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_农产品论文

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_农产品论文

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4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经济论文,年中论文,形势分析论文,年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虽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国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发展的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增幅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8%。主要农产品中,除粮食、油料和糖料减产外,棉花产量基本持平,其他农产品稳步增产。一些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在经历了多年的低迷状态后开始回升。乡镇企业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了新进展。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大幅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性的步伐,对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试点也已展开。虽然面对一些不利因素,农民收入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恢复性增长的态势。但是,对农民收入增长依然缓慢和粮食减产等问题,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运行状况

(一)农业结构继续调整,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保持增长或与上年持平;但粮食减产幅度较大

200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预计为4.316亿吨,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上年减产5.5%,比产量最高年份1998年的5.123亿吨下降15.8%。其中,小麦产量预计为8600万吨,同比减产429万吨,减幅为5%,比产量最高年份1997年的1.233亿吨下降30%;玉米产量预计为1.14亿吨,同比减产731万吨,减幅为6%,比产量最高年份1998年的1.33亿吨下降14%;稻谷产量预计为1.658亿吨,同比减产874万吨,减幅为5%,比产量最高年份1997年的2亿吨下降17.4%;大豆产量为1600万吨,比2002年减产约50万吨,减幅约为3%。2003年中国粮食减产的特点,一是减产幅度较大;二是季季减产,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都下降;三是普遍减产,全国共有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减产;四是全面减产,三大粮食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2003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达到7655万亩,比2002年有大幅度增长,但受低温、洪涝、持续阴雨天气以及病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量估计为500万吨,与2002年基本持平。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普遍增产。

2003年,中国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步发展。预计全年肉类产量达6850万吨,比上年增长4%;禽蛋产量2535万吨,增长3%;奶类产量1625万吨,增长25%。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农业总产值的31%以上,畜牧业新增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40%以上。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700万吨,比上年增长4%以上。

2003年,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继续调整、优化。首先,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主要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其次,养殖业结构继续改善。畜牧业生产中生猪比重下降,牛羊比重上升。渔业生产中养殖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海洋捕捞产量下降,远洋渔业稳步发展。第三,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订单农业发展加快。第四,林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趋向合理。在林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9.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上升了7.04个和2.84个百分点。木材产量继续调减,2003年,全国木材产量为4421万立方米,比2002年下降了0.34%。林业生产建设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全国造林面积再创历史新高。此外,2003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二)农业、林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但仍缺少稳定的、制度化的投入来源

2003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例如,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幅增加,全年“六小”工程的投入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另外,近5年来,国家财政投入农村的各项事业费达4077亿元,其中的国债资金占国债发行总额的42.8%。可见,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债和财政专项资金。这些投入虽然对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有益,但其作用比较间接。而且,这些投入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可能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淡出,依靠国债来筹措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可能难以为继。因此,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有保证的农业和农村投入资金筹措体制仍然十分必要。

2003年,对农村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以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农村信用社为例,其支农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贷款快速增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第二,信贷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三,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下降,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结束了自1994年以来持续亏损的局面。但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年累计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比上年有所下降。

此外,2003年,全国农机化有所进展,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化肥销量普遍上升,其中,尤以磷复合肥销量增幅大,但氮、磷、钾肥的比例仍不尽合理。

(三)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贸易顺差下降

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3.61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进口额为189.32亿美元,同比增长52.6%;出口额为21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农产品贸易顺差为24.97亿美元,同比下降56.2%。

2003年,中国粮食(不包括大豆)贸易仍呈净出口的态势。全年进口粮食208.7万吨,比上年下降26.8%;出口2200.4万吨,同比增长48.3%;净出口1991.7万吨,同比增长66.2%。具体到品种,大米进口与上年基本持平,出口增加,因而净出口比上年增加34.9%;小麦进口减少,而出口大幅度增加,因而净出口增加20.8倍;玉米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因而净出口增加40.5%。大豆进口达到2074.1万吨,比上年增长83.3%,出口减少,因而净进口增加85.7%。

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幅度较大的有食用植物油和棉花。全年共进口食用植物油541万吨,比上年增长69.6%。其中,豆油188万吨,增长116.5%;棕榈油233万吨,增长37.4%。结合上面提到的大豆进口情况,可以看出,2003年,中国大豆和豆油进口都大幅增长,并没有出现以大豆进口替代豆油进口的现象。全年共进口棉花87万吨,比上年增长394.5%。

