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中的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毛泽东思想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意义和历史地位,如何评价都不过分。近年来,理论界在这方面的宣传和研究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正因此,人们在评价和把握中才有意无意地回避和忽略了有关邓小平理论的几个基本关系,特别是它与毛泽东思想在社会学层面上的关系。一、外显: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差异。从总体上说,二者的思想实质是一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在风格上存在差异。邓小平很少从总的全局的角度去论述问题,而主要是更贴近工作实际,从某个侧面提出观点和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第二,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在论题上存在差异。毛泽东思想阐述更多的是辩证的哲理、斗争的哲学。对于中国建设,毛泽东也有较多论述,但他是较多地从斗争的角度进行的论述。邓小平理论中除一小部分外,大多是讨论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第三,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在形成方式上存在差异。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之初,因而这种“结合”带有首创意味。而邓小平理论形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痛定思痛之后,因而带有强烈的反思和再创造意味。二、内因:作为理论家的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差异。由于历史的偏向,毛泽东主要是个革命家,邓小平主要是个改革家;毛泽东主要是思想家,邓小平主要是实干家。因此,我们不能按照已经习惯了的毛泽东的风格来要求邓小平。从实质上来看,恰恰是邓小平真正理解和领会了本来的毛泽东。三、时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现代化和后现代性。邓小平深刻地把握了后现代的实质。他所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见解,并特别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论述,无疑高度概括了整个人类在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深层本质。其次,邓小平理论具有后现代风格。再次,在处理与时代的关系上,邓小平与毛泽东是一致的。他们二人都密切注意当时乃到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形势的大变化和大发展趋势,并遵循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思想路线来把握这种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