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道路选择与通货膨胀治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发展道路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经济道路的选择与引起通胀的原因又有直接关系。尽管对通胀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作出了很多努力,但已有科研成果尚没有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胀的生成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发展道路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体制原因以及制度原因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在分析经济发展道路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预防及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评述
经济发展问题早在古典学派以前就成为理论问题,但现代发展理论的一些基本思想是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学说中诞生的。从理论诞生至今,发展问题的内容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最基本的问题如“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等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1.经济发展阶段论
科学划分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不同阶段,探明各阶段的经济特征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论的集中代表。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最关键的是“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关于在落后国家如何实现“起飞”,则是罗斯托关注的焦点,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关切的问题。
除罗斯托之外,其他的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如表1所示。
(二)适合中国条件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中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西方的发展理论显然无法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种复杂的发展背景要求必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据自己的经验,探索并提出具有一般性的发展规律和理论原理。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要充分考虑中国大国的经济特点;二是兼顾中国经济制度的特性;三是必须注重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关系;四要注意研究新技术发展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五要注重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六要为发展经济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传统文化依托。此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动因问题。物质资本积累和制度变迁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可观动因,同时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将成为新世纪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二是经济发展阶段问题。未来50年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阶段,现代化的任务相伴实现。其主要任务是为进一步工业化奠定基础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丰富的商品、服务和闲暇。三是结构变迁问题。与发展阶段相应,未来经济结构变迁将遵循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但仍低于第二产业。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在当今世界上,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在选择和研制自己的发展战略,随着实践的推进,发展战略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
1.传统的发展战略。传统的发展战略是指以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特征的一种战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人均产值上尽快赶上发达国家,所以它也叫作“赶超战略”。实践证明,这种战略有严重弊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分配不公、结构失调等接连发生,使得这些国家必须调整其发展战略。
2.替代的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替代的发展战略。从只重视增长速度转为重视公平分配和社会公正,强调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为首要目标;在产出增多的同时强调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条件的改善,从重视物质资本转为重视制度和结构因素及人力资本的作用。
3.内向型发展战略。内向型发展战略是指生产面向国内市场,出口是为了进口,建起以内销为主的产业部门,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等政策的一种战略。它的好处是容易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的工业体系,商品流通不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建设之初,多实行这种战略。
4.外向型发展战略。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生产面向世界市场,进口是为了出口,不仅出口农产品也出口工业品,不仅出口初级产品也出口深加工产品。这种战略使国内生产与国际生产形成垂直或水平分工关系。“亚洲四小龙”正是实行这种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此战略易导致对外的依赖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正证明了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5.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面临空前的发展困难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精神,于1994年3月正式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通货膨胀之关系
