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用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职工——评《职工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工论文,不要忘记论文,价值观念论文,政治思想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看到一个目前职工思想状况的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成果:《职工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研究》。此文发表在全总政治研究室1994年7月出版的刊物《工运研究》第14期。这篇文章的作者们对目前职工思想所作的调查看来是比较客观的,它通过分类的统计数字,比较确切地说明目前职工的思想状况,使我们看到大多数职工是拥护社会主义、赞成改革开放的;同时这个调查也不回避职工思想中事实上存在的问题。
看来,此文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是“职工价值观念”,这部分分了许多项目,使我们能够对目前职工在许多重大问题的看法上有更具体的了解,而作者们分析问题的观点也更多地在这里显示出来。在第一个项目,“职工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和发扬”中,在对待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这个问题上,作者说:“调查数据显示,52.2%的职工希望‘四者利益兼顾’,28.9%的职工赞成‘以国家、社会、集体利益为重’,明确表示要‘以个人利益为重’的,只占1.9%。希望‘四者利益兼顾’的倾向,代表了职工队伍的主流。”
看来,文章的作者对问题是进行具体分析的。在紧接着“职工的自我意识趋于强化”的第二项目中说到:“调查的数据显示,职工中赞成‘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主宰’这一提法的,已经接近职工总数的90%”。“不少职工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致富直接联系起来,感到‘真正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追求富足的时代已经来临’”。“青年的‘自我意识’强于中年,中年的强于老年,文化水平较高的职工强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职工”。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主宰”的含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观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向肯定“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这个思想的。群众解放的事业只能依靠群众本身的力量去实现,而不能由上面或其他力量去代替,如果工人群众说“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主宰”,指的是整个工人阶级的命运应该由自己主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使人发生疑问,因为这篇调查研究文章也说到:“调查中,73.1%的职工已经把实现国家、家庭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增长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选择;60%以上的职工表示,自己参加工作和从事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干活挣钱’‘主观为个人,客观为社会’……”,“过去忌讳谈钱,现在敢于大胆谈钱了;过去强调无条件服从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现在敢于比较多地强调个人经济利益了”。
如果把前后两种情况联系起来考察,便会发现这里包含着值得较为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党一贯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者说无条件为人民服务,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等等,这是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过去数十年的革命斗争和建设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我们革命队伍团结一致、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的精神基础之一。但在这个问题上,近十多年来,往往受到误解甚至受到少数人恶意的攻击。有些人认为,这种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相对立的,是否定每个人应该享受自己劳动应得的报酬的,是否定个性的发展的。有人甚至认为全心全意地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只是“木头人”,仿佛只有一心为自己,只作个人利益打算的才算是“真正的人”。他们认为真正的人不可能没有私心。有一位哲学家举出例子对这类观点加以“论证”:你得了感冒,我送你治感冒的“六神丸”,你要不要?你要,便证明你不是无私。这其实已经远远地离开了认真地讨论问题,而只是一种诡辩,一种有意的歪曲。
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者说,无条件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说的是一切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个人的利益出发,这和依据实际情况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肯定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自己劳动应得的报酬,肯定个人的劳动所得应该受到保护,承认发展个性,发挥个人的特长等等,并不是对立的。那种不承认世界上有不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无私的人,甚至把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接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认为都是私心的表现,那只能看作是利己主义者阴暗心理的反映。
剥削阶级为了掩盖自己的阶级本质,总是说人都是自私的,声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认为,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者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着手逐步解决的问题。但有的理论家,却把它和“自私观念”加以混淆,而我们有些职工,也受到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的蒙蔽。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这种思想过去国内曾经展开过辩论。这种思想当然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还是有区别的,但不可否认,它本质上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人们也可以承认,主观为个人,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同时客观上为社会,有着这种思想的人,在平常也许不易察觉,也许人们看到的主要是他“客观为社会”这一面,一旦他那个为个人的主观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该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呢?当然,他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主观”,服从社会的需要的“客观”,否则,是只能牺牲社会的需要这个“客观”,继续坚持为个人的“主观”的。但这时,他就只能露骨地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只是为个人了。