2003年,中国食糖进出口都比上年下降,但仍保持净进口。畜产品进出口额都比上年增长,而且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贸易逆差扩大。全年进口畜产品33.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出口27.16亿美元,增长5.7%;因而净进口额为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这已经是中国畜产品贸易连续第二年出现逆差。200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亮点”仍然是水产品、蔬菜和水果。

从贸易的地区结构看,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全面大幅增长,但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中部地区的出口份额有所增加。亚洲仍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但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份额略有下降,而对欧洲和北美洲的出口份额增加;主要进口市场仍是北美洲和南美洲。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出口都增长。

200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截至2003年,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已经由加入WTO前的21.2%降至16.8%;同时,取消了大麦、油菜籽、花生油、葵花油、玉米油和棉籽油等的配额管理,实行单一关税;并对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实施了更加透明的关税配额管理。200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关税配额的使用情况是,小麦使用了4.7%,玉米几乎为0,大米5.5%,豆油66.7%,棕榈油89.6%,菜籽油14.7%,棉花101.6%,羊毛60.4%,食糖41.9%。可见,粮食的关税配额的使用率并不高,也没有出现国外农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情况。然而,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前景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看到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越来越严格的检疫检验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

(四)农产品总体上供给充足;但价格普遍上涨

200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尤以粮食价格上涨更为抢眼。在主要的粮食品种中,12月份与年初相比,小麦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为27%。稻米价格稳中趋升,升幅为12%以上;玉米价格涨幅为19%;大豆价格涨幅为22%。

在畜产品中,鸡蛋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与上年同期比,在夏季价格较低,第四季度上涨较大;牛羊肉价格与上年比涨跌幅度不大;而猪肉价格上涨明显,并集中在5~8月和10~12月;禽肉价格在年初、年底价格高于上年同期,而年中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水产品消费价格出现略微的涨势,但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整体上下降。蔬菜价格有季节性波动,但总体价格水平高于上年;而水果价格总体上低于上年水平。另外,棉花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双双上涨。2003年11月底,全国棉区棉花平均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0%,而平均销售价格上涨61%。

此外,2003年,化肥价格也普遍上升,其中,尤以氮素化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且价格波动剧烈。化肥价格上涨与化肥生产原料价格上升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一定的相关性。

200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价格上涨集中在第四季度,尤其是10月份,而在11月份价格涨势就开始趋缓。200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国内产量减少而引发供给减少,最明显的就是粮食和棉花。第二,一些产品供需缺口大。例如,中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压榨生产能力已经远远大于国内原料供给能力,造成加工企业抢购原料,推动价格上涨。第三,运输条件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成本。第四,国民经济大环境出现一些新情况。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原材料价格普遍趋升,从而对农产品价格上涨产生连带作用。第五,投机因素不可忽视。这次粮价上涨出现在新粮上市时,是不太正常的。一些人为多余的资金寻找投机渠道,趁机提高粮油产品价格。而在涨价时农民往往惜售,投机者更是喜好追涨,刺激粮油价格进一步上扬。第六,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影响国内市场。2003年,全球谷物生产处于波动周期的低谷,国际粮价趋升。

2003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仍属一定范围内的恢复性上涨,是长期以来过低的粮价要求回升到其正常水平,是市场的正常反应,并不表明全国粮食已经出现了短缺。由于多年来库存充裕,没有出现大规模抢购的现象。但是,由于连续几年产不足需,2003年,粮食库存减少是必然的。粮食库存虽然减少,但还没有“探底”,这是满足下一年度需求、抑制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基础。

200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暴露出中国在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粮食为例,这些问题是:第一,粮食库存分布严重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粮食库存集中在北方粮食主产区,而南方库存则严重不足。第二,库存品种结构不合理。南方销区库存的主要品种是稻谷,基本上没有小麦和玉米,这种库存结构容易导致南方小麦和玉米价格波动。第三,粮食物流体系不健全,粮食运力紧张,流通不畅。第四,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价格信号被人为放大,国有粮食企业甚至逆向操作。第五,进出口逆向调节。2003年粮食减产幅度较大,粮食出口却仍然大幅度增加。