(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78~1997年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6.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逐步增强,经济总量在国际上的排序不断上升,根据世界银行汇率法估算,199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055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经济规模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28.1:48.2:23.7演变为1997年的18.7:49.2:32.1,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范围产业结构演变规律。(2)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成分迅速崛起,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型增长格局。国有经济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但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乡镇企业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主流;其他经济类型迅猛发展,三资企业已占有一席之地,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最为突出和引人注目。(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城乡居民的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消费和居住支出比例有了显著提高,就消费结构而言,中国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4)中国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总体上看,虽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在转型国家中却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内经济实力、政策作用、科技开发和国际化程度高于转型国家,与发达国家已形成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基础设施企业管理则处在较低的竞争水平上。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1)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80年代通胀水平较高,进入90年代后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一般来讲,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物价的上升,而高通胀则会影响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这是一对矛盾。在80年代的中国,这对矛盾表现尤为突出。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较快增长阶段,从历史经验看,牺牲经济发展速度来控制物价上升或不顾及通胀水平只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做法均不可取。正确的方法应兼顾经济发展和稳定物价两个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点,最终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2)经济高速增长,但国民经济效益低。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却处在较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产值的高速增长与产销率的下降、产品库存的上升、企业亏损严重之间的矛盾。进入90年代,投资需求强劲而消费需求相对不旺,消费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全国经济效益下降,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3)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且其内部结构更为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地区同构化程度很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瓶颈制约严重;二是一些重要产业生产能力过剩;三是产品科技含量太低,短缺与积压并存;四是地区间产业结构同构化,资源配置不优,地区优势发挥不充分。(4)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差异拉大。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各地区的优势,加快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但这使得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内地,而且由于改革开放政策,是沿海地区获得先发效益,实力上的差异正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向、地区分工弱化、区域协作发展缓慢、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一系列新问题。所以中央政府在继续鼓励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5)农业基础薄弱与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的,农业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样,城市改革初步成功后,农业发展的滞后正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从实际看,中国农业基础远远不适应工业化进程的要求。可以说,农业和农民收入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6)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企改革其基本内容是实现政企分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意味着众多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面临破产和被兼并的危险,众多国企员工面临失业的现实。因此,在推进国企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研究专门用于过渡的失业职工社会保障方法,以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7)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目前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区间收入水平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二是所有制之间收入差距明显,外企职工收入明显高于国企职工收入;三是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私营企业者、集体企业承包人和三资企业高级雇员收入大大高于一般职工。尽管拉开收入档次是合理和必然的,但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危及社会稳定,而且会破坏消费链的稳定递推。
回顾建国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首先,建国后的主导发展战略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其特点是重工优先,农轻次之,资本及技术密集的先进部门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其次,多年来中国一直采用的是以速度为发展的主要目标,比例和效益服从速度,经济的增长模式是粗放型的;第三,中国的宏观调控,随着经验的增加,在选择时机、选取突破口、掌握力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但由于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等各种短期难以克服的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势在必行,直接调控应逐步变为间接调控,使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居于更重要的地位,更多地发挥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与制约因素
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各种资源条件的支撑和它们的优化组合。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讲,它们首先包括生产力的诸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次,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信息、教育和管理决策学。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讲,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经济活动的各资源要素和科技进步率的高低。经济增长正是资源投入的数量、质量及生产率变化的函数。
