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个代表”思想与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关系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分子论文,作用论文,思想论文,关系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本文认为,就知识分子问题而言,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为我们考察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提供了三个重要的客观维度,使我们对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认识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入。
一、什么是知识分子?
何谓“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知识分子是不是有知识者的代名词?是不是凡有知识者可称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外延究竟有多大?……在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追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知识分子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但是,对于知识分子的内涵与外延,人们的理解实际上表现出很大的不精确性。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曾经一针见血地说道:“现代用语中很少有像‘知识分子’这样不精确的称呼。只要一提到它,往往就会引起涉及含义和评价的争议。”(第1页)
中国人谈论知识分子,主要是以对西方知识分子概念的承认和接受为基础的。尽管知识分子的存在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是“知识分子”这个集体性名词在西方的诞生离我们今天并不十分久远,它是在20世纪初才被创造出来的。起初这个新术语只是为了重新唤起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有知识者的广泛联合(参见齐格蒙·鲍曼,第27页),因而,在诞生的最初阶段,知识分子概念实际上是有知识者的代名词。在这个术语的召唤下,有知识者从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虚拟性”地分离出来,而聚集在知识分子这一术语之下,组成一个有活力的、但却是“虚拟性”的社会群体。虽然知识分子这个社会群体并不是自治而独立的,它的成员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但知识分子这个术语却具有极强的召唤力。从本质上说,知识分子概念是一个希望有知识者走到一起、形成新的聚集力的概念。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是有所不同的。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是从三个层次上被加以理解的:第一个层次,从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主要是指学历)的角度看,我国目前在政策上规定凡是中专以上的毕业生都算是知识分子;第二个层次,从脑力劳动者的角度看,主要以是否从事脑力劳动作为断定是否为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准,这是大多数人目前对知识分子的基本理解标准;第三个层次,从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的角度看,主要以是否从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作为断定是否为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准,这是现代意义上对知识分子的主要评判标准,也是目前人们已经逐渐开始接受的评判标准。由于第三个层次强调知识分子主要是指知识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因此,这个层次上的知识分子不仅包括学者、作家、哲学家、思想家、科技工作者等,而且还包括教师、编辑等。知识的生产包括知识的创新、革新、重组与综合等,知识的传播包括知识的演绎、讲授、推广与传承等。
从内涵规定上看,上述三个层次是呈层级递增的关系,后一个层次的内涵规定是对前一个层次的内涵规定的包容与发展;第一个层次的内涵规定最少,而第三个层次的内涵规定最多。比如,以第三个层次为例来说,那些从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者,一般而言,不仅是较高学历者,而且是脑力劳动者。从人数上看,上述三个层次是呈层级递减的关系,也就是说,第一个层次所包容的人数最多,第三个层次所包容的人数最少。之所以人数上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前一个层次包括了后一个层次的人数,而后一个层次的人数是前一个层次的人数减损的结果。不过,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化和脑力劳动数量的日益增多,人们发现以高等学历与脑力劳动作为断定知识分子的主要标准,是不太合理的,而且在政策把握上也有一定的难度;而主要以是否从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作为断定知识分子的标准,则是较为合理的,因为这种标准不仅较好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状况,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知识分子从事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当然,到底应该以什么尺度作为断定知识分子的标准,这个问题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二、“三个代表”思想提供了考察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三个重要维度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时候,有一句很重的话:“要坚决扫除长期间存在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登峰造极的那种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完全错误的观念”。党的十二大报告也指出:“过去由于‘左’倾思想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在我们党内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因此,如何正确对待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我们党决心从根本上解决的重大问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在端正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做出了正确的努力。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5月24日的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1页)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是确定我们党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着重对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出了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估计。他指出我国的知识分子“总的说来,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同上,第89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个估计,同以往把我国知识分子从整体上划入资产阶级范畴的估计,是完全不同的。那个估计,是1957年以来对待知识分子的“左”倾错误的理论基础。而邓小平同志的这个估计,则是我们党对待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的理论基础。自此之后,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论基础问题上,江泽民同志近年来反复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个重要思想为我们考察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提供了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三个重要维度。
第一,生产力维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很显然,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它强调了社会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进言之,这一提法本身的进一步意义则在于,它要求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者,而不是拉后腿者。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显然包括知识分子,因此,从发挥积极的、正确的社会历史作用的角度来看,力求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者,应是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努力方向,广大知识分子应该争做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急先锋。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在这里,通过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强调知识分子也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江泽民同志不仅使我国知识分子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而且还对我国知识分子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予以了明确肯定。
前面我们讲过,从现代意义上看,知识分子主要是指知识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因此,在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上。科学技术从“间接的生产力”到“直接的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内涵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带来了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全新发展。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的概念——“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这种提法本身就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知识分子的知识生产能力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充分肯定。此外,近年来,江泽民同志还多次谈到创新问题,他甚至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知识,特别是创新型知识,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青春泉。专家们预测,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科技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由本世纪初的5%至20%提高到90%。