2003年中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又引起人们对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但这种说法缺乏充足的依据。主要原因是,与几年前相比,社会对粮食和农副产品的需求有所下降,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力已经减弱。不仅如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生产结构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4.6%。况且,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在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以后发生的;在农产品内部,价格也是有升有降。从历史经验看,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但不是通货膨胀的肇因,相反,农业和农村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由于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用于农民的自给性消费,农民能从其价格上涨中得到的好处相当有限。而农民的大部分生产和生活支出是货币性支出,受价格上涨影响大。农民从出售农产品得到的收入的增加往往会被购买工业品支出的增加所抵消。更何况这次粮食涨价的一个不合理之处是没有涨在生产环节,而是涨在流通环节,农民得到的好处很少。

(五)乡镇企业发展和改革成效显著;但乡镇企业的素质仍待提高,发展环境仍待改善

2003年,预计乡镇企业增加值将达36600亿元,比2002年增长13%;营业收入146000亿元,同比增长12.6%;出口交货值13870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8550亿元,同比增长13.2%;上缴税金2700亿元,同比增长15.1%。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同比增长5.5%;年末从业人员135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2万人。这些指标都是5年来最好的。

乡镇企业产业层次逐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乡镇企业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0年前的1∶84∶15达到如今的1.15∶77∶28.15。乡镇企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布局进一步集中。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以内涵发展为主,乡镇企业主要靠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提高发展水平。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力度加大,混合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乡镇企业的主体,它们创造的增加值已占整个乡镇企业的70%以上。

但是,乡镇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平均固定资产原值只有13万元,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乡镇企业中传统产业增加值占一多半,农产品加工创造的增加值只占1/4,第三产业占1/5,结构亟待调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状况。到2003年底,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只占全社会贷款余额的4.9%。此外,企业负担过重,各种规费项目过多,标准过高。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六)农民收入保持了恢复性增长;但增幅仍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22元,同比增长4.3%。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是:第一,全年农民收入增长有起伏,呈现出前期高、中期低、后期高的走势。第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非农产业,而非农产业收入中的家庭经营收入和乡镇企业收入都出现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多元化的趋势明显。农民从农业得到的收入也比上年增加,改变了连续几年农业收入增加缓慢甚至下降的局面。第三,农民增收幅度大的是东部地区,而西部个别省的增幅可能超过中部。

2003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预计比上年增加5.7%。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发展性、享受性消费增长相当较快。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和受灾后投入增加,生产费用支出增长较快。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比上年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4∶1,继续呈扩大趋势。

二、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进展和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一)土地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但现行土地制度仍待完善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落实,人们对土地问题的关注转移到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耕地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上。现阶段的土地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耕地减少。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粮食种植面积下降,进而造成粮食产量下降。事实上,近年来的粮食种植面积已经低于过去通常认为的“警戒线”。粮食供求持续多年存在缺口,引起决策部门对保护耕地的高度重视。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退耕还林。虽然退耕还林中所退耕的土地是产量比较低的“边际”土地,其退耕对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具体到某个地区,这种影响可能就不容忽视。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些粮田被用作挖鱼塘、栽果树,这部分土地虽然仍属农业用地,但实际上很难再转为耕地。三是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近年来,一些建设项目占用了大量耕地,而且是好地。这些项目中有的是为了公共利益,但更多的是假借公共利益的名义乱占耕地,特别是各级各类的“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共出现过三轮全国范围的“圈地热”,即80年代初、90年代初和目前。据调查,自90年代以来,各类“开发区”所占用的耕地面积总和已经超过全国600多座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总和。第二,土地收益分配不公。一是在各级政府之间分配不公。在基层政府缺乏有保障的财政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以地生财”成为一些基层政府的选择。由于多出让土地可以多得到收入,基层政府有多征地、多出让土地的冲动。二是在政府与用地企业之间分配不公。其核心是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这部分收益往往成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三是在政府或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分配不公。由于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垄断,政府从农民手中征地后在土地交易中可以得到可观的收益,而农民得到的补偿却很低。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而且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