1.人力资源。建国40年来,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和提高人口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是,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对新世纪人力资源的培育不够。其结果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人力资源质量不高,是典型的二元化结构,少数优秀的科学家及各类人才与大量文盲、半文盲并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统制式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必须被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式的劳动人事管理体系所取代。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的核心应是培养、训练和激励。
2.自然资源条件。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时空分布与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总的看,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但分布不均匀,而且由于人口众多和过量开发,造成人均资源量较为贫乏,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未来年代里,自然资源的紧缺情况将进一步加剧,将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珍惜利用,力求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使经济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上的有限资源。
3.资金条件。要保持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资金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从世界各国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大多呈现基本同步增长的态势。一般情况下,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变动是正相关的。我国在未来10年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全面化和城市化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应是国内的积累,因此为了保证经济发展所需的必要资金,年均积累率建议保持在32—34%之间,同时外资仍将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三)通货膨胀理论评介
1.对通货膨胀定义的不同观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胀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派,即“物价派”和“货币派”。“物价派”学者用一般物价水平或总价格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如保罗·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而“货币”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过度发行,正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利德里奇·哈耶克所论述的:“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的上涨”。与西方观点相对应的东欧各国经济学家则特别重视从纸币与金属货币的关系方面来论述通胀。然而,随着通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社会主义通胀问题的显化,更多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倾向于从宏观生产结构和宏观收入结构来考察通胀问题,如波兰经济学家则把通胀定义为从一种市场均衡状态向新的另一种市场均衡状态转变的经济活动。与东欧经济学家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学家更注重从通胀产生的机理和从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上来定义通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胀可以定义为物价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涨”;也有一些经济学家从通胀的结果来定义,如陈岱孙教授认为,“通胀是一种变相的、不好的税,因为它是掏人民的口袋,受害者是工薪阶层、储蓄者和债权者”。由此可见,对通胀的定义因经济背景不同而不同,很明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就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观察,我们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定义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诱因可以是货币的过量发行,也可以是由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化所引致。
这一定义包括三方面的特征:(1)通胀本质是一种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过程,并且趋势不可逆转。(2)通胀产生的原因既可以是货币的超量发行,也可以是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而货币价值的贬值正是通胀最本质的特征。(3)由于国情不同,对于价格总水平上升多少才算是通胀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尺度。这种判断差异主要取决于经济行为者对通胀的敏感度,因此通胀基本上是一个主观判断指标。
2.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1)总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为了更准确地从理论上分析价格变动的规律和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我们把经济运行中的“短期均衡”状况与“长期均衡”状况分别加以考察。
我们首先考察短期均衡状况。图1表示各种不同的短期均衡情况。在短期内,价格变动率较小,我们称这种状况为价格的粘滞性。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价格不变,即P=P[,0],而这时总供给曲线A[,s]=Y[*]也是不变动的,可以变动的只有总需求曲线AD。当总需求为AD[*]的时候,总需求正好等于总供给。国民总产出正好等于该国的潜在生产能力。这种状况表明经济体充分利用了所有的生产要素,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况。当总需求为AD[,1]时,均衡点如e[,1]所示,是由价格P[,0]和需求方面决定的。这时的实际总产出Y[,1]小于潜在的生产能力,即Y[,1] 另外,经济均衡点还有可能处在e[,2]的位置,这就是由于总需求过大而造成经济过热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短期分析里才有可能发生,而且短期过热之后紧接着就可能产生经济衰退。所以经济过热时实际产出虽然大于潜在生产能力水平,但并不是一种理想状况,因而政府还是应该用削减G的财政政策或紧缩货币的货币政策把AD[,2]拉回到AD[*]的位置。 我们再考察长斯均衡变动的情况。前面已分析过,在短时期内,实际产出有可能高于潜在生产能力,即Y>Y[*]。由于实际产出Y主要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因而是Y>Y[*]的情况实际上是过度需求造成的。生产厂商在意识到市场需求超过他们认为是“最妥当”的产出量的时候,就会提高其产品的价格。但是由于价格的“沾滞性”,即在短期内价格不易变化,所以如果今年出现了Y>Y[*]的情况,往往会造成下一年的价格上升。