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刘新胜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刘新胜

刘新胜(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当下基础教育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而且是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努力探求的重要课题。高中物理也不例外,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情境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本文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出发,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229-02

高中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强、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但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高中物理教师采用更多样的学方式,学生也不断努力的学习这门学科,但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理想。通过了解调查发现,很多的高中学生认为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学习的科目,因此,探究出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方法至关重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来满足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需求,有效的物理教学需要物理老师拥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一、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式死板等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对于公式和定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二是教师只注重对科学知识的强化训练,而不会从整体上把握现象和本质的练习,学生只是知道题目的计算公式,但是不明白具体的科学含义;三是一味注重对科学自然规律的把握,而不会详细讲解规律的来历和局限性。比如在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讲解中,只是说明其是存在的电、磁的规律,而没有深度上讲解其本质上的一致性[1]。

二、新课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高中学习是每个人整个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过程,其学习成绩决定学生大学院校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选择。高中生对于学习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对于物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有着充分的认识。但是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存在这两极分化的问题[2]。比如偏科严重,有的学生喜好文科,对于物理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大,在课堂学习中参与度较低。高中教师相对于初中教师来说,教学任务更重,在上课的时候往往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只是简单地讲授物理定义和公式,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讲解不透,致使学生似懂非懂,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成绩不高,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课题意义重大。

三、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一)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要考虑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外,应更加注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充当了教学进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切记“不要把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

(二)课堂教学要发扬“教学民主”。在教学过程中要放下教师的架子,正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发扬民主教学,欢迎学生提出意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隔阂,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应更好地做到“情感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理解和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认知程度、情感体验以及潜能的发挥,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机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肯定他们的进步,推行激励教育;使他们能在课堂上获得积极、主动、有效、和谐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新形势下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针对高中物理来说,高中物理本身就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真实演示和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更不用说掌握高中物理的规律和原理了,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高中物理老师的教学,多媒体能够图文并茂,直观动态的给学生展示物理知识,能吸引学生更广泛地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高中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物理知识的模拟演示,就可以很好地把物理中的一些传播现象缓慢地呈现出来,在演示过程中,配上适当的演讲词说明物理的概念,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就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中要注重学导结合

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找准课堂高效教学的结合点,学生在学习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点拨,来实现高效课堂。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根据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提出有关方面的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要能够做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先自己思考,再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在小组进行讨论时,教师要进行班级巡视,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去发现哪此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比较积极,哪此学生不愿参与,对小组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人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意见提出见解,鼓励小组成员及小组间进行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对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加入到小组中积极发和大家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 创设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不盲从、自觉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对实现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看法,但教无定法,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还需学校、教师视教学具体情况来共同努力找出解决之策。

4.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打造高效率课堂教学,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不难。将多媒体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这样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方式,大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在讲到某个物理学家的理论时,可以给学生讲述该物理学家的生活趣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要求高中物理老师能够不断的丰富自己,始终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形象在学生面前,凭借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喜爱某个教师,自然会对该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所以,一旦学生真正找到高中物理的知识,对物理学习有了兴趣,变成了快乐和享受,就会产生巨人的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情感、品质、态度和价值观,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和能力得到训练,并树立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合作探究式学习越来越显其效,这就需要教室们更有效的运用。但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讨,不断的改进和反思,实现教学作用的最大化,做到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聂立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张凤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吴海原.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4]杜静.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论文作者:刘新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刘新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