第二,文化维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强调。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利普塞特在《政治人》一书中对知识分子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他将知识分子界定为“那些创造、传播与运用文化的人,即人类象征性世界包括艺术、科学、宗教方面的人”(第248页)。利普塞特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知识分子在文化的创造、传播与运用方面的特殊作用。不过,由于“三个代表”思想着重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关于知识分子在文化创造、传播与运用方面的作用问题,我们党所要求的是知识分子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促进者,而不应该成为腐朽、没落观念的维护者。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从本质上说,它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影响。先进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方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其中思想道德规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般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内涵:(1)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必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为核心;(3)必须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取和借鉴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4)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体现时代精神;(5)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最集中最具体地表现在,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不仅反映与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本质要求,而且反映与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知识分子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促进者,说到底,就是要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与发展者。
第三,利益维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增加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勇向前。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郑重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根本上说,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同志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估计解决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利益代表与阶级归属问题,“三个代表”思想则向我们进一步展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利益是如何得到代表的,即中国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要坚持代表的。由于知识分子的利益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部分,因此,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得到代表与实现是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代表与实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应该成为自己根本利益得到代表与实现的局外人,而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代表与实现的积极促进者。列宁曾经指出,知识分子之所以叫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最自觉地、最彻底地、最准确地反映表现了整个社会的阶级利益的发展。因此,对于利益维度在考察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综上所述,“三个代表”思想为我们考察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提供了三个重要的客观维度,即生产力维度、文化维度与利益维度,从而使我们关于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认识呈现出立体、全面、客观的特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正因为“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所以,“三个代表”思想向我们提供的考察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生产力、文化与利益三个重要维度实际上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从整体上说,生产力维度、文化维度与利益维度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无数事实证明,尽管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和人民崇高精神的培养,教育、科学与文化的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当代,尤其如此。而我们致力于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在考察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时,我们不仅需要生产力维度,也需要文化维度与利益维度。过去民间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个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就在于它把生产力维度作为评价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惟一维度来对待。这种错误是我们需要加以避免的。
三、“三个代表”思想深化了我们对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认识
正因为“三个代表”思想为我们考察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提供了生产力、文化与利益三个重要的客观维度,因此,我们对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基本特征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第一,我们对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全面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过去人们主要是从启蒙、教化、“世界解释者”、“社会批判者”等方面谈论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而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显然是片面的。通过“三个代表”思想向我们提供的三个重要的客观维度,我们对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全面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生产力发展领域、文化发展领域,而且体现在利益代表与实现领域,因此,它的社会历史作用是多方面、多领域的。当然,应该看到,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全面性的实现所依靠的主要是其所拥有的知识,知识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发展线索,是知识分子所掌握的主要社会资源。知识分子一旦脱离知识或缺乏知识这种社会资源,他们的社会历史作用的实现就是不可能的。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的全面性发展是由知识、知识的价值和知识的力量所赋予的,知识分子应该注重在不断地从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全面发挥自己的社会历史作用,这也是时代与社会对知识分子提出的根本性要求。
第二,我们对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特殊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来我们讲知识分子社会历史作用的特殊性主要是从知识分子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角度来谈的,也就是说,正因为知识分子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他们能够发挥特殊的社会历史作用。但是,通过“三个代表”思想向我们提供的三个重要的客观维度,我们则进一步认识到,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发挥特殊的社会历史作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历史作用是较全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由于日益走向全面而变得更加特殊。在当代社会,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能够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的社会生活能够广泛地体现他们的存在意义,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71周年报告会上讲到:“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说过:‘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人民日报》)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具有特殊性的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标签:知识分子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文化维度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先进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