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认为,目前的价格上升,传达了过去需求量大于供应量的信息。今年价格水平比去年上升的百分比,就包含了去年需求大于供应的信息。厂商为了满足过大的需求,只有多使用生产要素来增加产出,这时所需要的人力和非人力资源就会高于正常水平,从而引起工资和租金的上涨。这样,生产成本的上升就会导致产品和劳务价格的上升,从而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如果我们用P[,-1]表示去年的产出水平,那么上述分析就可以表达为: (p-p[,-1])/p[,-1]=F(Y[,-1]-Y[*])/Y[*] 等式左边是今年与去年价格上升的百分比,这正好是我们所定义的通货膨胀率n。等式右边括号里是去年产出与潜在能力之差的百分比,当它大于零时,表示需求量过大,价格会上升;当它小于零时,则表示需求不足,价格会下降。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市场疲软压力”,f则是常数。于是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关系式,即通货膨胀率n与市场疲软压力成正比: n=F(Y[,-1]-Y[*])/Y[*](1)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假如初始的理想均衡位置是e[*]的话,总需求曲线为AD[,0]。在价格为P[,0],总产出水平正好等于潜在生产能力水平Y[*]。如果由于需求突然增大,AD[,0]被推到了AD[,1]的位置,在短期内供方会以提高成本的方式扩大产出,使价格水平不变而总产出由Y[*]上升到Y[,0]。这时由(1)式关系可以看出(Y[,0]-Y[*])/Y[*]>0,即形成一种使通货膨胀率n上升的市场压力。这样下一年的价格水平就必然上升,即P>P[,-1]。又得知由于价格P的上升,下一年的总产出Y就一定会下降,于是下一年的均衡点就从e[,0]移到了e[,1]。第二年过去之后,由于市场压力还存在,价格还会持续上升,产出Y还要继续下降。这样我们就可以判定均衡点会沿着AD[,1]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直到市场压力等于零,即达到e点为止。这样,总产出Y恢复了原来的潜在生产能力水平Y[*],但是价格水平却已停留在一个比p[,0]高的位置p,这就是过度需求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 (2)总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除了过度需求会造成通货膨胀之外,供给方面也会引起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以及总体价格水平上涨。最显著的例子是70年代初,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把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之后,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加快,由于当时我国不依赖(OPEC)提供石油,所以没有受到那次石油提价的冲击。然而,自80年代以来,我国曾多次调整生产资料价格,而每次价格调整后都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价格上升。第二,工资上升加快。在发达国家中,工会对劳工供应形成了某种垄断力量。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工人的实际工资应该正好等于其边际产出率。在工会的垄断下,工人就有可能要求其工资高于实际产出,从而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物价上升。在我国,并不存在工会力量对工资过快上涨的压力,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本身却隐蔽着边际工资增长与边际劳动生产率增长不对称的矛盾,从而造成企业工资性成本上升的压力大大超过西方国家。第三,汇率下降过大。本国的货币对外币的汇率下降过大,会造成以本国货币为结算单位的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如果进口的钢材、小麦等产品的本国货币价格大幅度上升,势必会带动本国生产的钢材、小麦以及其他相关产品价格的普遍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币对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下跌,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已经从80年代初的1美元比2.8元人民币下跌到1994年的1美元比8.5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下降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3)货币供应的影响。除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外,货币供应量过大也是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为说明这一现象,必须回到货币需求议程M=(kY-hR)P来讨论。当我们在R-Y平面上作LM曲线的时候,是根据这个货币需求方程,并假定货币供应给定以及P不变(短期之内),这样,M和P都是固定量,只有Y和R是变量。但在长期条件下,上述情况都发生了变化。首先P不再是固定量,而且总产出等于潜在生产能力水平,即Y=Y[*]反而成了固定量,这时的均衡点e是由总供给曲线AS和IS曲线的交叉点所确定,也就是说利率R是由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所确定的。所以,对金融市场来说,Y和R都是在该市场之外确定的给定量,因而货币需求方程给出了长期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P=M/(KY[*]-HR[*]) 在此条件下,货币增长的快慢就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这种货币供应只造成通货膨胀而对总产出Y和利率R没有影响的现象被称为货币的“超中性”。改革20余年来,我国经济已形成这样一种运行机制: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中央紧缩措施→经济增长率下降→产生就业、财政收入、经济效益压力→紧缩政策结束→经济又→次过热→新—轮通胀,这种通胀周期现象是我们研究通胀发生机制的突破口之一。 (四)转轨时期中国通胀的阶段性特征 我们把转轨以来中国通胀的阶段特征按时间划分为分配冲突型、主体扩张性和投资主导型三种。 1.分配冲突型通胀(1979-1985年)。分配冲突型通胀是指国民经济全部要素收入之和在分配使用过程中因发生结构性矛盾而导致通胀。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而主体行为又缺乏需求自我约束的情况下,积累主体倾向于扩张积累,从而提高积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消费主体倾向于扩张消费,从而提高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其结果必然引发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冲突。用财政赤字和信贷政策财政化手段协调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冲突,最终只能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名义价值量,引起通货膨胀,而不是改变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价值量。 2.主体扩张型通胀(1986-1990年)。主体扩张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经济主体因缺乏需求约束而普遍进行利益扩张所导致的通胀。在此阶段,一方面以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放权让历史经济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需求自我约束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为更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利益扩张提供了条件,从而使经济主体利益扩张成为这一阶段通胀的主要成因。 3.投资主导型通胀(1991-1996年)。投资主导型通胀是指以投资需求扩张为主要因素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所导致的通胀。在缺乏需求约束的条件下,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扩张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投资扩张形式,另一种是消费扩张形式。