因此,这个调查也使人发生一些疑问,既然60%以上的职工表示,自己参加工作和从事劳动主要目的是“干活挣钱”、“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那么,前面调查所得,至少在“代表职工队伍的主流”“希望四者利益兼顾”这部分人中,恐怕有不少正是持“主观为个人,客观为社会”这种观点的,这和“兼顾”的,可能暂时并不发生对抗性的矛盾。“兼顾”也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主观为个人,客观为社会”也可能并不明确表示要以个人利益为重。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两个项目调查的结果便发生了矛盾。
这个调查也提到“青年职工的个性色彩、个人成就意识和追求实惠的意识同老年职工崇尚无私奉献的意识形成较大反差”。这个提法看来颇为含糊其辞,个性色彩、个人成就意识未必就错,社会主义思想并不一般地否定个性色彩和个人成就意识,问题只是什么样的个性色彩和个人成就意识,因此,它们并不是一般地和无私奉献相对立的,正如适当地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保护个人的物质利益,和无私奉献并不是对立的一样。但如果这里指的是前面所说的“主观为个人,客观为社会”一类的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思想,那就确是和无私奉献的思想相对立的了。这就需要引导这些青年职工认识到这类思想本质上是个人主义思想,不是工人阶级的思想。
这篇文章还说到:“对职工群众观念状况评价的最后标准应该是社会实践,即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以此为标准,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
这个观点的正确性是很可疑的。怎么可以把生产力标准作为评价职工的“观念”的“最后标准”呢?我们当然要重视每个职工对生产发展的实际贡献,对贡献大的,除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外,要受到尊敬,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荣誉,这是理所当然的。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它的重要性是谁也看得到的。我们特别重视经济效益,重视职工对生产发展的贡献,也是必要的,容易理解的。但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保证我们的国家将来真正富强,保持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保证社会主义的江山长期不变并走向共产主义,还得依靠人民,首先是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正如考察干部要讲德才兼备一样,评价工人也应该兼顾思想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不能只讲生产力标准,不能只看他生产了多少产品,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当然,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每个人的先进的思想政治,都应该落实到工作和生产中去,不能讲空头政治,但只讲工作和生产,不问思想政治,把生产力标准看作是评价职工的唯一标准,其后果是不难预料的。我们过去的重要教训之一,是片面过分强调政治而放松经济建设,但近年来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便是往往只抓了经济建设而忘记了政治。归根到底,思想政治的提高,阶级觉悟的提高,是使职工能够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的最重要的保证。做工运工作如果轻视或放弃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很不妥当的。如果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只关心生产,不及其余,那么,即使经济搞上去了,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变了颜色,而且变了,人们也会不知道是怎么变的。
调查中有一个项目是“职工的崇拜意识发生变化”,其要点可以从这段话中看到:“对‘毛泽东式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广东仅占职工总数的13.1%,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老年、中年、青年三个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由低向高排序,对‘毛泽东式的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国家领导人’等的崇拜者,呈递减趋势;而对‘父母’、‘企业家’、‘有成就的个体户’、‘自己’、‘探险者’等的崇拜者则呈递增趋势。”
我们并不赞成对任何个人,包括革命领袖在内的盲目崇拜。但像毛泽东这样的革命领袖人物,是代表中国历史的整整一个时代的,没有毛泽东,便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也许中国现在还在黑暗中摸索,这些提法是十分确切的,是有无可置疑的事实作根据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们现在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但毛泽东思想的观点和方法,它的精神实质,在今天还没有过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现在还健在的追随毛泽东参加过斗争的老一辈的干部和广大人民,至今还缅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不可磨灭的功绩。这点,从这个调查的老职工的身上也得到反映,而中年职工和青年职工对“毛泽东式的领袖人物”“崇拜”的思想感情依次递减,倒是一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毛泽东式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广东仅占职工总数的13.1%,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广东的职工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上政治上有许多值得全国学习之处,但从这个调查结果看,是否可以认为,在政治思想上和革命传统的观念上走向淡漠,那里要比其他地方突出呢?是否可以认为,现在越是年轻的职工,对政治对革命传统就越少关心呢?而且,在改革开放步子越走得快,越先进的地区,这个问题是否就越尖锐呢?
令人不安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们对这种现象作出似乎是肯定的评价,认为“这种状况反映了当代职工队伍在理想、追求上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否完全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确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呢?