总体上讲,造成土地诸多问题的根源在城市。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占用一些耕地是难免的,但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仍然不彻底。理论上讲,城市比农村能更集约地利用土地,因此,城市化并不必然导致农村土地被大量侵占。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城市。对于这些问题,治标的办法是控制土地占用指标,加强监督。而治本的办法是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观,不再以城市发展作为政绩考核指标;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保证地方有充足的财政收入;调整税收政策,比如征收不动产税;改革征地制度,比如严格限制为公共利益征用土地,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比如实行年租制。

(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但减轻农民负担仍任重道远

自2002年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20个省(区、市),其余11个省份也在部分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转移支付资金已经达到305亿元。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民减负137亿元。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全面推进,分类指导;巩固改革成果,防止负担反弹。为此,国务院于2003年3月27日发出了《关于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做到“三个确保”,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有关农业税收政策,加强和规范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征收工作,健全和完善农业税减免制度,妥善处理农民公平负担问题,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切实加强涉农收费管理,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措施和办法,以及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改革纪律。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逐步取消农业特产税,即缩小农业特产税的征收范围,降低税率,为最终取消这一税种创造条件。

2003年,中国农业四税收入达到8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2%。其中,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大幅度增加,说明耕地占用增加和房地产交易活跃以及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上升,在现行体制下,农民非但难以从中受益,反而可能受损。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但农村金融体制仍不健全

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和江苏8个省(市)率先试点。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至2003年底,8个省(市)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总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自由”。在制度选择上,各地结合实际选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继续规范、完善合作制等多种制度形式,并积极推行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吸收各类经济主体和自然人入股。在经营机制方面,8省(市)都提出要结合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促进信用社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在支农服务方面,8省(市)方案明确提出,无论采取哪种产权形式,都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提升支农服务水平,并提出简化贷款手续、增加信贷投入、扩大贷款面等举措。在政策扶持方面,首先,国家给予8省(市)部分农村信用社保值储蓄利息补贴。其次,国家在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再次,国家对8省(市)农村信用社给予380亿元的资金扶持。在管理体制方面,8个试点省(市)都提出由省级政府承担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责任,并选择省级联社作为省级政府管理本省(市)农村信用社的载体。

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并非尽善尽美。例如,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由省级政府负责,风险也由省级政府承担,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则由银监会确定,这之间存在矛盾;一些试点省改革的积极性高,其中不能排除享受优惠政策的原因,而优惠政策是有时限的。更重要的是,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健全并不只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而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充分发育。因此,建立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相结合,各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并存,各种融资方式并举,各种金融工具齐全,充分竞争、规范、低风险的农村金融市场,仍然需要做大量的探索。

(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但农户参与的比例依然不高

2003年,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取得新进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9.4万个,带动农户7265万户,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五大新特点:第一,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提速。第二,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产业分布趋向合理。第三,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有创新。第四,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增强。第五,龙头组织的经营管理效益提高。另外,全国运行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超过15万个,它们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日益宽广,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与一般农户相比,人均年纯收入通常高出10%~40%。

但是,无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的农户还是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与全国农户总数相比,其比重依然不高。

(五)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面扩大;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没有重大进展

2003年,粮食主产区继续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制定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原则是:保护具有种粮优势的地区和以种粮为主业的农民的利益,稳定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品质优化;促进粮食顺价销售;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03年,在具备条件的地方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改革试点。例如,这项改革试点已经由点到面在安徽全省范围内铺开。这在全国尚属首家。安徽省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实行随行就市收购农民粮食,而不再按保护价收购;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支持和鼓励各类经营者参与粮食收购和经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并与其他粮食经营者公平竞争,自负盈亏;将原来通过粮食购销企业按照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间接给农民的补贴,调整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虽然实行对农民直接补贴是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改革措施,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本身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虽然粮食产量持续下降,但由于库存比较充足,市场粮价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销区的购销已经放开,但产区的购销一直没有放开,其原因之一是政府担心,一旦放开产区的购销,市场粮价会继续下跌,农民的利益难以保障。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粮价上涨,如果这时放开产区粮食购销,农民利益能得到保障。然而,由于粮食库存减少,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下降,一旦放开产区购销,粮食销售价格就可能攀升,进而影响整个物价水平,这也是政府所担心的。所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面临“两难”困境。全面放开粮食购销,需要权衡利弊,选择恰当的时机。