已经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在利益扩张过程中普遍发现,采取投资扩张形式比采取消费扩张形式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效果,这是因为投资扩张可以包含消费扩张。因此这一阶段各经济主体普遍以投资形式为主进行利益扩张,从而使投资扩张成为这一阶段通胀形成的主导因素。 我国通胀周期性运动规律是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相一致的。多年来,尽管我国经济的开放度已有较大的扩展,但却始终摆脱不了粗放型增长模式。其中原因除了政府管理体制所造成的过度投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1)我国经济的地区差异导致投资饥渴症产生;(2)我国产业间的价格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农业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3)我国的重工业结构与人均收入的低水平不相适应;(4)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与落后农业地区和低效率农业之间的矛盾突出;(5)严重不发达的第三产业与城镇高福利保障并存的矛盾冲突;(6)在较高开放度的条件下,国内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却以自循环为主,产业链很短。所有这些结构性差异都制约着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而前者的长期存在导致了我国周期性通胀的长期存在。 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此,人们开始对支柱产业选择与产业培育、出口导向、大企业战略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等“亚洲模式”的赶超性战略提出反思。与此同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形势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从90年代末期的情况看,中国的中长期战略将集中于调整八大难点。 1.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与防止经济衰退。从1992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逐年趋缓。1997年中国GNP的增长速度为8.8%,比1992年的14.1%降低了5.1个百分点。进入1998年,通货紧缩的危险已经明显显露。近几年来,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相当力度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逐步显现。 2.防范国民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国民经济的资产质量。从中国的具体情况看,来自内部因素的运行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的泡沫成分;二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对银行的大量不良债务;三是社会经济预期恶化带来的信心危机。来自外部的国民经济运行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冲击和周边国家货币恶性贬值对我国汇率稳定的严重影响;二是世界经济总体增长趋缓,国际市场上资源性产品、重化工业产业价格大幅下滑。这种状况是造成我国基础产业经济效益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中长期看,规避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的战略措施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消除“泡沫”产生的基础,保持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的战略措施的稳定性;二是加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扶持力度,尽快改善重要基础产业的资产质量;三是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强抵抗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能力。 3.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的效益水平。中国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方向,一是要继续振兴制造业,一方面要延伸加工层次,从而使经济增长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手段更新的需要;二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出现新的经济增长领头区,改善生产力的空间布局,推动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三是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四是大力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通过生产发展拉动需求增长。 4.培育要素与产权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育要素与产权市场的本质含义是要素与产权的商品化,没有要素市场的充分发育就无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育要素与产权市场的基本措施,一是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把国家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变为国有资产经营,为物的要素走向市场创造体制性的条件;二是发展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完善市场化的产权交易体系;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继续促进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5.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调整供求关系出现的失衡状态。中国面临的供求失衡不仅表现为产品过剩,而且表现为生产能力的过剩;不仅表现为低结构状态下的生产能力过剩,而且表现为经济要素的过剩;不仅劳动力要素过剩,而且资金也趋于过剩;不仅面临国内市场供大于求,而且面临一个在不同发展层次都普遍过剩的经济环境。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中国已经启动了强力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但中国国民经济面对的并非是短缺失衡,而是从短缺为经济常态到以过剩为经济常态的根本性转折。所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同中长期产业政策密切结合,其中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产业退出政策以及结构升级的促进政策等方面在中国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将大大加强。 6.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目标。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的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抓大放小”,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二是深入调整多方面社会经济关系,帮助企业摆脱负担。基本措施包括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发展直接融资、进一步实施政企分开等;三是发展资本经营,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置换和资产重组把国家所有的国民财富从固化的资产形态转化为可以不断优化投入领域的资本形态,同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具有重大发展前途的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提高国有经济的内在质量和效益水平。 