文章对职工价值观念分析有一个项目提到“宗教意识在职工中的影响有所增长”:“当前,我国有宗教信仰的职工比例为9.4%。其中信仰佛教的最多,为4.9%。按信教职工比例由高向低排序,12个调查省份依次为:上海、广东、云南、甘肃、陕西、内蒙古、四川、辽宁、湖北、北京、山东、江苏。宗教信仰同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同经济生活状况正相关。各个不同年龄段有宗教信仰的职工比例为:35岁以下10.1%,36-50岁9.1%,51岁以上为5.6%”。
改革开放走在前面的地区,越是年轻的职工,信仰宗教的比例就越大,这是令人忧虑的,而且骤然看来也很觉费解。这篇调查研究文章接着说:“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愈高,职工年龄愈轻,经济收入水平愈高,职工信仰宗教的可能性就愈大——这种状况表明:在我国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信仰宗教的职工人数有可能继续增长。”
在解放前的旧社会里,穷苦人民感到生活无望,也感到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往往求助于神,这是不难理解的。全国解放以后,迷信鬼神的现象便大大减少,在一些老解放区,迷信活动已经绝迹。但过了几十年以后,国家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信仰宗教的人反而重新出现,有增无已?而且为什么信仰宗教走在前面的正是青年职工,正是市场经济发展高的地区?
这使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既有向积极的正面的方向的变化,也有向消极的负面的方向的变化。
不能不承认,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只知道追逐金钱,极力要步发横财者的后尘。这样,金钱也就越来越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他们。他们受着金钱的奴役,成了金钱的附属物。现在,他们可以发横财的机会又这样多,当然,遇到灭顶之灾的机会也同样的多。一个人一觉醒来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同样,一夜之间也可以成为负债累累以至无路可走的穷光蛋。越是自己认为“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主宰”的,便越可能失去自由;越是为一种他个人无法主宰甚至无法理解的力量所作弄,这样,就会使他想到只好求助于神力。越是青年,越是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信神信佛的就越多,就说明金钱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对青年的支配作用,对这些地区的青年的支配作用就越普遍,越严重,以至已经成为人的异化的现象。职工只是其中更值得重视的一部分。
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有理由要求它有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走到全体人民的前面,成为全体人民的榜样。人们有理由要求工人阶级特别重视共产主义思想,树立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工人阶级能自发地倾向社会主义和容易领会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在职工队伍中不能自发地产生,要掌握它,需要学习,需要党和工会组织加以帮助和引导,需要把这些革命的科学思想灌输到工人中去。这个为列宁所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虽然曾被人指责,但在我们看来到现在并没有过时。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更需要加以强调,加强工作。
工会是工人自己的组织,它有责任经常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去帮助和引导工人群众,特别是青年职工。这种思想,在目前,有些青年职工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甚至可能产生所谓“逆反”心理,但怎么能因为这样便放弃了那怕是艰巨的教育和引导的责任?
令人不解的是,在我们看到的这篇调查研究的文章里,一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的概念来代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人道主义,也不会一般地反对在职工中传播人道主义,这种革命人道主义。我们赞成的是革命人道主义,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这种革命人道主义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只能是包括在整个社会主义思想之内,而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思想。这篇调查研究文章的作者们对这个大家已经熟知的问题,作了这种改动,是牵涉到一个思想原则问题,也牵涉到职工教育的思想导向问题的。
这篇调查研究文章也使人看到,青年职工有自己明显的优点,他们感觉敏锐,思想解放,有进取精神,但进入工人阶级队伍的青年职工,没有受到过剥削,不知道工人阶级在旧社会受剥削、压迫的痛苦。在现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情况和改革开放前不同。由于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资产者的存在,在私营企业里工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剥削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既要正确对待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其他经济成分作为补充同时发展的政策,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提高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意识,提高领导阶级的意识,避免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看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这篇调查研究文章表明,在这方面,老工人毕竟更多地保持了过去工人阶级的优秀传统,更关心政治,有更高的阶级觉悟,看到这一点是必要的,小心地保护老职工的政治积极性,也是必要的。看来要提倡新老职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是这篇调查研究文章所提供的客观事实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
总之,这篇调查研究的文章,给关心目前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思想状况的人,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对一些问题,也作出了合乎事实的分析和判断,但分析问题的立足点有它的缺憾,也是不难看出的。我在这里所陈述的粗浅意见,是否有当,谨就教于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工作的几位作者,和关心这个问题的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