三、2004年中国农村经济展望

展望2004年,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看好,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因此,如果没有遇到严重的灾害和突发性事件,中国农村经济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将增产,主要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价格稳中有升;农产品贸易继续发展,但进口压力加大,出口前景并不乐观;乡镇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农民收入增幅可望高于2003年。

(一)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环境之好是多年来少有的

2003年底,中央召开了一年之内的第二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次会议突出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问题。为此,中央出台了一些切实的政策措施,突出体现在财税政策方面。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方面的投入将增加300亿元,达到1500亿元。地方财政也将大力增加投入,国债资金也将向农业和农村倾向。增加的投入主要用于4个方面:一是支持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将全面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将少数集中连片的品目改为征农业税;农业税税率整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这项措施可使农民直接减轻负担70多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后,地方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财政因此造成的减收,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二是支持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2004年,将在13个粮食主产区全面推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直接补贴资金总额为100亿元,约占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40%。三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教育、文化、卫生和青年农民培训。四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以及扶贫。此外,税务总局还出台了三类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提高销售农产品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暂不征收或不再征收一些从事农业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二)主要农产品将增产

受上年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刺激,以及政府提高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2004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将增产。2003年农作物秋冬播种情况显示,截止到11月底,已播种农作物6.17亿亩,比上年同期增加810多万亩。其中,粮食3.37亿亩,同比减少120万亩,粮食作物中冬小麦2.93亿亩,虽然同比减少150多万亩,但是近5年中减少最少的一年;油菜籽1.04亿亩,同比增加430多万亩;蔬菜1.15亿亩,同比增加230万亩;其他农作物5970多万亩,同比增加270万亩。而2004年春播粮食计划面积7.52亿亩,比上年增加2000多万亩。所以,粮食种植面积下滑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正在回升。可以预计,2004年粮食将增产。但是,根据历史经验,粮食产量由不足恢复到能够满足需求至少需要2~3年的调整期,因此,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其中,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以及预计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的影响,小麦增产的幅度不会很大;由于玉米生产存在同棉花、大豆争地的问题,大幅度增产有困难,但从以往的情况看,仍将保持一定的增产幅度;水稻增产的幅度相对较大;大豆产量也有望大幅度增加,增幅达10%以上。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增加;棉花产量可能大幅度增加,达到600万吨。

(三)主要农产品价格将稳中有升

据有关部门预测,2004年,中国物价水平将温和上升。从全球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看,小麦将增产。但由于近几年全球谷物库存下降比较多,增产的谷物要有一部分用于补库,因此,国际市场谷物价格预计不会大幅下跌。棉花也将增产,而消费量预计变化不大,因而价格将持续下跌。在这个背景下,考虑到国内外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因素,以及2003年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翘尾”作用,2004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其中,粮食价格的总体水平上升,但幅度不大,且不同品种的价格走势略有差异。小麦、稻谷的价格到2003年底已经涨到较高价位,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将保持稳中略升的态势;玉米价格将继续摆脱长期低迷的状况,稳步回升,且价格波动幅度大,频率高。由于国内大豆压榨能力将继续扩张,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仍需进口,而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较高,因此,大豆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豆粕已经供过于求。由于2003年国内价格偏高,国内棉纺企业已经开始压缩生产能力,需求已经受到控制,加上国际市场棉价较低,进口压力大,以及计2004年棉花增产幅度较大,所以,预计2004年棉花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2004年,畜产品、水产品价格也将呈上升的态势。

(四)农产品贸易保持增长

200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但农产品贸易条件并不宽松,出口的限制更多,而进口的压力更大。一是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要有较大幅度的下调;二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绿色壁垒更严格;三是中国大宗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完成率低,一些国家表示关注,并施加压力;四是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将压制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扬。综合国际市场供求因素,2004年,中国将减少小麦和其他粮食的出口,增加大豆的进口,棉花进口将逐步放缓,油料和食用油的进口量仍比较大。

(五)乡镇企业继续健康发展,劳动力转移增加

2004年,乡镇企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各项指标与上年接近;农村转移劳动力也将增加,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将有所提高。

(六)农民收入增幅有望达到较高水平

综合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情况,农村改革的进展,以及农产品价格走势,2004年,中国农民收入将继续增长,增幅有望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标签:;  ;  ;  ;  ;  ;  ;  ;  ;  ;  ;  

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