7.缓解由下岗及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构成的就业压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是一个长期现象。在90年代末期,就业压力的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格外突出。在跨世纪战略发展中,中国应对失业压力的政策目标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层次。其中短期目标是通过促进自主择业、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缓解社会矛盾,特别要重点解决城镇家庭生活来源问题;中期目标是在完善社会保证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与劳动合同制职工两种就业制度的并轨;长期目标是建立起劳动力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与规范化的失业率政策调控机制。(二)中国通货紧缩现象及缓解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四次高通胀率,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遏制通胀,成功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然而从1997年10月开始,出现了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7个月负增长以及1998年3月出现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连续22个月负增长的现象,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现象 萨缪尔森在研究价格与货币问题时,将通货紧缩定义为:“大多数的价格和成本下降时期”或“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下降”;在《MIT现代经济学辞典》中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下降”。目前判断是否通货紧缩有三个标准:一是价格持续下降;二是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也持续下降;三是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衰退。 我国从1997年10月、1998年3月到1999年底,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已连续27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22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5个月负增长;1998年广义货币供给M2总增长仅为15.3%,对于9万亿的M2商量来讲,相当于下降了1万亿,基础货币供给基本上是零增长,说明货币供给是下降的,同时资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呈严重减弱趋势。我们常用GDP/M2作为判断货币流动性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从1996年以来一直下降,1999年已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幅度一直在下降,已持续6年时间。因此,我国存在通货紧缩趋势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性通货紧缩对我国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世界性的通货紧缩已日趋明显。英国《经济学家》指出:“在美国以外的世界许多国家,消费价格下降的风险已达到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大幅下降,而且使生产能力大量过剩,有效需求减少,导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据英国《经济学家》公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工业品价格指数下降了30%,1998年全球石油平均价格下降32%,非燃料产品价格下降16%。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和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化,周边国家的货币贬值使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同时这些国家的国内需求疲软,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抑制了我国的出口。出口受到抑制必然影响到我国国内商品供给总量,进一步加剧我国相关产品市场价格的下滑。我国的通货紧缩就是在全球性生产过剩、周边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经济下滑这样一种国际经济背景下出现的。 (2)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是供求严重失衡的表现。改革以来,我国从供给能力方面达到空前增长趋势,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产出水平下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过剩必然会造成众多产品供大于求,引起价格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70%—80%的工业品出现了绝对过剩。总需求持续不足,物价持续下降;市场萎缩,投资风险加大,企业贷款积极性受挫,投资需求全面萎缩;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产品销售不畅,企业利润降低乃至亏损,职工面临失业的危险,严重影响职工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消费信心,使其消费行为更加谨慎,消费需求下降。当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双双下降,而生产能力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时,则会使原来过剩的生产力更为过剩,反过来进一步导致投资和消费需求更加萎缩。 (3)货币供应下降和货币需求循环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化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增长也很快。但从1994年后,M2增幅与GDP增幅的差距逐年下降,1993年这一差距为2.38个百分点,而1998年这一差距已下降为7.5个百分点,货币供应的增幅下降。同时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下降的,M2的流通速度(GDP/M2)由1992年的1.049下降为0.761;M1的流通速度(GDP/M1)1998年降至2.042,M0的流通速度(GDP/M0)1998年下降至7.100。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则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货币供应,但由于宏观调控,货币供应增幅反而下降了,这也对通货紧缩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政策调整滞后。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宏观经济调控期间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调控的结果是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和物价的增幅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直到1998年7月,面对国内经济增长下滑的严峻形势,政府才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人民银行也提出了要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取消贷款管理规模、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大幅下调利息等,这些措施对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没有遏制住通货紧缩的发展趋势。