担起匡扶天下的担当与经邦济世的责任。

(三)“五四精神”融入“新”青年培养应以奉献为价值取向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青年应该是进取而非退隐的、奋斗乃人生之天职。[6]李大钊认为: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7]五四时代青年极其鲜明地表现出“为未来社会之人,不为现在社会之人”的奋斗精神。2016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8]40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想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广大青年找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平台,在点滴积累中提升本领,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在长期实践中增长才干,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建设中。因此,新时代青年应深刻地认识到奋斗的意义和价值,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勇气和决心,用奋斗来创造最美好的青春。

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由于人员素质不够高,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及必要性没有充分的了解。国家应当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第一,让管理者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有效运行给公司带来的好处;第二,让其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在充分了解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培养中小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的意识。[2]

(四)“五四精神”融入“新”青年培养应以创新为自我鞭策

因此,将“五四精神”嵌入家国情怀教育,向青年群体更加生动地阐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必然内在关联性,更加明晰“五四精神”与“中国梦”的共生关系,引导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补足青年精神之钙,筑牢青年理想之基,帮助广大青年在时代承接中传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

三、“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实践向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针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变化,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从民族与国家、文化与政党、民众与社会、历史与教育的视角,将“五四精神”嵌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核心要义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五四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培育中的引领、激励作用,有效促进新时代青年培养的提质增效。

(一)在家国情怀传承中体现实践向度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引导青年具有家国情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时代任务。当前不少青年出现国家荣誉感弱化,集体意识淡化的现象,个别青年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国家,忘记了自己所需要担当的使命,逐步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反观五四运动中的进步青年,他们把自己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与时代、与国家同频共振的意识自觉。

后半场(《灌园拒相》《食鹅呕鹅》《蚯蚓比廉》)情节相对传奇,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力,但在梨园戏舞台上表演“食”与“呕”是很大难题,因为这些动作通常是虚拟的简单化处理,在本剧中这一幕作为全剧的“腰眼”则必须正面且浓重表现,否则演出就塌了。曾静萍导演在这里创造性塑造出“鹅”这个角色,似鹅非鹅,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可能是俗世中的众生,也可能是陈仲子始终与之搏斗的另一个自己,它与陈仲子的冲撞、挑逗、博弈,成了整部剧作的舞台华彩!

五四运动以史无前例的气魄传播新观念、新知识,其勇于创新、敢于变革的创新精神,引领广大民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桎梏、反殖民压迫的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同志当时所形容的:“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①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一)、(二)、(三)》,载《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 创新是生产力,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10]青年是新时代最富有改革意志和创新精神的群体,新时代青年需要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勇攀科学高峰,勤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使创新成为学习和工作中的自我鞭策,让创新助力青春扬帆远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体现实践向度

五四运动是青年积极投身于改变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伟大实践。鉴于此,“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便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指向实践这一深层向度。今天,弘扬“五四精神”,需要进一步拓展新时代青年教育的实践向度。实践是育人的重要方式,实践育人的重要目标就是将理论在实践中得以论证和创新,以实践反哺理论,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汲取五四运动的实践经验,启发指导新时代的实践,更好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中国革命之所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当前加强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一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青年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即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泉与动力;二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刻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有效引领广大青年向善向上,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的一种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

因此,将“五四精神”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通过有效教育,引领新时代青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大潮中,引领新时代青年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更好地帮助新时代青年把稳成长之舵,培育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为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时代弄潮儿,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切实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艺术高校的管理人员要提升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引导教师参与到学生安全监管过程中,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构建长久而稳定的管理机制,依照法律文件和管理制度落实工作内容,还要加入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安保人员是维护校园稳定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加大安保人员培训的投入力度,创建专业化的安保队伍,在校园内定期巡逻,尤其要加强夜间的防控,要具备突发事故处理的素质,对于校园门口和周边环境要加强管理力度,还要与当地的公安部门配合,避免校园内部出现任何违法活动[4]。除此之外,宿舍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地点,舍务老师要有安全管理意识,运用柔性手段来代替强制性管理,使学生自觉遵守、自我监督。

