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 高迎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抑郁症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2016 年 12 月—2018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128 例为研
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 2 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抑郁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86-02
抑郁症属于心理障碍性疾病,在精神科比较常见,患者会出现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障碍等症状。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对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能矫正情感障碍,改善认知行为。本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 128 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 2016年 12月—2018年 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 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所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与研究组。对照组 64 例患者中男 39 例,女 25 例,年龄 21 岁-51 岁,平均年龄(38.6±2.1)岁;研究组 64 例患者中男 37 例,女 27 例,年龄 23 岁-52 岁,平均年龄(37.8±1.9)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与 WHO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相符,且患者或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其他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2 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为患者安排舒适的治疗环境、严格督促其合理用药、加强沟通及进行日常生活的辅助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药物指导、生活护理四项内容,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耐心并仔细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及时与其进行交流,结合放松疗法帮助患者释放内心情绪,可通过播放舒缓音乐的形式让患者放松身心。通过日常交流拉近护患关系,获得患者充分信任且在其自愿表达后对其病史进行了解,准确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等形成的原因,采用“代币治疗法”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每周举办一次病患间的交流会,对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2)健康指导。教会患者抑郁症的相关应对技能,帮助其逐渐建立健康行为,包括合理运动、均衡营养及充足睡眠等,保持健康的心态,
将他人的建议、责骂和批评等行为当成善意的举动,面对挑战、挫折、困难、问题,应从正面且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建议家属共同参与该过程,定期进行一对一督导,不断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流,克服自身自卑心理,消除自我封闭理念。(3)药物指导。耐心告知患者常用药物的服用方法、时间及剂量,叮嘱其相关注意事项。同时,也告知家属,共同督促患者合理用药,提升患者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不断使其产生服药自觉性。(4)生活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为其营造一个温馨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空气清新、整洁卫生、温湿度适宜,定期更换床褥被单,设置床边安全保护设施,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事件,规范口腔护理和晨晚间护理工作,全程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加强日间和夜间的巡视工作,鼓励患者说出内心需求,最大程度上为其解决问题,让其感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3 评价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定,通过 0-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同时采用护士观察量表
(NOSIE)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即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以及个人卫生进行评定,使用 0-4 级评分法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生活功能越差。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护理后 2 组患者的 HAMD 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抑郁症的患病率不断升高,造成各种行为、心理、家庭及社会问题。因此,不但要关注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还需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常规护理缺乏人性化,护理内容单一,在对患者进行督促下虽能保证患者合理用药,但患者的心理状态依然较差,自我管理水平偏低,无法解决疾病的根源问题,加上与患者缺乏沟通,患者的安全感不足,难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操作,导致疗效降低。人性化护理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指导、药物指导及生活护理改善患者的病情。心理护理通过加强交流、播放音乐等让患者产生信任感以及改善身心,与患者拉近护患关系,促进各种操作的顺利实施;健康指导通过规范患者各种行为可让其融入社会,与他人增强沟通,体会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药物指导是促进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举措,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药物的疗效;生活护理可将患者生理上的舒适感提高,避免产生烦躁情绪,缓解病情。抑郁症患者其精神运动功能降低,在长期的精神折磨之下容易合并消极、悲观等情绪,而长期的药物治疗不但会使患者精神负担加重,而且对患者社会功能、兴趣等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非常必要,而护理干预也必不可少。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抑郁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其主要是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突显出其主体地位,以患者的需求及特征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抑郁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表明,应用人性化护理比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陈众,陆雯,汤月芬,等.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7,30(12).
[2]陈焱,汤月芬,漆琨,等.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的随访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16,29(2):85.
[3]金三丽,李明子.易感性人格类型量表预测产后抑郁症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9,41(9):781
论文作者:胡媛 高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抑郁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心理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