综合这一时期的情况、宏观调控政策已进行了调整,但相对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表现出某种滞后,它影响了对通货紧缩的防治和治理。 2.缓解通货紧缩的措施 通货紧缩也是经济的紧缩,因此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仍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要切实采取措施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只有综合利用各项措施并使之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加公众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尤其是财政资金支持和贴息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极大的连带效应。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合理安排支出结构,继续增发国债筹措资金,保持足够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力度,促进社会总需求增长。更新观念改革财政支出的形式,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等多种财政手段启动民间资金,引导和扩大非国有经济投资。同时,提高财政收入的比重,努力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立面对所有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强货币政策的预调和微调,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从增加贷款入手,优化贷款存量、降低不良贷款比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开辟投放基础货币新方式。增加对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对资信和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小金融机构给予再贷款支持。改革金融服务,充分运用货币信贷杠杆扩大国内需求,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扩大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需求,通过扩大内需、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政府针对当前通货紧缩趋势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同时,为确保投资需求能够有较快增长,我们要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投资限制,扩大融资渠道,用增加国债和财政投资带动银行增加贷款、企业增加投入、民间增加投资,同时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同的政策环境和待遇,充分调动集体、私营、个体投资的积极性,达到以政府投资吸引带动全社会投资的目的。将投资领域扩展到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高新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科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 (4)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启动居民消费需求。治理通货紧缩的关键在于启动内需,激活人民的消费需求,因此要建立起能够使居民,特别是工薪阶层的未来收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得以相应稳定提高的机制,有力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注重对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增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以收入预期和实际购买力的提高以及不确定性预期支出因素的减少,来促进消费预期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仍要以防范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 目前出现的所谓通货紧缩现象,在一定意义上,主要是由于前几年高物价的回归与调整,以及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所致,并不完全是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因而仅靠大力度的扩张社会需求,难以迅速消除紧缩现象,而必须依靠结构的调整,促进新产业的成长,创造有效供给,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同时要继续推进价格改革,解决不合理的产品比价等问题,才能促进价格的合理回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扭转。因此,调整物价水平必须着眼于物价的发展趋势,使其具有上升的趋势即可。在货币政策的放松方面,要谨慎把握尺度,特别要防止放松银根支持亏损企业,防止盲目扩大生产,以免派生出大量的无效需求,再次引发通货膨胀。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市场物价形势只是阶段性的短期现象,从中长期看,物价形式尚不容乐观,潜在的涨价因素依然存在,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涨价风潮。控制通货膨胀仍然是中长期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过去一轮通胀的形成并不是短期因素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一度货币投放过大、财政高赤字、调价力度大等因素造成的,是经济快速发展中所伴生的,是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产生的。特别是市场物价高峰的形成,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些非经济因素,一方面使大部分商品价格放开后,相应的宏观调控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价格欺诈和垄断性涨价等违纪行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改革加快,各方面都在关注新一轮改革高潮中,人们的心理预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是必要的。 从长期看,对通胀的控制既要运用经济的办法,又要运用法律的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措施。(1)经济手段方面。关键是保持社会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消除总量失控所带来的物价波动。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学调控,要在保持投资总量适度增长中强化结构的调整,提高投资效益,防止无效投资加剧通胀。同时要抓好社会有效供给的生产,特别是抓好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的供应不出问题。稳住农业的重点在于切实落实政府倾斜农业的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减轻农民负担,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法律手段方面。最紧迫的是建立健全必要的市场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反垄断法、市场公平交易条例、价格法等。在立法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执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3)行政手段方面。主要是加强市场监督,健全社会舆论监督体系,及时公布政府调控方针,增加政策透明度,协调国际贸易,保扩低收入阶层等。 总之,只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控制通胀的意识,在措施上把握适当力度,以渐进方式综合治理,就可以逐步把市场物价控制在适度范围,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标签: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货币论文;