(三)在社会实践锤炼中体现实践向度

当前,我国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这也是中国青年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改革创新中探索、寻找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及价值取向是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但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文化思潮裹挟着其价值观念,逐步侵蚀当代青年的思想,导致个别青年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或者是转变。汲取并学习五四时代青年面对各种思潮时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成果,是做好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一招”。

(4)由岩(矿)石的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4)可知,矿区围岩和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图相似,可以推测矿石中的Au及其伴生元素均主要来自围岩。

20 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生活在彼时的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社会实践之中,他们在忧国忧民的同时,也对全人类、全世界予以极大关切和忧思,也在为人类之解放贡献力量。例如:新民学会以“改革中国与世界”为宗旨、青年毛泽东还提出了“世界主义”的理想。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地球已变成“一个村”,互通互融、休戚与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正在迈向新的历史舞台,逐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声音在世界被广泛传播。时代对中国青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要善于思考中国问题,积极参与“中国梦”的实践,同时还要敢于思考世界的问题,勇于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形象。

定义1 由m×n个数aij(i=1,2,…,m;j=1,2,…,n)排成的m行n列的数表,并用大写黑体字母表示,记作

因此,将“五四精神”嵌入青年社会实践之中,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以改变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为指向的实践品格,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感受民情、了解社会、掌握国情、认识世界,增强青年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上去,充分发挥青年思想开放、善于接纳的个性优势,以全球视野思考问题,以开放创新的思维、合作共赢的心态,让中国的声音传得更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书写最美青春。

(四)在尊重青年中体现实践向度

尊重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季羡林先生曾说:“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作为立德树人的事业,教育应该从尊重开始。近年来,尊重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应用,尊重教育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尊重青年。尊重青年才能赢得青年。任何一项事业只有赢得了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任何一个民族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应当是,也必定是一代乃至几代中国青年拼搏奋斗才能实现的伟大事业。新时代青年追求自我、渴望自我实现、追求个性解放,呈现出开放务实、网格化生存的时代特征,将“五四精神”融入实践就必须尊重青年,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个体发展和价值创造,尊重青年的人格、尊严、权利和选择,为青年成长搭建平台,为青年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助力广大青年筑梦圆梦,最终赢得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时至今日,当我们站在五四百年的时间节点,眺望未来民族复兴曙光的时候,只有倾听新时代对青年的呼唤,明晰青年对新时代的价值,才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将“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特殊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弘扬“五四精神”,领航新时代青年的前进方向,让“五四精神”薪火相传,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7]李大钊.李大钊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5(1).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2).

The Value and Practice Dimensions of“May 4th Movement”Spirit Embedded in“New”Youth Cultivation

XIAO Jianguo
(College of Marxism,Jiang Su University,Zhenjiang,Jiangsu 212013,China)

[Abstract] The May 4th Movement (1919-2019), which started with patriotism, has been a hundred years.The rich and profound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s the spiritual wealth to guide the young people to grow healthily and make achievements. At the important juncture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Chinese Dream,on the eve of the century-old May Fourth Movement,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cultivating youth in the new era.According to the value,the connot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new era contained in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s deeply explored,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the training of youth in the new era is expanded,and the "new" spiri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s reinvigorated, and the spiri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s embedded in the "new" youth training system.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ransform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nto a powerful spiritual force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encouraging the youth of the new era to striv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and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

[Key words ]the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youth;cultivation;value dimension;practice dimension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2991(2019)02-0101-06

doi: 10.3969/j.issn.2096-2991.2019.02.015

[收稿日期] 2019-01-10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编号:16JDSZK05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编号:17WTB00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7B2)

[作者简介] 肖建国(1981—),男,吉林吉林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张宝君]

标签:;  ;  ;  ;  ;  ;  

“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